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 节(1/1)

这回可就真的是完了。

证据确凿之下,文惠帝无奈,只得将太子也关进牢中。虽然也特意让人关照,可到底还是一步弃车保帅。

所以说文惠帝年纪越大,从前年轻时候的果决终于也被消磨殆尽了。且不说这个做法会让别的儿子怎么想,便是朝臣见了,也会觉得心寒。为了自保,明知道太子刺杀皇甫灏一事事有蹊跷,可还是将太子关入大牢。

事实上,的确不怪文惠帝,他之所以将太子关进大牢,除了给秦国皇帝做出态度,暂时平息秦国皇帝的愤怒以外,还是为了太子的安全着想。那些皇甫灏的侍卫虎视眈眈,一心想要为皇甫灏报仇,若是太子哪日一个不小心,万一死于那些侍卫之手,也不是不可能。如今太子成为阶下囚,牢里有那么多人守着,总不至于生出什么事端。

可惜文惠帝的想法无人理解,而因为他这个举动,连皇后都坐不住了。

皇后一进养心殿就怒气冲冲的质问:“陛下明知道太子是被人冤枉的,为何要将他关起来。陛下这般作为,就没想过日后朝臣们怎么看他?”

文惠帝皱了皱眉,他十分不喜欢这种被人质问的感觉,就道:“朕自有主张。”

文惠帝对皇后还是留有几分情面的,皇后是他的正妻,当初先皇在世时,夺嫡亦是如今日一般凶猛,若非有皇后娘家的扶持,文惠帝也不一定会走到今日这一步nad1(如今皇后的娘家早已被文惠帝刻意收权,不可能会有外戚专政的可能发生。因此文惠帝也愿意给皇后几分情面,更何况,皇后还是太子的生母。

于私上,皇后也的确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皇后,不拈酸吃醋,也将后宫打理的挺好。

“臣妾恳请陛下收回成命。”皇后道:“太子日后还要面对朝臣,陛下这么做,会让天下百姓误会的!”若是从前,皇后对于文惠帝的决定从来都不会反驳,可是一个母亲,在面对自己儿子的事情上总是分外敏感。皇后不允许太子的未来出一点差错,哪怕是一滴脏水也不能沾身。

更何况这一次还不是普通的过错,谋害秦国太子的罪名,一旦被证实,傅修延只怕要保下一条命都很难。皇后虽然不干预朝政,却不代表对朝廷之事一无所知,一旦有危险的苗头,定会掐灭在苗头生出时。

文惠帝这几日正是被此事应付的焦头烂额,心中烦闷至极,偏又皇后在这时候搅合,顿时不耐烦道:“朕做事,不需要你来指手画脚!”

皇后心中一跳,和文惠帝做夫妻做了这么多年,自然晓得文惠帝是个什么性子。当即就缓了神色,一改之前质问的模样,柔声道:“臣妾知道陛下心中烦闷,方才是臣妾冲动了。臣妾也是担心太子……记得太子小时候书算不好,太傅怎么教都学不会,还是陛下亲自教导太子学成……太子心中,陛下最是英明神武。如今臣妾和陛下心中都明了,此事定与太子无关,太子性情温柔敦厚,怎么会杀人?便是杀人,也断然不会蠢呼呼的青天白日就做刺客。陛下,太子是无辜的,您是太子的父亲,莫非要眼睁睁的看着太子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而背负骂名么?”

这一番怀柔的话到底是起了些作用,文惠帝的神情也缓和下来。九个皇子中,文惠帝最想扶持的就是太子,自然不愿意太子白白的折在这里。正要说话,便听见外头有宫女通报道:“陛下,贤妃娘娘来了nad2(”

皇后面色如常,笼在袖子里的双手却是狠狠握紧。宫里的妃子中,徐贤妃最为嚣张,因为她生了周王和静王两个双生皇子,平日里又娇宠,模样也娇艳,虽然行事狂妄,却将文惠帝的心抓的紧紧地。

而周王静王两兄弟的野心,皇后也不是一无所知。徐贤妃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儿子们能坐上那把位置,所以太子一旦出事,徐贤妃也不会放过这个落井下石的机会。

便见外头徐贤妃窈窈窕窕的走了进来,即便已经生了两个儿子,徐贤妃的容貌也没有丝毫衰老,听闻她每日都要用羊丨乳丨沐浴,皮肤光滑紧致,比起二八少女的青涩来,又多了妇人才有的成熟风韵。这宫中佳丽三千,徐贤妃的容貌的确是让人妒忌的,也难怪文惠帝明晓得徐贤妃骄傲跋扈,却还时时宠着她。

徐贤妃一进来,便向文惠帝和皇后请了安。随即才笑道:“近来陛下心情不大爽利,臣妾让御膳房的糕点师傅做了些紫雪燕窝,端给陛下尝尝。没想到姐姐也在这里。”

皇后淡淡一笑,不欲与她多说。可贤妃又哪里会放过这个机会,看向皇后道:“姐姐今儿个来找陛下,不是为了太子的事吧?”

文惠帝还没说什么,皇后就竖起眉毛,怒道:“妹妹也管得太宽了些!”

徐贤妃捂着嘴笑了笑,看看一言不发的文惠帝,又看了一眼皇后,才不紧不慢道:“本来呢,这些事情妹妹是不该说话的。可是陛下本来就为此忧心,姐姐怎么不晓得体谅陛下,还在这关头来叨扰陛下呢?”她一边让宫人放下手里的篮子,一边道:“太子之事,可不仅关乎的是一人性命,好端端的秦国太子就折在这里,当日只有太子和秦国太子在,妹妹自然相信太子不会做出这起子丧心病狂的事,可得拿出证据来呀?”

“若是拿不出证据,如何服众?再说了,秦国那头的人看的这样紧。若是陛下听闻了姐姐的话,将太子放了出来,秦国那头晓得了,不知道会掀起多大的波澜。姐姐可不能心中只想着自己和太子,也得为天下苍生想想nad3(”徐贤妃说的体贴,却让皇后变了脸色。

“住嘴!”皇后怒道。

徐贤妃佯作被吓到,退后一点,委委屈屈的看向文惠帝,道:“陛下,臣妾好心好意的劝导姐姐,姐姐偏不领情,臣妾真是冤死了!”

文惠帝一个头两个大,这会儿谁也不想看到。他何尝不晓得徐贤妃这一番话是在挑拨离间,就是为了不让太子好过,可文惠帝也没办法否认,徐贤妃说的话是事实。太子一事,牵连的已经不是太子了,还有秦国的态度。明齐这回容不得一点差错,此事要是处理不好,将来会给明齐带来怎样的祸患,谁也说不清。

思及此,文惠帝一想到太子就觉得烦闷,连带着对皇后也不耐烦起来。他对皇后和徐贤妃道:“都下去,朕一个人静静。”

皇后好不容易才等着文惠帝似要松口,不想被徐贤妃来一搅合,前功尽弃,心中犹自不甘心,还没等她说话,徐贤妃却抢先开口道:“陛下既然不愿人打扰,臣妾们就先退下了。烦请陛下千万保重龙体,莫要为此太过伤神。”

文惠帝头也不抬的摆摆手。

皇后再如何不愿,也只得同徐贤妃一同退了出去。

待出了养心殿,皇后停了下来,看向徐贤妃冷笑道:“本宫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不过你生的儿子,永远也没办法取代本宫的儿子!”

徐贤妃笑了一笑,道:“姐姐这么说,可就折煞妹妹了。太子金尊玉贵,妹妹可是一心盼着他好。他们兄弟间兄友弟恭,说什么取代不取代。”她又“咯咯”一笑,欣赏着皇后似乎有些烦躁的神情,道:“妹妹一直想取代的,是姐姐啊。”说罢,抚了抚鬓边的一朵珠花,自是妖娆万分的走了。

独独剩下皇后一人站在原地气的咬牙。

皇后和徐贤妃一前一后的进了养心殿,很快就传到了其他人耳中。

董淑妃坐在榻上,听着侍女弹琴。弹得是高山流水,泉水叮咚,高山巍峨,倒是一副极好的画面。她不喜与外人争抢,信佛,平日不去佛堂的时候,就在自己的偏殿绣绣花听听琴,不像个妃子,倒像是个方外人。四妃里最被人忽略的就是她,简直让人诧异她究竟是怎么成为四妃之一的。

而她的下首,坐着的男人玉色锦袍,亦是微微含笑,侧头倾听,仿佛沉浸在琴音多时。

一曲终了,侍女抱着琴谢恩,董淑妃挥了挥手,贴身宫女送来赏银,将那侍女送出去了。

偏殿里的人都退了出去,傅修宜笑道:“母妃今日心情格外高兴。”

“皇后坐不住了。”董淑妃笑道:“亲自去了养心殿为太子求情,贤妃跟着也去了。如今贤妃和皇后就快撕破脸,自然值得高兴。”

傅修宜跟着笑:“太子落魄,贤妃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周王静王想代替太子取而代之,贤妃在后宫定会出力。”

“可惜却不是什么好法子。”董淑妃端起茶来抿了一口:“不过,鹬蚌不相争,怎么让渔翁得利?”

母子二人一齐笑起来。

傅修宜五官生的随董淑妃多一些,平日里看着冷峻,笑起来的时候,便绵绵柔柔,让人一点儿戒心也生不起来。

董淑妃道:“你近来可怎样?”

傅修宜一笑:“发现了些有趣的秘密,正在查探,想来过不了多久就会有结果。”

董淑妃嗔怪的看着他:“你自来就是个有主意的,这些事情我也就不多操心了。说起来,到了如今,你也应该娶亲了。你年纪不小,再拖下去,难免会被人当做筏子。贤妃她们可恨不得你能娶个无权无势的女子做王妃。”董淑妃说着说着就叹了口气,道:“原先那沈妙恋慕你,本想着若是她一直恋慕下去,最后让她进门,你总归能有沈家这门助力。不曾想世事无常,且不说她后来转了性子,便是如今,沈家这门亲,你也是挨不得了。”

傅修宜笑道:“虽我挨不得,明齐也无人挨的。其他兄弟除了太子外,谁与沈家绑在一块儿,都要惹来父皇的猜疑。本来太子稳操胜券,不想中途横生变故,大约是老天也站在咱们这一边。”他没有丝毫遗憾,只是道:“明齐有些权势的官家都不会与沈家结亲,沈家虽然家大业大,沈妙却未必能嫁的好。”

董淑妃感叹:“不错。”说罢又想起了什么:“不过太子这一回跟头栽的委实惨重。皇甫灏一事断然不会轻易了了。你觉得,这是周王静王兄弟做的,还是离王做的?”

傅修宜不拉帮结派,因为他信不过自家兄弟,从来都是一个人起势的。原先周王一派和离王一派斗得最狠,如今文惠帝有意扶持太子,甚至有心让太子和沈家结亲,于是周王和离王不免着急,谁知道半路会突然杀出太子来。太子成了他们二人的劲敌,自然要不遗余力的除去。

这一次太子杀害皇甫灏,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其中必然有蹊跷,十有*太子是被人算计了。算来算去,就是周王和离王最有可能。

可是这样明目张胆的算计法,似乎又并不是这二人惯来的作风。

傅修宜摇头道:“未必是他们二人所为。”

董淑妃一听,倒是愣了,问:“不是他们,莫非还要旁人?”

傅修宜脑子里就冒出来之前睿王和沈妙的脸来。

睿王和沈妙之间,一定有些不可告人的关系。虽然并不清楚维持这段关系的到底是什么,不过只要是有关沈妙的事,都会有高人在背后指点,种种迹象表明,那人就是睿王无疑。

之前文惠帝让皇后试探沈家,放出沈妙要嫁入太子府的流言,没过多久睿王就对着文惠帝说出那一番似是而非的话,文惠帝打消了要沈妙立刻嫁人的念头。

如今这出品香局分明就是针对沈妙设的,到了现在,皇甫灏和太子两败俱伤,沈妙却安然无恙,听闻那一日沈妙也是要去易凤阁的,却在半路上冲撞了一名老妇,耽误了时辰才没去。怎么就会那么巧,莫非这一次,也是睿王在背后操纵一切?

若是睿王所为,明明身在明齐,却也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行事,一算计还算计了两国太子,这个睿王,也实在是有些令人胆寒了。

见傅修宜不知想什么想的出神,董淑妃问他:“怎么了?”

傅修宜回过神,道:“没什么。”忽而又站起身来,看向董淑妃:“儿臣突然想起还有些事,就不与母妃闲谈了。”

“正事要紧。”董淑妃道:“你先去吧。”

……

却说另一头,谢天谢地,季羽书和高阳总算是从塔牢里放了出来。

这些日子,这两人在塔牢里看管囚犯,见识了各种各样的手段,高阳还好些,季羽书却是个身娇肉贵的,活生生瘦了一大圈。不为别的,每日犯恶心吃不下饭,不瘦倒是奇了。

好容易从里头放出来,两人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半晌,季羽书道:“我得先回沣仙当铺洗个澡换身衣裳,就此别过。”说罢一溜烟儿跑了。

高阳叹了口气,看着自己灰头土脸的模样,心中一阵脱力。谢景行竟然如此无情,不就是一点儿疏忽,竟让人将他们送进塔牢。塔牢!那可是连铁衣第一次进去都扛不住的地方!

更别说他和季羽书这样养尊处优的人了。

季羽书回到沣仙当铺,先让红鸾给他放好洗澡水,美美的洗了个澡,吃了点点心后,这才回到书房。甫一进去就差点让里头的灰尘给熏出来,季羽书的书房是不许下人们进去的,因为有许多机密。因此这些日子也无人进来打扫,季羽书本来想让红鸾替他收拾一下,想了一想,却是放弃了≡己任命的拿起扫帚打扫起来。

好容易勉强看得过眼了,季羽书一屁股坐在书桌前,瞧见桌上已经堆了厚厚的一摞书信,便开始翻阅。待翻到最后一封的时候,季羽书都已经有些昏昏欲睡了,不过等他看着看着,睡衣一扫而光,面色也渐渐开始严肃起来。

裴琅竟然被傅修宜关起来了?裴琅的身份暴露了?

天哪!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有人知道吗?有人解救一下吗?

应当是没有的。观察裴琅是季羽书自己私自的举动,说到底他只是奇怪沈妙为什么要裴琅去做傅修宜身边的探子。即便裴琅有几分才华,可探子这回事,本就是需要极大的忠心,傅修宜那么会驭下,沈妙就不担心裴琅被人策反了么?更重要的是,沈妙在那之前与裴琅的关系也不过是平平,为何就敢下这样的决定。

却没想打,这个一时兴起的举动就在这个时候起了作用。

季羽书扭头就要出门,将这信拿给谢景行看,刚站起身来,却又站住了。

“三哥不会又把我关起来吧。”季羽书喃喃道。

谢景行之所以将季羽书和高阳关起来,就是因为那一日皇后召沈妙入宫,试探沈妙让沈妙嫁给太子一事,这事情被他们二人忽略没通报给谢景行,回头谢景行就直接把他们俩给扔塔牢里去了。

“三哥很看重沈小姐,这个裴琅似乎对沈小姐也有意,还说要娶沈小姐,那么裴琅就是三哥的情敌。既然是对手,现在告诉三哥会不会被三哥打一顿?三哥心里肯定是不想救他的。”裴琅自顾自的念念有词:“就像我不喜欢芍药姑娘总是对着丞相家公子笑一样,后来丞相家公子惊了马摔坏了,我还很高兴了一番。”季羽书由己度人,得出一个结论:“眼下还是不要告诉三哥这件事了,既然没有新的消息传来,应当还没有死。让他多呆些日子再说吧!”

季羽书自以为做的极好,却不知自己的这一番举动会给未来造成什么样的变化。

……

沈丘和罗凌作为兵部城守备的统领,这些日子也是忙得很,皇甫灏是死了,遗留下来的问题一大堆。对于秦王府的那些侍卫,杀了会引起秦国皇帝的不满,不杀,他们又心心念念要为皇甫灏讨个说法,在百姓间肆意传播太子是杀人凶手的流言,惹得定京这几日都是忙的人仰马翻。

杀又杀不得,只有先软禁着。可是秦太子的侍卫都是秦国皇帝亲自挑选用来保护皇甫灏的,本事又焉是普通人?今儿个守着秦王府,明儿个他就能想法子逃出去。为避免生乱,城守备军都增了一倍,在定京四处巡查,尤恐那些秦国侍卫为了发泄怒气伤害无辜的百姓。

这不,等今日的事情忙完,天色都已近傍晚了。沈丘和罗凌并肩在街上走着,本来临近年关,定京街头最是热闹不过,却因为皇甫灏的事情,百姓们被城守备军们叮嘱,早早就关门回家,不过还未至夜里,街上已经是行人稀少。

沈丘叹了口气:“刑部要是再不下来办法,城守备也扛不住了。”

太子被关进牢里,一边是秦国皇帝咄咄逼人要个交代,一边是文惠帝对自己唯一的嫡长子依依不舍,苦的却是百姓。

“这个年关不太平。”罗凌跟着摇头:“不管什么结果,定京只怕要生乱。”

二人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忧心忡忡。

沈丘道:“别提这个了,昨日我听娘说,妹妹的亲事得重新开始考虑。虽然太子那头暂时不必担心,可局势越乱,就越有人要拿沈家做筏子。妹妹身份特殊,难免引人觊觎,如果不早些将亲事定下来,未来反而不好。”

罗凌闻言,却是愣了一下,还未说话,就听见沈丘道:“表弟,你是怎么想的?”

“我?”罗凌的脸微微一红:“我的想法,表哥不是早就知道了么?”

沈丘“嗨”了一声,一手揽上罗凌的肩膀,道:“你好歹也是个练武之人,跟着舅舅又是在军里长大,怎么说起这些来倒像是那些个酸腐文人一样。”他道:“我看你什么都好,就是脸皮儿薄。这等事情,你不去与妹妹说,莫非还要妹妹主动来找你不成?”

罗凌有些尴尬的笑。

沈丘谆谆善诱:“我妹妹的性子,表面上瞧着温和柔顺,其实骨子里最是骄傲倔强。若是你想着妹妹主动来找你,怕是不用想了。男子汉大丈夫,喜欢就是喜欢,直接去就是了。虽然你打不过我,”沈丘有些挑剔的看向罗凌:“不过眼下时局不同,勉强也够格,你若是当我的妹夫,我也认了!”

沈丘说的豪气,罗凌却越发赧然,他道:“这也要表妹同意才行……”

“你都不说,妹妹怎么知道你的心思?”沈丘一瞪眼睛:“旁的不说,首先你得找个时机跟妹妹说明白,你是怎么想的。表弟,我也就照实跟你说了,苏明枫那人,从前有病,我不喜欢,冯子贤,啧啧,上次他们冯家害的妹妹差点丧命,这也不提了。说来说去,倒是你还不错。”

“多谢表哥。”罗凌笑道:“若是有机会,我一定……”

沈丘还想说什么,却见一匹骏马突然至街道另一头奔过来,那骏马毛色光滑,即便在傍晚昏暗的街道上亦是夺目,从来英雄爱良驹,沈丘和罗凌不由得被那骏马吸引了目光。

马上的人也英武,远远瞧着便是风姿出尘,那人在临近沈丘二人的时候,突然勒马汀,骏马前蹄扬起,上头的人却坐的极稳,显然马术超群,漂亮极了。沈丘不由得喝了一声:“好!”

马上的人道:“沈少将军。”

沈丘一愣。

但见那骏马之上端坐着一人,华贵紫金流袍在灯笼光下越发流光溢彩,身姿欣长挺拔,面上戴着银质的面具,露出姣好的轮廓。下巴光洁,薄唇微翘,一双眼睛自上而下看过来,便是几分似笑非笑的风流。

“睿王殿下!”沈丘和罗凌连忙朝此人作揖。他们都在朝朝贡上见过睿王的,晓得这一身打扮是睿王无疑。况且这懒散疏狂的气质,也就只有睿王独独一份了。

睿王道:“不必客气。刚以为本王看错了,不想真是沈少将军,就停下打个招呼。”他只是对着沈丘说话,并没有看罗凌。

沈丘有些受宠若惊,这睿王平日里对着文惠帝都是个不放在眼里的性子,竟然会主动与他打招呼?而且说话说得这般客气,沈丘一边暗自警惕对方是不是有什么把戏,一边却有一种自得的感觉。

莫非是他少将军的威名广播,连大凉的睿王都心生追捧?

却没有瞧见罗凌猛地苍白的脸色。

睿王的腰间,挂着一枚平安坠,眼熟的莫名。

------题外话------

罗凌: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心机boy!

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罪

平安坠的纹路非常特别,一眼就能辨认出,罗凌的脸色十分难看,他问:“敢问睿王殿下……腰间的平安坠从何而来?”

深秋有些诧异的看了罗凌一眼,罗凌是个极有分寸的人,平日里在外头也十分沉稳,可是眼下冒冒失失的问睿王,可就有些唐突了。睿王跟你打招呼,那是睿王心情不错,是你的荣幸,你主动与睿王打招呼,还得看人愿不愿意理你。

没想到今日的睿王却分外给面子,他解下腰间的平安坠,在手里把玩一转,懒洋洋笑道:“这个?是一位姑娘送给我的。”

沈丘:“……”

睿王今日的话说的也太多了吧!这些“风流韵事”为什么要拿在他们两个素昧平生的人面前说。沈丘很是尴尬,有些事情知道的越多死的越早,他可是对睿王的私事一点儿兴趣也没有,罗凌干嘛问这些有的没的。

罗凌的脸色越发惨白,控制不住的死死盯着睿王手里的平安坠。不过睿王只是瞥了他一眼,又随手将平安坠挂在腰间。对沈丘道:“本王还有事,就不与沈将军多说。沈将军日后有空,可以来睿王府坐坐。”他似笑非笑的开口:“本王很想同沈将军切磋一下。”

说罢,一拉缰绳,马儿扬蹄,又蓦地潇洒离去。徒留沈丘二人呆立原地。

沈丘喃喃道:“这睿王莫非是想要拉拢我?”好端端的,睿王为什么要让他去睿王府坐坐?沈丘敢说,只怕睿王都没对明齐的皇子们说过这话?

虽然他的武功的确是出类拔萃,睿王可能是一眼就相中了他的武艺吧。沈丘正沾沾自喜,突然瞧见一边罗凌异常的脸色。觉得有些奇怪,就问:“表弟,你怎么了?身子不舒服?怎么脸色这么难看?”

罗凌回过神,勉强笑了笑:“没什么,回去吧。”

“好nad1(”沈丘又望了一眼睿王消失的街道尽头,道:“看来睿王还是挺喜欢那姑娘的,竟将定情信物随身挂在腰间,也不知是哪家姑娘有此荣幸,只怕做梦都要笑醒了。”

沈丘心大,却没有发现,回去的路上,罗凌的步子都是踉跄的。

好似受了什么极重的打击。

……

果然如众人所料,皇甫灏在明齐遇刺一事,终归是牵连了许多麻烦。太子一派的人虽然一直在为太子伸冤,可刑部那头一直迟迟没有动静,似乎要将太子天长地久的关下去一般。

文惠帝的这个举动,也让朝臣开始有了新的打量。人走茶凉,太子一入狱,有些人看势头不对,转身就投入了别的皇子门下。朝廷格局再次生出改变,这是后话,不提。

夜里风寒,白日里和罗潭二人出门置了过年要买的布料,罗雪雁说她们两个都是大姑娘,衣裳要多做几套,几乎是逛遍了整个定京城。等回到府中时,饶是沈妙扛得累,也觉出几分疲乏。

让惊蛰和谷雨去放好水,沈妙洗澡出来,就瞧见屋里多了一个人。

谢景行回头的时候看见的就是沈妙穿着中衣,一手拿帕子绞着湿漉漉头发的模样。

少女如今同两年前不同,虽然身量仍旧娇小,却如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青涩却又芬芳。中衣宽大微微湿润,似乎可以透过外头瞧见里头窈窕的身材,而灯火摇曳下,她唇红齿白,眼睛似乎都蒙上了一层水雾,头发黑而湿,贴着脸颊,越是往下,越是能瞧见若有若无的雪白……。

谢景行别开眼,沈妙还没反应过来,就见一件厚实的披风兜头朝她扔来,差点没将她撞个趔趄。待抱紧了披风,沈妙怒道:“你干什么?”

“穿上。”谢景行皱眉:“着凉可没人管。”

沈妙气急,这人总能把好话说的让人讨厌,不过她也确实觉出些冷来,便又将那披风罩了进来nad2(

谢景行这才回过头扫了她一眼,见沈妙似乎一点儿也不在乎屋里多了个男人,依旧老神在在的继续绞头发,不由得嘴角抽了一抽。

也勿怪沈妙没这份心思,她前生爱慕傅修宜,不过从头到尾都是一厢情愿,两情相悦都没有过。傅修宜对她做戏的时候,最多也不过是感谢和尊重。至于那些让人面红心跳的画面……没有。再后来她就是皇后了,每日做的最多的就是面对着宫里千娇百媚的佳丽三千,见的最多的是太监,因此倒也没觉得自己这副模样有什么不妥。

她一边绞着头发一边走过来坐下,见谢景行若有所思的打量自己,不知道为何脸上一热,就问:“看什么?”

“还以为你一直不会害羞。”谢景行懒洋洋道:“还好,总算放心了。”

沈妙莫名其妙。

谢景行支着下巴,打量着她问:“找我干什么?”

今日是沈妙让从阳想法子把谢景行给叫过来,反正屋里有个传信的人,不用白不用了。不过从阳倒也真是好用,现在谢景行不就来了?

沈妙停下绞头发的手,踌躇了一下,才问:“裴先生许久没有给我回信了,你替我打听一下定王府,是不是裴先生出事了?”沈妙说出“裴先生”三字的时候,还有些犹豫。她没有主动对谢景行说过裴琅的事情,可是以谢景行的手段,怕是早就将裴琅和她的关系摸得一清二楚。裴琅从前隔三差五都会给她送信,传递定王府的一些事,这些日子却没有信传来。沈妙猜想是出事了,若没有谢景行,她就直接去找沣仙当铺了,既然有谢景行,季羽书和谢景行是一道的,就直接托付给谢景行好了。

闻言,谢景行目光顿了一下,意味深长的看向她:“裴琅?”他淡淡道:“你很关心他nad3(”

沈妙皱眉:“我不是过河拆桥的人。”就算她对裴琅前生有再多不满怨言,今生裴琅到底是与她站在一边的,她做不出来背信弃义的事。

谢景行漫不经心的点头:“好啊,我替你打听。”

沈妙:“……”为什么觉得谢景行只是随口敷衍的客套话?

两人默默无语,气氛有些尴尬,沈妙岔开话头,问:“听闻太子还没被放出来,宫里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谢景行扫了她一眼,道:“不用担心,太子就快完了。”

沈妙一愣:“什么?”

“秦国皇帝已经给老皇帝下了最后威胁,若是不处理太子为皇甫灏报仇,就会出兵攻打明齐。”谢景行盯着茶杯里的茶叶浮沉,语气听不出喜怒:“这个关头,老皇帝不敢冒险。”

沈妙道:“已经下了最后威胁么,难怪……。不过,”她抬起头看向谢景行:“这话说的这么快,想来秦国皇帝也没有调查过其中的应由,这是笃定要太子当替罪羔羊了?为什么,难道他就不想抓到杀死自己儿子的真正凶手?”在沈妙的想法里,虽然已经猜到是这个结果,却也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毕竟死一个人可不是一件小事,再怎么说秦国皇帝都要查一查,再怎么说,文惠帝和对方都要僵持一段时间。

谢景行挑唇一笑:“天真。”

沈妙:“……。”倒是许久没有人说过她天真了。

只听谢景行道:“皇家只重结果,真相是什么不重要,毕竟皇甫灏不可能死而复生。”他把玩着手里的茶盏,淡淡开口:“秦国折了一个太子和公主,秦国未必就没有别的合适皇子,只是秦国现在的朝政因为此事一定很乱。秦国提防明齐,自然也要明齐付出一样的代价。”

“不管太子是不是杀人凶手,但是太子必须死。”谢景行唇边的笑容凉薄:“只有太子死了,明齐和秦国才算扯平。”

沈妙心中微微吸了口凉气。

谢景行的话的确无情,却也撕开了蒙在表面上那层鲜艳的布。明齐和秦国本来国力不相上下,如今秦国失去一个太子,皇子间的夺嫡只怕会因此更加惹得朝政混乱,明齐若是好好地,反而让人愤怒了。

不管怎么样,一个身在泥沼的人第一反应并不是想法子自己爬出来,而是要扯着身边的人一起滑进去。所谓同甘共苦的同盟,不外如是,以利益捆绑在一起,也以利益精打细算。

文惠帝只怕也已经看清了这一点,所以很快,太子就会成为平衡这场不公平的砝码。明齐多了一个太子,就把太子抹去。

纵然再如何不舍,可为了天下江山,能舍得,都要舍得。

沈妙沉默不语。

谢景行却笑:“一箭双雕,你做的不错。”

沈妙道:“我只是负责想,你才是功臣。”

这出戏是沈妙想出来的,谢景行负责将它完善的更好,谢景行的人能人异士众多,这其中,计算太子和皇甫灏不一样的路程,时间掐的准点,以及演戏演的恰到好处,都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完成。

沈妙以为,还是谢景行的功劳最大。

谢景行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又说了一会儿话,沈妙的头发也干了,困得打了两个呵欠,谢景行见状,就打算离开了。

临走的时候,沈妙突然叫住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荣信公主最近有没有找你?”

“没有。”谢景行挑眉。

“那你……打算如何?”

谢景行头也不回的掠出窗口,扔下三个字。

“不如何。”

……

沈冬菱和王弼被关在监狱的最里间,文惠帝也不知是不是故意为了以示公平,不是胡乱抓人,并没有动王家其他人。

可这并不代表情势就好了多少,员外郎府只有王弼这么一根独苗,若是王弼出了差错,只怕王家也就完了。

来往的狱卒才不对这二人报以好脸色呢,这大牢里关过多少位高权重之人,一朝失势满盘皆输,再说员外郎又不是什么大官儿,不值当给什么好脸色。

沈冬菱难堪极了。

前些日子她怀揣着日后飞黄腾达的美梦,却不想如今是个这样的结局。原先在富贵安逸的时候,她和王弼相敬如宾,和和美美,然而一旦出事,精明的王弼和同样精明的沈冬菱,那些掩藏起来的裂痕和矛盾就暴露出来。

王弼指责沈冬菱,毕竟品香这个主意是沈冬菱出的。谁知道眼下却将他们二人都葬送在牢里。王弼不是傻子,既然连太子都还没被解救出来,他们的反应又能好的到哪里去?最重要的是,太子好歹是储君,还会有皇后为他奔走。王家除了无法暴露于世人面前的银子,还有什么?

沈冬菱只得为自己辩解,她怎么晓得皇甫灏会莫名其妙的死了,这件事就是个阴谋。有人要算计太子反将他们二人也算计了进去,沈冬菱是无辜的。

今儿个却有狱卒来,为他们送的饭和往日不同。

那饭菜非常新鲜,里头甚至夹杂着肉,沈冬菱还有些欣喜,这些日子他们吃的牢饭动辄都是馊了的,要不就是又干又硬难以入口,乍然一见这么丰盛,他还有些惊喜,问道:“大哥,这是给我们的?”

那狱卒瞧了她一眼,古怪的笑了一笑,道:“是,给你们的。”

王弼却是猛地意识到了什么,神情变得难看,他问:“大哥……这是什么意思?”

“呵,总算有个明白人。”那狱卒又道:“吃完这最后一顿,好上路吧。”

沈冬菱手里的筷子“啪嗒”一声掉了下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倒是王弼,一屁股跌坐在地上,似乎早已料到,仿佛瞬间被抽空所有力气,再也站不起来了。

“大哥,这是怎么回事!”沈冬菱却猛地激动起来,似乎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声音都扭曲的有些尖利,她问:“我们什么时候能放出去?我们是被冤枉的?秦太子遇刺真的和我们无关。都关了这么久,事情还没弄清楚么?什么时候才能放我们回家?”她说的又快又急,仿佛这样就能驱散心中的恐惧一般。

王弼还是第一次瞧见沈冬菱这般失态的模样,他看着沈冬菱,呆呆的没有说话。

那狱卒被沈冬菱叫的眉头直皱,退后两步才不耐烦道:“别说你们了,就连太子殿下都都被定了罪,你们又说什么无辜?”

王弼怔住,问:“太子殿下认罪了?”

狱卒鼻子里“哼”了一声,道:“可不是么,不管是不是冤枉的,你们能同太子殿下一块儿,也算是你们的福气。再说了……”狱卒笑的有些恶意:“便是你们这头无罪,王家买卖私盐也不是小罪。”

王弼身子一颤,强自颤抖着问:“这……这又是如何得知?”

“我怎么知道?”狱卒摆了摆手,不耐烦道:“外头都这么传言的。”他又瞧了一眼王弼,道:“听闻派人抄王家的时候,王家的金银都是用箱子往外抬,足足抬了一个晌午!既然享过富贵,这辈子也就不亏,王公子也别想其他的了,安心吃了这碗饭,来世投个好人家。”

沈冬菱一颗心直往下沉,若说是之前还有一丝侥幸,那么私盐的事情一旦被抖出来,那她和王弼真的是一条活路也没有了。

如今国库空虚,文惠帝尚且不够富裕,而王家却做着买卖私盐的勾当,富得流油,不狠狠惩戒一番如何甘心,眼下王家既然已经被抄了家,只怕王家人一个都跑不了。

沈冬菱只觉得天旋地转,她千方百计和沈玥换亲,为自己筹谋了这么一桩亲事,对于王家,她也是极为满意的。王家虽然算不上权势滔天,可有了银子,吃穿不愁,日子总会越过越好。可是如今怎么就锒铛下狱,怎么就富贵过眼烟云了呢?

她不甘心!

如果不是她为王弼出这个主意,是不是就能躲过一劫,皇甫灏不会死,太子不会被冤枉,他们也不会成为无辜的牺牲品。她为什么那一日鬼迷心窍想着要去算计沈妙?明明晓得和沈妙作对的人最后都没有好下场,为什么还要自己亲自去撞得头破血流?

沈妙?对了,沈妙!

这件事弄到如今这个田地,一定是沈妙在背后动的手脚!

沈冬菱忽而福至心灵,她从自己腕间褪下一个镯子,她的首饰在进了牢狱之后打点狱卒都用的差不多了,这个镯子是过门那日王夫人给她的,贵重的不得了,几乎可以在偏僻的地方买个铺子了。她将那铺子塞到狱卒手中,急切道:“劳烦大哥帮我个忙,找到我五妹妹,替我传个信儿,就说我有话要与她说。”她又恳切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还望大哥帮帮我最后一回。”

她本就生的好看,这么做楚楚可怜姿态,又泪盈于睫,狱卒倒还真心软了几分。将那镯子接过,道:“既然如此,就帮你一回。不过,我只负责带话,沈五小姐来不来,却不能保证了。”

沈冬菱连忙道谢。

王弼冷笑一声,表情有些疲惫,也不知是在嘲笑自己还是嘲笑沈冬菱,他道:“难道你以为沈妙会来救你么?”

“会不会来我不知道。”沈冬菱一改面对狱卒时候的柔弱,神情确有几分狠辣:“若是她愿意救我,伏低做小,我也不怕对她服软。可若是她无心救我,凭什么沈家就大房能安然无恙的活下去。既然是一家人,自然应该有难同当才对。”

就如沈冬菱所想的,狱卒果真将她的话带给了沈妙,不过沈妙倒也干脆,直接将话头打断,表明自己不愿意去。还让惊蛰封了一个沉甸甸的荷包给狱卒。

沈家如今整个府邸都已经不在,唯有沈家大房还如铜墙铁壁一般矗立在定京城。两年前沈信被贬职赶离定京城,不想两年后竟会再次归来,不仅如此,比起两年前,沈信的态度更为强硬,不再是一味谦和,却又让人抓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