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将死之言(1/1)

大人

杜相醒了。

都别堵着,把窗户开一点出来透气。

拿水过来,用吸管。

杜如晦从昏迷中又一次醒来,他眼睛现在浑浊的厉害,根本看不清周围的事物,只是还能听到有人说话。

努力地分辨了一会儿,听到了张德的声音。

杜相。

守在榻前,张德握住了杜如晦宛若干柴的手。杜构杜荷见状,都是一脸担忧地退了出去。

张大象招呼了几人都到了外边,刚出门,就看到廊下坐台阶上发呆的李震。

大哥,怎么坐这地上。

杜相醒了

嗯。

早晚我们两家,也要有这么一遭。

听到李震这句话,张大象愣了一会儿,没说话,挪了胖大的身体,到了台阶前,靠着李震也坐了下去。

往后日子,也不知道怎么过。

半晌,张大象开了口,他并不是个精于思谋的人。但作为帝国的贵公子,他也能感受到这几年勋贵的日子都不好过。皇帝在转移自己的基本盘,他倚靠的力量,已经开始从新老勋贵不断地转向别处。

老旧勋贵,最终有几家能与国同休,谁知道呢。

屋内,榻上的杜如晦翕张着嘴唇,用吸管稍微润了一下喉咙,他多少还能发出声响来。

你从无武汉回来了

刚到。

见过皇帝没有

还没有。

见一见。

是。

湖北那个总督是老夫留给你的

是,德牢记在心。

大哥圆滑,又能袭爵不必理会。二郎就拜托了。

是,德保他一世平安。

平安是福。

是。

大约是用了气力,杜如晦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缓了一缓,张德又把吸管放到了杜如晦嘴边,又润了润喉咙嘴唇,这才平复了下来。

老夫那个弟佬也拜托了。痴长了岁数是个愚人。

是。

没曾想临死之前,杜如晦还挂记着杜楚客,隔着门帘,一身素袍的杜楚客并非没有听到兄长的话。换做以前,心高气傲如他,决计嗤之以鼻。只是此刻,杜楚客顿时明白,自己果然是兄长嘴里的愚人。

操之啊

在。

你不图谋神器图个甚么呢

图个痛快吧。

呵呵呵

听到张德话,杜如晦饶是浑身痛苦,竟然还发出了古怪的笑声,他是真心实意地被逗笑了。只是如今想要酣畅淋漓地大笑,也成了奢望。

好好好

闭着眼睛的杜如晦带着微笑,连道三个好,接着,他有些感慨地说道,老夫不能免俗,就图个子孙富贵吧。

杜相至诚。

诚诚个屁。

说罢,杜如晦手指微微地动了一下,张德明白过来,杜如晦是让他走。

我去叫兄长过来。

杜如晦没有再说话。

到外间,张德一时无话,众人看着他,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兄长,进去吧。

有劳了。

杜构冲张德拱拱手,随即带着杜荷又掀开帘子进去。一旁杜楚客看着张德,张德却没有跟他交流什么,只是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走到了外边。

此时,杜如晦单独叫了张德进去这个事情,已经让所有杜氏子弟都知晓。有机灵的杜氏儿郎心中很清楚,杜如晦所认可的,将来能为杜氏保驾护航的人,就是眼前这个江汉观察使。

年轻之辈并非对张德了如指掌,一个地方官长,在这样的家族中,并不算什么。

毫无疑问,杜如晦的举动,改变了他们的认知。

军功勋贵集团短短二十年就宣告破产,为数不多还能坚持在一线的巨头,也只剩下尉迟恭一人而已。

剩下的军方大佬,无一例外,全都成了即插即用型。

打天下和治天下是两回事,杜氏英杰并非不懂,也不是没有准备着承受狡兔死,走狗烹,只是万万没想到皇帝的烹调手法从来只有一个,生吞活剥。

杜如晦也不过是用了最后一点点权力,才稍稍地把杜氏拖拽进了另外一个局面。

要是他还能活得更长命一些,何尝不想学习房玄龄呢

看着一双双流露出复杂眼神的眼睛,老张没什么想说的。这些人的前程死活,其实跟他没什么关系。

杜如晦也并没有说保着整个杜氏前行,更何况,一代名相何尝不知道张德自己也是在玩火。

所以他最多期望的,也就是让杜荷这个儿子能够日子好过一点。至于杜构,皇帝还要用他登莱留下来的关系,就算要杀猪过年,那也得养上一阵子。

更何况,五十多的李皇帝,在杜如晦看来,未必能活到他这个岁数。

杜相如何

又睡了。

见张大象问他,张德回了一声,然后道,皇帝到了哪里

还未入京。

不过快了。

李震和张大象先后答复。

叮嘱张德要跟李世民见一见,杜如晦也是看在君臣一场的份上,给李皇帝再谋个前路。

到了武汉这种局面,就算把张德杀了,也不过是泄愤罢了。李皇帝能够痛快一时,但不能痛快到底。

旁人大多知道张德没有结婚,但杜如晦却知道张德已经有后。

活着的时候,武汉这些新生的官商集团还能受张德压制。一旦张德死了,这些原本就蠢蠢欲动之辈,正好拿张德一个儿子做上一场。

效仿xx故事,历朝历代,不胜枚举。

张德对社稷神器无感,难道武汉官商集团也都是圣人心肠不存在的事情。

万里挑一,武汉也能挑一二百个英杰出来。而这些英杰,既没有富贵遗泽,又不曾混吃等死,这些在武汉这个大熔炉中搏杀出来的英杰,但有机会,又怎会放过呢

与其说是杜如晦让张德和李世民沟通,倒不如说是让李世民最后再拉拢安抚一下张德。

一条所图怪诞的江南野狗,总比一群武汉疯狗要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