大清皇家弃妇第516部分阅读(1/1)

替了那位置。

以前真是小瞧了她们

“什么,你也下来了”这可难办了,白薇在福晋哪儿说不上话,至于白术嘛,一向和自己不怎么对付,以前在福晋哪儿,也就和自己是那面子情,哎,这可怎么办办。

“福晋不是让您好好养老么,你就好好在苏叶姐姐哪儿待着,可别再给苏叶姐姐她们惹麻烦了,还有,我还有事,嬷嬷你好走,我不送了。”

这苏叶夫妻也够惨的,你说这都什么时候了,玉嬷嬷还搞是搞非的,赶明儿个,自己得和苏叶说说去,倘若玉嬷嬷再闹出什么来,自己可真的和人家一起完了。

以前可是有听说过,那曾嬷嬷的,可说是冷面无情,更何况,现在还有个张姑姑在一边。

你说有这两人在,玉嬷嬷还能上去这不可能,别把那两位当成吃素的。

宁华是自从曾嬷嬷来了之后,在人家熟悉了庄子上的事务之后,又开始了甩手掌柜的生活,除了每日和知微写写字,玩闹,便是看着京城几家铺子的账册。

虽说把权力下放给了那几个掌柜,不过,宁华也和那几个人有言在先,每年,正掌柜和副掌柜之间,肯定会有一个是调到另一间铺子去的,主要看抓阄是谁调了。

一来,不怕人家贪污啥钱财,毕竟两个人要

串通起来太容易了,二来嘛,只调动一个掌柜,也不会影响店里的正常运作。

宁华在现代的时候,虽然不是啥会计出身的,但是身边做会计的也不少,哪怕再笨,这边听一些,那边听一些的,一些简单的会计方面的东西也懂了。

虽然这古代的盘账和现代的不一样,不过,其实也都是差不多的,只要方式一套,就差不多了,就是前期的工作会繁琐些。

不过,反正现在也没啥事,宁华也是有时间。

很快的,到了端午。

端午又称女儿节,五月节,一般的出嫁女都可以趁此回娘家。

前些日子七阿哥也有来回询问宁华,倘若她要回伯爵府的话,他就去别院庄子待几天,算是两人避避开。

七阿哥的这番知情识趣,宁华倒是在心里替七阿哥加了几个赞,倘若夫妻不是最最亲密的人,宁华倒也真不介意和七阿哥来场小恋爱。

原本宁华倒也打算去伯爵府待几天,只不过,后来一打听,虽然康熙爷是去了热河不过,太后老人家可是没去,据说是临门宫的前几天吹了风,因此在宫里休养着呢,惠荣宜德四妃也在。

因此,宁华觉得,咱还是不要高调了,省得万一七阿哥有个头疼脑热的,人家算在自己头上,反正现在咱有形像大使知微同学,就让人家代母去尽孝吧

端午的前两日,知微便带着几大马车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原因无他,主要是之前,宁华和知微包了挺多的粽子的,知微去了京城,便把一些有往来的人家全送了礼。

虽然礼轻,但情义重

更何况那粽子还有很多是自己和知微包的呢,当然了,那些早进了自己和知微的肚子,主要是卖相太难看了,拿不出去手。

知微带去的,全是厉嬷嬷和那些奴才包的。

关于这点,知微还跟自己闹过,主要是知微觉得,自己包得挺好的,味道也挺不错,里面的馅料更是不错。

比方说甜的,除了放乌缸豆,小红豆,豆沙,人家还放了自己爱吃的零食,比方说蜜枣啊,红枣啊,葡萄干啊,桃脯啊,杏脯啊,倘若不是因为包的粽叶小,还可以放很多呢。

至于咸的,那就更加丰富了,只要是她吃过的肉类全要放在一个粽子里,宁华和厉嬷嬷不干,她还用哭的威胁。

虽然包好后,咸的她真的是尝了一口就不吃了,不是咱不爱惜粮食,实在是那味太奇怪了,不过,这甜的不是挺不错的,味道很丰富,层次感多好。

美食本来就应该是一个个试吃来的。

于是在知微的强烈建议下,宁华倒也就让包了二十几个知微牌甜粽子,让她给各位婶娘们尝尝。

张姑姑临走前,宁华还特意吩咐了,最好和人家身边的近身嬷嬷打声招呼,这粽子是新品种,人家近身聪明着哪,你打过招呼了,人家就明白了。

知微走了之后,宁华便带着曾嬷嬷在庄子上忙开了。

ps:感谢朱雀爱吃鱼,影子消失了tiki,槐十九三位亲的平安符打赏,谢谢亲们

请记住本站域名: 谢谢

章节目录 第七十一章 真要回去

请记住本站域名: 谢谢

想想自己在现代的时候,家里也就准备五黄,咸鸭蛋,雄黄酒,黄瓜,黄鱼,黄鳝,然后再摘些艾草来熏熏屋子,就当是过了端午节了。

而到了过节的时候,往往菜市上,正宗的黄鱼其实是买不到的,自家便和一些邻居一样,买些那种肉质很像黄鱼的单抛水鲞来代替。

那时候宁华还常感叹,倘若可以吃真正的黄鱼就好了,然后老妈肯定会说,这单抛水鲞和黄鱼没差别,就跟双胞胎似的一类的话来安慰她。

而穿越到了这清朝之后,自己吃黄鱼的机会真要比单抛水鲞的机会要多的多。

毕竟那单抛水鲞是家乡话,和人家说了,人家也未必听得懂,然后只能说,就跟黄鱼长得很像,肉质也差不多。

然后下面的人一听,哦,很像,差不多啊,那你直接说你想吃黄鱼得了,因此,后来宁华也不点菜了,人家做啥,自己就吃啥。

而这古代的端午可比现代的端午节要准备的东西多多了,宁华也是来了古代才知道,除了悬挂菖蒲、br />免费电子书下载lawen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