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部分(1/1)

很多员工既使下班之后,也喜欢到职工食堂用餐,特别是住职工宿舍的青年员工,更不会自己开火,也不会到外面的小店里糊弄一顿。职工食堂除了伙食丰富、搭配合理、价格公道,还能享受二元菜金的补贴。谁知道他当天是否在岗?二元菜金是直接补贴到菜价里的。有些员工还喜欢买一些点心当第二天的早餐。

用过晚餐,张恪由苏津东他们陪着到二楼的综合娱乐室去看一看,参观一下青年职工的休闲生活,这很能让张恪回想起他大学毕业住职工宿舍的那段时光。

走进刚刚设立的计算机室,人并不多,而且有七八个人围着最角落里的一台计算机,张恪瞥眼望过去,坐着的那人竟然在玩魔兽争霸。

□□□□□□□□□□□□□□□□□□□□□□□□□□□□□□

张恪没想到暴雪已经开发出二代的魔兽争霸,更没有想到国内的盗版能这么迅速的跟上,虽然繁体汉化的水平并不高,但是勉强够用,特别是对九十年代中叶的青年来说,魔兽争霸具有绝对的吸引力。

九十年代中叶,装一台家用计算机至少要上万元才够用,二楼的计算机房有三十台计算机,可惜早些年毕业的大学生,会熟练使用计算机的人并不多。虽然微软已经推出95视窗系统,但大学一直到九七年还在教授dos系统。

张恪还是九七年下半年进入大学之后开始玩一代的帝国时代开始他的游戏生涯,记得红警也是九七年上市的吧,暗黑破坏神呢,已经开发出来,还是快了?星际争霸好像要晚一些。魔兽争霸系列,张恪直接玩的三代,没有玩过接触过二代的魔兽争霸。

张恪走到那名青年员工的身后,想看看二代的魔兽争霸到底跟三代有哪些不同。

他往前走,苏津东他们都得跟着,围着看的青年职工首先看到他们,很自觉的站直腰打招呼,那个玩游戏的青年玩得正入神,直到张恪站到他身后,才惊觉的抬头,看到公司的老总都围在他后面,一时间都有些发愣,不知道该怎么反应才合适。他大概觉得在公司老总面前玩游戏很不合适,几乎本能的将游戏界面切掉。

“借我玩一把?”张恪对他说。

那青年就僵直的坐了起来,有些慌乱,换作谁都无法平静对待的。

张恪坐上去,将游戏界切换回来,二代的魔兽竟然有四种资源,除了黄金与木材之外,还有矿石与石油。魔兽争霸是一款讲究c作技术的游戏,对战略、战术的要求相当较低,三代就将矿石与石油两项资源取消掉了。另外二代里就出现的战争迷雾概念,即使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张恪还能玩上手,选了一张小地图,很爽快的玩了一把,才抬头问那个青年:“这游戏碟你从哪里买的,能不能借给我带回去装一下?”

本来计算机室有禁止员工私自安装软件的规定,苏津东是知道的,但是他不会板着脸教训一名普通的、他都不知道名字的员工,没想到张恪主动跟人家借游戏碟,额头差点冒出冷汗来。

丁槐脸撇到一旁,这个员工是研发部今年刚招进来的本科毕业生,正处于培训阶段,他认得,这时候还装不认得好。

张恪平时很少在工厂里出现,普通员工都不认识他,可是苏津东、丁槐、鲁庆生他们都是公司的高层,陪着张恪跟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借盗版游戏碟,看张恪的意思,还想跟这名员工切磋一下,都忍不住要流冷汗的。

张恪回头跟晚晴、许思说:“这游戏很好玩的,你们要学,等会儿我教你们……”张恪早就配了计算机,但是九十年代中叶,国内的网络还只是试运行,计算机大概实用性更强一些,除了经典的扫雷游戏张恪百玩不厌,计算机就让他找不到太多可以打发时间的东西,难得看到暴雪竟然已经推出二代的魔兽争霸,怎么会轻易错过呢。

第295章 先要有土壤

张恪抬头看着那青年,等了半天,那青年都没有给反应,表情有些为难。

张恪抬头问道:“不方便,还是说游戏碟是别人的?”

丁槐实在不想帮张恪跟下面的员工借游戏碟,但是见张恪颇为坚持,就说道:“小施,你把游戏碟借给格少用一下……”说完这句话就觉得很丢人。

“老丁,这位兄弟叫什么?”

“施春锋,研究中心今年刚招的员工,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国人习惯以春节为新的一年的开始,丁槐所说的今年,其实是九五年。

九五、九六年,精通计算机的人极少,爱达电子内部员工也不是个个都把计算机玩得很转,但是不包含研究中心的员工。有这么一个故事,研发中心一位负责打扫卫生的阿姨,周末路过当海州市规模还极小的电脑街,碰上海大一个在电脑街上兼职的大学生帮用户组装电脑,装到后来有些卡壳,无法正常启动,也查不出那里不对劲。这位打扫卫生的阿姨跟那买电脑的那人认识,上前将电脑拆开手脚麻利的重装了一遍,顺利启动,顺便帮人家将系统装了,还介绍了几个当时比较实用的软件。此事在爱达电子内部与电脑街上传为传奇,据说那位阿姨平日在研发中心打扫卫生,每个月工资六百,周末就到电脑街帮店里组装电脑,每台电脑收一百。

研发中心的大boss说话,施春锋犹犹豫豫的将游戏碟拿出来,是一张刻录光碟。

张恪笑了笑,知道他为什么不肯拿出来了。这游戏碟一看就知道是他利用公司的计算机做出来地,那时候一般家用计算机怎么可能带刻录功能?而且也没有这么大的存储设备,张恪一直觉得二代魔兽的汉化离完美还有相当大地距离。想起存储设备。张恪想到优盘,现在应该还没有这方面的专利技术,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中心可以做起来。

研发中心采取主任工程师负责制,按项目管理,员工的管理也完全由主任工程师负责,甚至工资也由主任工程师根据项目的进度与研发经费的支用情况核发。

下面的员工在工作时间做些私事,只要不影响项目进展,丁槐是不会过问的,以前他在合肥电子所、万燕时。也常这么做,也不会觉得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只是不晓得张恪会怎么看待这件事。

张恪没有接过游戏光碟,笑着说:“我说汉化系统怎么不大好,这样好了。你继续完善一下,过几天再借给我……”

“啊……”大家都有些发愣,赶情张恪还要人家利用工作时间完善一下汉化界面。

张恪笑着站起来。将座位还给研发中心的这名新员工施春锋,领着苏津东、丁槐等人走了出去,他们在里面,让里面地员工惶惶不安得很。

张恪不清楚国内的游戏制作发端于何时,九十年代初期精于此道的人才也不会没有,绝大多数是精通计算机的高手当成闲暇时的消谴,毕竟国内地游戏产业一直到很晚才开始起步,前期很可能从游戏盗版、汉化做起来的。

张恪问丁槐:“这个施春锋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前景如何?”

“是个人才,不过他有些迷恋做这个,项目上。也只做自己份内地,主动性不大……”

张恪笑了笑,说道:“有个更合适他去的地方。不过免得他以为是公司抛弃了他,还是让那边来挖人吧。让他自己选择去留。”

□□□□□□□□□□□□□□□□□□□□□□□□□□□□□□

丁槐自然知道张恪说的是盛青、邵至刚、张知非合作搞得的盗版碟制作公司。目前他们不再扩大压碟生产线,而是转向上游的母盘制作与原料供应。

原料供应,在益隆镇的电子工业园内成了一家名为九州多媒体的光盘生产基地;母盘制作则以深圳九州娱乐公司为核心,在香港、深圳两地成立多家工作室,也联系更多的工作室性质的小公司合作。

以海州为中心的盗版产业链是盛青他们依托爱达电子地发展而发展起来,虽然最后的盗版碟制作工厂只有很少落户在海州附近,但是这条产业裢牢牢的掌握在盛青他们手里。这三四个月来仅上百条光盘复制生产线经他们流出去,就让盛青他们捞足上千万地净利,加上原料供应、母盘挎贝所得的利润,更是庞大,比他们直接生产盗版光盘的利润来得更加的丰厚。

母盘制作的水平,不可能一下子就提高上去,目前最主要的还是从香港那边拿母盘,前期是由梁军负责筹备,等他们真正看到这个产业有这么大的潜力,盛青就亲自跑到深圳去。盛青在海州的盛世年华娱乐场,拿盛青的话说,纯洁跟处女一样,即使里面偶尔会有些色情交易,多是小姐自行到场子里来觅食,跟娱乐场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盛青甚至会驱逐过于张扬的小姐,所以娱乐场已经适合由职业经理负责管理,盛青他人不需要系在海州。

在宽带普及之前,电脑游戏的盗版是光碟盗版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张恪迄今还在怀念经典的藏经阁系列,没有仔细研究过盗版游戏母盘最主要的出处,有个大概的印象,台湾地区流传出来的应该非常多。台湾地区的游戏产业,大概也是从这上面、以此为土壤萌芽起步的吧?

国内的游戏产业不要指望这几年会有多大的发展,制作水平要提高到暴雪一样的程度,不是一家投入巨资、搞几年就能搞起来的。国内目前缺乏的是游戏产业生存与发展的文化与土壤,而网络游戏产业的盛行,要等到两千年之后依赖互联网在国内的大发展而发展起来,时间还早着呢,那就先培养土壤吧。

张恪与苏津东他们辞别,开车载许思、晚晴回去,心里这么想着。

在干休所放许思下来,对许思说:“明天我不一定去公司,会让马海龙来接你去公司。”

许思笑着说:“我自己坐车过去就行。”

“怎么可以?你现在可是公司的高层领导。”

许思嫣然一笑,挥了挥手,目送张恪开车载着晚晴离去。

回到新锦园,唐婧已经在那里等他了,还有她妈妈顾建萍,想必是唐学谦让她们出来避难的;今年读初三的表妹张玫在客厅里玩。

张恪将车停在楼前,看着唐婧她们,对晚晴说:“一起进去坐坐吧。”

梁格珍看见张恪进来,说道:“都八点半,唐婧从七点跟她妈妈就来了,”

“一天都关在会议室里,晚上在食堂吃的,吃完饭又不会将那般大老爷们立即就丢下来……”张恪合掌朝唐婧拜拜,说道,“冬令营的事情讨论得怎么样了?”

“杜飞想的方案,你可不要怪我们太奢侈……”唐婧吐了吐舌头,先说这句话打预防针。

“说吧,我能承受。”张将外套脱下来,坐到沙发上。

“沿着小江往上游走,七天左右的时间,夜里行船,白天靠岸活动,冬令营的主题是探索小江的自然、历史风貌……大家的意思,如果仅仅是我们班就没有多大的意思,范围最好能扩大到全校。”

“李芝芳就没有阻止你们?”张恪咂咂嘴,杜飞敢情真不帮他省钱,租条江轮那就得不少钱,范围还扩大到全校,张恪问道:“来得及准备吗?”

“杜飞拍了胸脯的说你一定会慷慨解囊的……他还说,就算你掏了钱,也不会做佘本买卖的。”

“这话是杜飞说的,还是你说的?”张恪微笑着注视着唐婧,他们真有能力组织这么大的活动,哪有不支持的道理?

“我明天跟妈妈回一下新泰老家,赶着明天晚上回来。所以,不是我在诽谤你,活动的方案,也是杜飞在写啊。”唐婧狡黠的笑了笑。

张恪给杜飞打电话,这小子有一只手机,不过在学校里,特别在李芝芳面前不显露出来,他也想看看杜飞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怎么样。

“你知道周游的联系方式?”张恪问杜飞。

“知道,不过这事情,你是不是先言语一声?”杜飞说道。

“我今天跟他提了一下,没想到你们还挺敢花钱的,你直接找他,让他从市场部调个人配合你,学校那里,除了李芝芳之外,马子善他们也支持你?”

“这不得等你的回话?”

张恪笑了笑,说道:“你们有能力花掉才行。”

第296章 躲送礼如躲债

今天已经十一日,还有八天就是春节,冬令营要等到春节后才能开营,张恪放下电话,对唐婧说:“我们可说好了,爱达调一人来配合你们,也仅仅是负责企业宣传方面的工作,其他的事情,可没有帮你们跑腿……”

唐婧歪着脑袋问张恪:“那你呢?”

“只要你抓得住我的人,我有胆量不听你的差使吗?再说听你们的方案,倒是蛮诱人的,就算平日没时间,冬令营还是要参加的。”张恪嘿然一笑,“明天我让傅俊开车送你们回新泰……我已经跟他说过了,你们什么时候走,随时给他打电话。”

顾建萍问道:“什么冬令营?”

“学校在寒假里组织的活动……”唐婧将事情来龙去脉简略的说了一遍。

顾建萍笑骂着说:“这得花多少钱,你们是太胡来了。”

“没关系,有些钱,公司是必须要花掉的……”张恪笑着帮唐婧解释。

品牌的塑造,除了知名度之外,还有一个美誊度的问题,美誊度的构成很复杂,先进的技术、高可靠性的质量保证、品牌所传达的积极理念等等,企业在公众眼里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项。

爱达电子前期市场宣传的重点是提高知名度,当然也会兼顾正面形象的塑造,张恪计划掏两百万打造广告金曲,除了这本身所具备的广告效应,还是在这支广告金曲里向公众传达更多积极的品牌理念;资助公益事业,无疑会更直接的塑造企业地正面形象,这些经费都做入预算。资助其他公益活动也是资助,抽一部分资助一中的冬令营计划,并不是额外的开支。

张恪解释了一下。顾建萍笑着跟梁格珍说:“花个钱,有这么多地道道?总之有人天生就是伸出手来满世界捞钱的,有人就得死死守着一个饭碗,换作是我,就舍不得花这些钱……”

梁格珍笑了笑,她也舍不得花钱,她也没意识到这次活动要花多少钱,问道:“全校都参加的话,得不少多钱吧?”

“也不会都参加,一中有两三千人呢。这个大的场面,这么仓促,谁也组织不来,我看能组织三四百人就差不多了,五六十万的费用……”张恪大概估算了一下。

公司的账目。张恪在锦湖、爱达的股权,梁格珍一概不知,都说挺有钱,不要节约花,她听到张这一说,吓得乍舌,这栋房子前后也就花了五六十万,她都觉得奢华无比,哪里想到公司随便赞助一个活动,就要花这么多,也不好当着别人的面问公司到底能赚多少钱,也担心张恪手指缝并不拢,让钱都流了出去。

顾建萍也暗暗乍舌。至少能略知爱达电子有多赚钱了。

躲送礼如躲债,唐婧跟她妈一时还不能回去,干坐着聊天也不得劲。加上晚晴,四个女人凑一桌打牌玩。张玟在一旁不无得意的小声说:“我也会打牌的……”可惜没人搭理她,还给张恪敲了一击脑壳,没过多久,她妈开车过来将她接走了。

张恪到楼上给小叔通了电话,问起盛青、梁军在深圳组建公司地情况,母盘制作涉及到很多方面,关键还要巧妙的回避内地与香港的法律,在公司注册与财务管理上,对各个分散的工作室的管理,要注意地、要规避的东西太多,跟他说起今天在公司遇到的那名研发中心地员工施春锋,让他什么时候来挖人,这已经跟丁槐打好招呼了,特别是九十年代未期,电脑软件的盗版会异常的兴盛。

张恪虽然没有参与盛青他们的盗版事业,但是干预的程度,比直接参与差不了多少,盛青他们目前所进行的框架就是张恪设计好的,一些关键技术与工程师还是爱达电子转过去的。盗版如燎原之火,便是盛青、邵至刚、小叔、杜飞这些人都受不住这看得见的风险又不大的暴利地诱惑,阻止是阻止不了的,还不如好好的引导一下。

张恪跟小叔说他春节会去一趟香港,有可能跟盛青在深圳碰次面。盛青春节也会回海州,赶着在深圳碰面,自然也是实地看看他们在深圳、香港那边地情况。

张恪放下电话,到楼下看唐婧她们打牌,没过一会儿盛青就打电话过来,盛青原来这两天打算回海州,接到张知非的电话说张恪这两天要过去,打电话问候一下。张恪没跟他在电话里多说,具体地事情到深圳后再说,就结束了通话。

“怎么,没几天就过年了,还要往香港跑?”梁格珍听着张恪打电话的内容,问他。

“嗯,有些事要处理一下……”说这话,张恪的眼神往唐婧那里瞟了瞟,想必她也从陈妃蓉那里知道许思在香港工作的事情,唐婧朝他很好看的呲了呲牙,就没有其他特别的表情,张恪虚伪的说了一声,“要不是唐婧她们要组织这个冬令营,还想带唐婧一起去玩呢……”

唐婧横了他一眼,说道:“总归有时间的……”

张恪闭嘴不多说什么。

□□□□□□□□□□□□□□□□□□□□□□□□□□□□□□

到了十点半钟,唐学谦跟张知行由周文斌开车载着过来,唐学谦推门就笑着说:“我们也来避难来了……”张恪看了看窗外,不是唐学谦的二号车,躲送礼的跟躲特务跟踪似的。

梁格珍起身要去倒茶,唐学谦阻止道:“你们继续打牌,茶水我们自理。”当然最后是张恪去煮咖啡。

喝过咖啡,唐学谦一家就走了,张知行问张恪:“你睡哪里?”

张恪笑着问:“能确保家门外没人候着?”

今年年关,张知行不得比唐学谦轻松,海州控股的模式很成功,特别海棉的几家厂整体迁入北关的纺织工业园,非但没花市里一分钱,通过旧厂土地商业化运作,还套出三个亿的资金,这在九五年是很了不得的事情,就算省里的企业也没有几家有这么闲钱的。从九五年年中起,唐学谦就名正言顺的加强对海州控股的支持力度。十一月份提出的管理层持股的试点,也得到省里的批准。

将厂迁出城区,通过银行贷款建设新厂,不计算旧厂的土地资产,新建后的工厂通常净资产率并不高,特别一些小型的市属企业的产权,完全可以通过管理层持股的方式卖给管理层,而海州控股则可以腾出手来集中资源,扶持、发展更有潜力的中型企业,以此来改善国有资产的质量。

并不是说一些小型的市属企业没有发展前景,最根本的问题,是任何一个组织,一旦旁枝末节过于繁杂,都会导致管理效率的下降,还容易滋生腐败。

去粗留精,去枝留干,本来就是今年几年内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重点。

海州控股走的是国有资产产权改革的先行模式,将国有资产从小型企业中转移出来,又通过管理层持股的方式,将这些企业留给有管理经验的管理层,不至于因为国有资产的撤离而使企业崩溃。当然,大中型企业也会推行管理层持股,但是由于大中型企业的盘子都比较大,而管理层能拿出来的钱又实在有限,所持的股权自然有限,绝大部分股权还是由海州控股代表市里掌握。不仅能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还能有效的集中资源扶持重点市属企业。等这些重点企业走上正轨,就可考虑让这些企业逐步的上市。

九十年代中期,民营企业想在国内上市难于登天,但是国有资产上市,相对容易一点。当然了,无论是政治上的需要,还是真心想发展经济,一个地区都会重点扶持几家上市企业。如果国有企业实在拿不出手,政府也会考虑扶持当地的民营企业。

爱达或者锦湖想在国内上市并不难,但是一个地区能以行政的手段争取到的名额实在有限,而张恪还不屑于从国内的股市圈钱,这些机会,是不会跟海州市的其他企业争的。张恪另有迂回进去资本市场的手段,何苦跟证监会的人打交道?

目前在海州市,爱达电子的名头最大,但是资产实力最雄厚的还是海州控股。海州控股涉及到大大小小的市属企业,在那些厂长、经理的眼睛里,张知行就是他们的天,到了年关,总要千方百计的孝敬到。到这个时候,市里的那些头头脑脑才恍然发觉,海州控股的董事长、总经理才是真正的肥缺。

第297章 优盘技术

到这个时候,市里的那些头头脑脑才恍然发觉,海州控股的董事长、总经理才是真正的肥缺。可惜海州控股完全是张知行的地盘,而且海州控股完全是在张知行的手里做起来的,海州控股董事长这个位子,除非他自己让出去,别人根本就没有想着要占这个位子,但是李明学总经理的位子还是有人眼馋的。

李明学做学问出身,走上管理的道路,也是学以致用,但是他的身份上没有贯以某处某科的级别,连党员都不是。在有些人的眼里看了就有些碍眼,便连周富明也问过这事,周富明倒不会这么明显的安c私人,他只是想将李明学纳入干部编制里来。以李明学在学术上的影响力以及管理海州控股一年多时间以来的成绩,破格给个副处,甚至给个正处,都不会有太大的争议,毕竟干部队伍里还需要一定比例的无党派人士,还能给市里带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美誊。

在张恪的心里,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就要让政府不再充当直接管理者的角色,而应该谨守股东的本份。给李明学按上副处或正处的头衔,恰恰会让海州控股所努力带来的革新退步,所幸李明学没有当官的瘾,这才给了唐学谦拒绝周富明难得善意的安排的借口。

张知行抬手看了看表,刚过十一点,想想这时回到家里也不得安生,就没管张恪回不回去,就算一点都不稀罕别人送礼,躲着不见也是不对的,他跟妻子要等到十六日才正式住进新房子里来。

曾有人以计算机硬件来区分电子工业的四个技术等级:cpu、元器件、组件、组装。爱达电子要拿这个标准衡量,刚刚处在组件生产的技术水平上,就没有站稳脚。

从组件到元器件是非常艰难地一步。不要看国内很多电子公司产品卖得很好,还是在替国外制造业巨头在打工,核心元器件的成本通常会占到整个产品成本的四分之三或者更多。

就拿影碟机所需地解码板来说,生产成本有五美金就顶天了,但是ti与斯高柏的售价都在七十美元以上,代理商还要额外拿二十美金。

张恪昨天看到施春锋手里的刻录光盘想起电脑移动存储器的问题,九十年代大家都还习惯用容量1。44m的软盘,再过十年,刚接触电脑的人可能就不知道软盘长什么样了,都习惯用优盘了。

十几年后。几乎绝大部分的数码产品都采用优盘的移动存储特性,要是把这项技术掌握在手里,爱达电子日后跟那些电子工业巨头竞争起来还有些底气。

张恪一夜没有睡踏实,极力回想00年之后才会出现的优盘特性。作为门外汉。除了知道优盘支持usb接口、内置类似闪卡一样的存储芯片,其他地东西一概不知。

第二天,张恪起了个大早。到公司揪来丁槐,一问才知道闪存早在84年就由东芝公司发明了,由于“反垄断”国际公约的关系,“东芝”将这项专利技术与三星共享;而usb接口九五年才制定1。0标准,因为缺乏软件支持,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于usb接口标准,张恪倒是记得一些东西,微软公司将支持usb接口的标准的软件直接写入win98系统,也就是说win98后,usb的应用才广泛起来。

张恪问丁槐:“东芝84年就发明了闪存。那现在有没有现成地产品?”

“有啊,研发中心的计算机就有在用……”

张恪跟丁槐走见研究中心的实验室,看到昨天汉化魔兽争霸二代地施春锋也在里面。

施春锋看到张恪进来。有些心慌的说:“游戏的汉化还没来得及继续做,可能要一个星期的时间……”

“我看上去有这么不务正业吗?”张恪扭着问丁槐。

丁槐笑了笑。张恪关心游戏的汉化,其实是想将施春锋推荐到盛青那边去。这个理由当然不能解释,他笑着让施春锋帮将主机箱的侧盖打开,让张恪看闪卡是什么模样的。

实验室里的几台计算机,主机箱侧盖通常都打开着,实险室里要转移大量的数据,通过局域网,还不如直接拔硬盘方便,只是看到丁槐领着张进来,才慌手慌脚的将侧盖虚盖上。

张恪看到闪卡直接跟计算机主板上地接口连在一起,张恪问施春锋:“能拨下来?”

“能……”

张恪傻乎乎的就真去拨了,丁槐连忙阻止他:“当心触电,要先关机断电才行……”

“啊……”张恪发愣的看着丁槐。

施春锋差点就笑出声来,昨天看张恪玩魔兽争霸那么顺溜,还以为他精通电脑,原来是个门外汉,忙关机帮忙将闪卡取下来。

张恪将闪卡拿在手里仔细地看了看,比几年后的优盘要大多少,大概是集成度还没有发展那个地步地关系。

□□□□□□□□□□□□□□□□□□□□□□□□□□□□□□

张恪记得用优盘时,可是即c即用的,不用关机断电再用,他早前跟丁槐、苏津东学习影碟机的工作原理时,还明白了一些基本的东西,眨眼间就明白过来优盘与闪卡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即c即用”是usb接口的特性,而不是优盘的特性,优盘只是支持usb接口而已,只卡增加一个支持usb接口的控制部件,就是优盘了。

张恪将他的想法跟丁槐沟通了一下,丁槐说道:“ide转usb?这个倒是不难实现,我马上安排一个组,只是usb的标准应用不广泛……”

丁槐倒是眼睛一亮,要是计算机广泛装有usb接口,闪卡加一个ide转usb的控制器,就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大容量移动存储器。当然,usb标准才出台一年时间不到。应用极其地狭窄,而且usb1。0标准的存取速度很慢,价格也很昂贵,近几年的市场前景很狭窄。

但是爱达电子地三大战略方针中,首先就是技术扩张,爱达电子必须有相当雄厚的技术积累,才敢跟那些电子工业巨头正面抗衡,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倒是很合适的。

丁槐拿出工作记录本记了下来,准备安排课题组搞这个项目。

张恪不晓得ide是什么意思。心里琢磨着大概是指接闪卡的接口吧?usb标准应用不广泛,不代表九八年之后的应用还不广泛,他娘的,优盘最关键的闪存技术早已经是他人的盘中大r了,总要从蚊子腿上割点r下来才行。

施春锋在一旁说道:“我有个学弟。论文的研究方向就是ide转usb的技术,差不多到了可以拿出来发表地程度了……”

张恪拍了拍脑袋,对丁槐说:“找到这个人。把他研究的东西买下来,人能买过来更好……先把专利申请了,再做个玩艺让我先用用看……”

张恪记得零二年有一家叫朗科还是叫朗驰的公司声称九九年就申请优盘的专利,但是其他公司没有搭理他们的,自顾自地生产优盘,也不给这家公司专利费,官司打了很多,也没有什么结果。张恪这时候算是明白什么原因,关键性的原理早在九六年就让人给作为论文发表出来,这家公司拖到九九年才申请专利保护明显是无效的。

施春锋很快就跟他地学弟联系上。那人还在学校里,转让技术可以,不过他学弟已经跟ti签了协议。过了春节,就要去ti中国公司工作。

张恪在丁槐办公室听到施春锋的汇报。说道:“后续的研发,最好还是他本人持续跟进……”跟丁槐说道,“派个主任工程师跟施春锋去北京跟他面谈,跟他说明一下公司研发的政策,如果这项技术将来有市场,即使专利技术归公司,取得突破的关键人仍然能享受额外的奖例,他要愿意到爱达来,这个课题还由他负责……至于他跟ti方面的工作协议,这个很好协调。”从陈信生那里抢一个人过来,打声招呼就可以了,关键还要他本人愿意。

负责一个课题,那就是主任工程师,施春锋都羡慕不已。要知道爱达电子开给普通研发人员的工资不比ti(中国)这些员工低,主任工程师的待遇更是不用说,而且掌握相当规模地项目经费,项目完了,经费没有用完,那就是奖金,比起这些,北京户口又算什么。

没几天就要过春节了,既然决定下来,就没有什么好耽搁的,能在春节前将事情定下来最好。丁槐立即安排施春锋那个组的主任工程师与施春锋马上就坐车去省城坐飞机去北京。

赶着中午苏津东、周游从外面赶回公司,张恪将他们叫到丁槐办公室里一起讨论爱达电子地技术发展方向。

ti将光碟读取技术置入合资公司,目标瞅准新一影碟机dvd,争取在dvd专利技术中能分到一杯羹,既然做影碟机起家,即使不能从dvd专利技术里分到一杯羹,爱达电子也不会放弃做dvd。

跟vcd一样,只有进入时间早,就算只做整机组装,还是能掠夺前期的暴利,当然,作为国内最先生产dvd的企业,还是有很多的技术难关要破除的,首先就是破解dvd防盗版系统。没有盗版产业的存在,国内的影碟机市场很难发展起来,vcd如此,dvd也如此,这次可不会由其他的公司提供成熟的技术。

所以研究中心除了继续完善vcd的视听技术,还要跟进国外最新视频技术的新进展。

技术扩张,也要将技术发展限定在相对集中的一个方向上,数字技术(通常称数码技术)是爱达电子选择的方向不假,但是数字技术的应用相当广泛,最终还是要与视听娱乐产品结合起来,才能将爱达电子的品牌优势充分的发挥起来。

影碟机就具有很明显的数码技术特征,无论是学习机还是电子词典,在技术上都不存在太大的难题,都是马上可以拿起来就准备的项目。学习机的技术更为简单一些,以爱达电子的生产水平,可以说是拿起来就做,但是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学习机真正的寿命也就这么几年,电子词典的黄金时代稍微长一些,关键电子词典可以向掌上电脑的方向转进,而且发展集成度要求较高的产品,有利于产品技术的提高,接下来做移动存储器、做mp3mp4数码产品就会顺风顺水,目前就要选择一个市场目标,张恪当然是选择做电子词典。

以cpu、元器件、组件、组装的标准来衡量,爱达做到这一步,也只是停留在组件生产的水平上,而且是没有核心技术的组件生产。

除了发展丰富多样的产品技术之外,爱达电子还要向纵深进行技术扩张,能拿下ide转usb的优盘关键技术应该是很好的先例,但是远远不够。根据“反垄断”的国际公约,专利权在任何国家都是禁止滥用的,有强制许可的约定,不能由一家独享,当初斯高柏将第一代的解码板技术转让给ti,东芝将闪存的技术与三星共享,都是此例。当然,等ide转usb技术的市场前景明朗下来,张恪可以拿这项技术跟ti或者其他电子工业巨头交易。

第298章 餐馆选址

在丁槐的办公室里一坐就是一天,张恪对技术性的东西不在行,对丁槐、苏津东来说,张恪有着非常敏锐的前瞻性。

这是当然的,张恪虽然不清楚技术的细节,但是最终产品的发展形式还是清楚的,不然那十几年真是白活了。

张恪跟丁槐、苏津东讨论很多今后十几后会陆续出现并流行的数码产品,包括移动存储器、mp3、mp4、移动dvd等等。当然,张恪提出这些东西的概念,并没有让丁槐、苏津东特别的惊讶,这些产品虽然还没有问世,但是精通前沿数字技术的人,都知道这些产品的设想都已经让人提了出来,只等着电子工业的发展使它们一一实现,相关的研究工作也正如火如涂的展开着,有的甚至已经拿出样品,只是应用狭隘、标准不统一,无法大量应用于市场。

在丁槐、苏津东的解释下,张恪逐步搞清产品背后的一些技术细节。电子工业的技术基础说完全掌握在那几家电子工业巨头手里一点都不过分。

优盘最关键的闪存技术专利技术在东芝、三星手里,爱达电子动作快一点,能抢到ide转usb的专利,属于优盘的控制部件技术。

mp3身听以及mp4问世的时间还早,但相关的专利技术绝大多数已经出来,这时候开始研究,顶多能将产品专利拿下来,好歹也是蚊子腿上的r,能刮一点是一点。

电子工业,任何一家企业要拿出一件产品相关的所有技术。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掌握其中一项,在将来地专利大战。就不会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大不了大家最终以专利换专利,一起剥削那些没专利的厂商。

张恪并不甘于只做产品组装,就算tcl、波导、厦新、熊猫等等这些在市场上都有着出色表演地电子企业,最终都免不了衰退,就在于他们始终没有掌握着产品的核心技术。

技术扩张是爱达电子必须要走的一条路,在海州地区,张恪能看得上眼的只有两家机构,一家是科技局下属的电子研究所。电子研究所本身没有做出多少瞩目的成就,张恪看中的是电子研究所集中了海州地区近半数的数字技术专业人才。电子研究所与海州市无线电一厂、二厂、三厂、四厂是平行关系。海州市无线电二厂已经给落入张恪的口袋,也就是目前元器件子公司的前身。在僵化地国有体制下,又缺乏必要的研究经费,电子研究所空有那么多专业人士,却做不出多少成绩。

爱达电子虽然头顶着央视标王的头衔。但是在电子专业人才短缺的年代,并非有太多的电子专业地优秀毕业生愿意到海州工作的,他们在深、上海、北京这些大城市也会找到很不错的工作。

还有就是海大光电学院下设地研究机构。张恪就从来不指望海大光电学院的教授、讲师们能有多大的学问,特别是那些青年讲师,连自己吃透教材都没有几个人,不然海州市的电子工业基础也不至于这么差劲,但是在海州地区,毕竟还算一支能提供帮助一些技术支持的机构,勉强要用起来。

海州地区以外的技术扩张暂且不谈,张恪首先希望能将科技局下属的电子研究所并购过来,只是电子研究所是事业编制,并购起来有些复杂。并非不可能。还有就是对海大光电学院提供一些科研经费,帮助他们将学术水平、教学水平提高起来,毕竟直接为海州电子工业专门培养人材的也就独自一家。

过了五点。张恪在丁槐的办公室等了一会儿,才到许思的临时办公室看了一眼。她人已经离开办公室了。张恪给许思打电话,她人已经在厂车上了。

张恪到停车场取了车,拐出车门,看见许思站在路旁,穿着白呢子风衣,襟领露出里面地红色毛衣,衬着白皙的脸庞,格外的娇媚。

张恪将车门打开,让许思上车,对她说:“不是要一起去陈妃蓉家吃饭,你怎么不等我地车?”

许思抿嘴笑着,也不辩解,只说道:“我来开车吧,看你们关在办公室里讨论了整整一天,很累吧?”

张恪伸手捏着额头,讨论的都是技术上地东西,他对这玩艺儿一知半解,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