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节(1/1)

,有些不放心道,“伯爷,石崇海是只老狐狸,您一定要小心。”

“再狡猾的狐狸,也都长了尾巴,”容瑕接过信件,随后放进一本看起来极不起眼的书中,“王先生这一年辛苦了,先好好下去休息几日。”

“为伯爷采买喜爱的书画,乃是属下之责,不敢居功。”

容瑕让人带王曲下去沐浴更衣,又给他准备舒适的屋子,让王曲体会到回伯府的温暖。

夜色即将降临的时候,杜九匆匆赶回了府,见到容瑕行过礼后,第一句话便是:“伯爷,王曲回来了?”

容瑕点了点头,沉吟片刻道:“撤回我们布置在谢家的人,谢家已经是日落西山之兆,随他们去吧。”

谢家两个儿子,一个废了官职,在牢中待了一两月,性情阴郁流连酒馆;一个伤了眼睛,暮气沉沉,就这般随他们反而是好事,若是打压太过,反而有可能引得狗发急跳出墙。

二月即将过去,三月即将到来,就在漫山遍野桃花盛开之时,京城里的贵族男女都骑上马儿去郊外踏青,石飞仙作为才貌双全的贵女,自然也与一些才女结了诗社,闲暇之余便在一起作诗评画,她与另外几个颇有才名的贵女,又被京城读书人封了一个雅号,那便是竹林六仙子。

因为她们的诗社就建在一片竹林中,所以这个雅号便由此而来。

本来这次聚会,仍旧是她们这些姑娘自娱自乐的好时光,但不知哪家不懂事的贵女,说出了一句让全场气氛都僵硬下来的话。

“你们知道成安伯的未婚妻是谁吗?”

作者有话要说:  石飞仙:不,我不想知道!

第66章

石飞仙笔下一歪,梅花枝头便多了一条丑陋的枝丫,她放下笔,接过婢女递来的手绢擦了擦手,淡淡开口道:“今日本是我们之间小聚,何必提不相干的人。”

“是、是啊,管他是谁,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一位依附于石家的贵女笑着打圆场,“还有两盏茶时间,你们的画若是还没作出来,放心受罚哦。

“哎呀,你们谁拿了我的笔?”

“我的颜料呢?”

贵女们顿时都慌张起来,似乎真的心系她们手里的画,害怕受罚般。

一个站在角落里的女子小弧度地翻了个白眼,石飞仙这会儿装得这般清高,心里指不定恨成什么样子,谁不知道她对成安伯有意思?

任你觉得自己美若天仙还是才华过人,别人不喜欢就不喜欢,难不成还能逼着人娶?若是别人便罢了,成安伯是他们石家能够随意拿捏的么?

“姚小姐,你画的这是什么?”一位姑娘凑过来看了一眼,有些不解地问,“斗鸡?你怎么画这个?”最奇怪的是,这只鸡的毛还乱七八糟,就像是被斗败了般。

“随便画着玩儿,”姚菱眼睛就像两枚杏子,看起来有些娇憨,“你不觉得这个也挺有意思?”

她的同伴不解地摇了摇头,对姚菱这种奇怪审美无言以对。

姚菱是她们这些人中年龄最小的,她的父亲乃户部尚书姚培吉,所以即便她之前一直养在外地,最近才回京城,也没有谁敢给她脸色看。加上姚培吉本事擅画之人,姚菱继承了他几分风采,所以年仅十四的她,最近已经有了几分名气。

“什么花啊草的,都是死物,什么出尘灵透都是我们这些庸人自己附加给它们的,”姚菱在斗鸡身边增添了几片飘落在地的羽毛,顿时这只鸡便更加鲜活了,“我爱画活物,犹爱鲜活的人。”

“罢了罢了,你这满嘴的道理,我横竖是说不过你。”

姚菱笑了笑,没有再多言。

石飞仙偏头看了眼姚菱,微微垂下眼睑,掩饰了眼底的阴霾。不知道为什么,她并不太喜欢这个姚家的小姑娘,虽是姚府嫡出小姐,但是说话做事却像是乡野小地来的人,若不是父亲现在还需要姚培吉的支持,她根本没法与这种人待在一起。

心情烦躁,她作画的时候也难免带出了几分,所以画出的梅花便显得有些阴暗。

离石飞仙比较近的李小如往旁边躲了躲,偷偷让墨汁溅落在自己画好的梅花上,让这幅画看起来不那么好看以后,才在心底暗暗松一口气。

“嘎!”

一只肥硕的麻雀忽然从林中掉落,在诸位贵女还在愣神中时,两位护卫从林子里跑了出来,捡起了地上的麻雀。

守在亭外的护卫们警惕地看着这两个突然冒出来的男人,手放在了刀柄上。

气氛一顿变得很紧张,直到一个熟悉的人影走出来。

“看吧,小屁孩,我就说你技术不行,”班婳拿过护卫手里的麻雀塞给身后的小孩,“这才叫准头,懂不懂?”

李小如看到班婳身后站着的小男孩时,扔下画笔就朝班婳跑去。

“见过福乐郡主,”李小如小心翼翼地挡在小男孩身前,“舍弟不懂事,给郡主添麻烦了。”

“可不是添麻烦了么,”班婳单手叉腰,“这小屁孩拿着弹弓四处乱射,差点惊了我的马,若不是我反应快,就要从马背上摔下来了。”

“啊?”李小如一脸绝望地看着自家弟弟,弟啊,你这是走了什么运,才招惹上这位煞神?

“这小破孩儿还好意思说自己是神射手,”班婳得意地看着李小郎君,伸手在他额头上点啊点,“喏,我已经办到了,你该履行承诺了。”

李望从小在李家娇惯着长大,要星星不要月亮的主,这会儿任由班婳戳来戳去也不吭声。

李小如惊讶地看着自家弟弟,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半晌,李望才哼哼唧唧地小声道:“老大!”

“大声点,我没听见!”班婳双手环胸,丝毫没有自己在欺负小孩的罪恶感。

“老大!”李望从李小如身后走出来,脸红红地站到班婳面前:“愿赌服输,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小弟。”

李小如:……

“见过郡主,”石飞仙走了过来,低头温柔地用手绢擦了擦李望被班婳戳过的额头,对班婳行了一个福礼,“郡主,李小郎君还是个孩子,有什么事我代他向你道歉,看在他还是个小孩子的份上,就不要跟他计较了。”

李望看了眼班婳,往旁边挪了挪。

“孩子?”班婳挑眉,“若是他今天用弹弓伤到人,难道别人就会因为他是孩子,不会怪罪到李家?”

李小如捏了捏裙角,小声道:“福乐郡主教训得是。”

石飞仙偏头看了李小如一眼,沉着脸没有说话。

“早知道石小姐温柔善良,但我这会儿在教自己的小弟,怎么算欺负?”班婳把李望拎到自己身边,对他抬了抬下巴,“来,来跟石小姐说说,大姐与小弟是什么关系?”

“做了大姐的小弟,要替大姐牵马、提裙、跑腿,并且要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李望挺了挺胸脯,“我是男子汉,说话肯定算话。”

李小如内心几近崩溃,弟弟啊,你不要看这位班郡主长得漂亮,就觉得她是天仙,人家可是连探花说抽就抽的人,你毛都没有长齐,做什么男子汉。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弟弟第一次露出这般有担当的模样,李小如竟是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或许在她的内心里,班婳并不是一个蛮横不讲理的女人,弟弟跟着她受点磋磨,也许……也许是好事呢。

石飞仙本是想帮着李家姐弟说话,谁知道大的胆小如鼠,小的蠢笨如猪,甚至还害得她丢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脸。她看了眼李家姐弟,笑容有些淡淡,“既然李小郎君是自愿受班郡主欺负,那便是我多管闲事了。”

“大姐教训小弟,那算欺负么?”班婳最不爱听别人绵里藏针的话,一般这种时候,她就比较直接。

“不算!”李望耿直地摇头,“这叫磨练。”

石飞仙笑容变冷,李家怎么教的孩子,这般不识趣?

“郡主,你怎么会到这里来?”石飞仙看了眼身后的小姐妹们,“难道郡主也对诗画起了兴趣?”

她今天约好跟容瑕一起去看孔雀,哪知道遇到这个拿着弹弓乱弹的小屁孩,就出手让这小屁孩见识了一下什么叫真正的弹弓神技,容瑕还在林子外等她呢。

“石小姐不要取笑我了,谁不知道我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不通,”班婳把李望拎回李小如身边,“这孩子我还给你了,回去好好教,别让他惹事,到时候真出了事,就来不及了。”

“谢郡主提醒。”李小如真心实意地朝班婳行了一个礼,“待回去以后,一定会让家人好好教他。”

“那行,我也该走了。”班婳转头就见容瑕走了过来,以为是自己让容瑕等得太久,心中十分愧疚,竟让美人苦等,实在是罪过。

当然,半月前她还心安理得的让容瑕等她小半个时辰的事情,被她自动忽略了。

再美的人,也不能影响她睡美容觉,除开这个时候,她对美人还是很怜惜的。

容瑕见班婳向自己跑过来,担心她被地上新长出的竹笋绊倒,加快步伐走到班婳面前,“时辰还早,不急。”

班婳朝他展颜一笑。

“容伯爷?”石飞仙震惊地看着容瑕,又看了看他面前的班婳,脸上的笑容再也绷不住,整个人惊骇的瞪大眼,仿佛不愿意相信眼前的这一切是真的。

“石小姐。”容瑕表情淡然地与石飞仙见了一个礼,低头看了眼身边的班婳,笑着道,“在下与未婚妻打扰了诸位的雅兴,请各位小姐见谅,我们这便告辞。”

“未婚妻……班婳?”石飞仙指甲掐进肉里,脸上的表情似哭似笑,显得格外地怪异,“原来容伯爷的未婚妻,竟是班……福乐郡主,不知二人定下的婚事,小女子之前竟是半点不知情。”

“我与容伯爷的婚事,为何要让你知情?”班婳扭头看她,“这与你有何干?”

这是要当着她的面挖墙脚?

“我问的不是你,”石飞仙冷笑,“郡主你不必如此在意。”

班婳挑眉,以看智障的眼神看着石飞仙,“你问我跟容伯爷何时订的亲,又说不是问我,难道是当着我的面,问我的未婚夫?”

正在作画的贵女们纷纷放下手里的笔,好奇地看着亭子外的一幕。

“哒!”一滴墨水溅在纸上,毁坏了整幅画,但是姚菱却半点都不在意,她一双眼睛犹如被定住了般,愣愣地看向外面。

好美的人,她以前见过的男男女女竟都是浊物,唯有眼前这个人,才是天上的皎月,人间的尤物,若是能时常见到这个人,为其作画,便是给她万金她也不换。

“姚姑娘,姚姑娘,”她身边的拉了拉姚菱,见她脸上竟露出痴痴地笑意,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一声。

完了,八成又是被成安伯迷住了。

古有红颜祸水一说,这成安伯简直就是蓝颜祸水,姚姑娘这般年龄的小姑娘,哪里能受得起这般出众人物的吸引?

可惜君已有未婚妻,若是再去纠缠,就太难看了些。

只是没有想到,成安伯的未婚妻竟是班婳,这实在是……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石姑娘,”容瑕脸上的笑容散去,“福乐郡主的话,便是在下的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  婳婳:恕我直言,在座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第67章

众所周知,成安伯行事十分有礼,待人接物时几乎从不让人感到难堪,这也是他吸引诸多女子的原因之一。&乐&文&小说

李小如惊诧地看着容瑕,似乎不敢相信这样的话是容瑕说出来的,她张大嘴,扭头看到石飞仙脸色十分难看以后,拉着弟弟就往亭子里走,直觉告诉她,参与进这件事对她没有好处。

然而她退回去,并不代表其他人不想看热闹。

石飞仙在京城里有这么大的名气,一半是因为石家善于经营,一半是因为部分才子的吹捧。一个长得好,又有才气的女子,在那些自认清高的读书人眼里,自然是吹捧了又吹捧,以至于石飞仙也养成了目下无尘的性子。

便是容瑕这般的人物,也有郎君讨厌他,更不用说石飞仙。

在场这些贵女在石飞仙面前做小伏低是一回事,心里究竟是怎么看她的又是一回事。去年艾颇国的王子把班婳认成了大业第一美人,一口一个石小姐的事情,不少人可是在私下乐了很久。

人性本就是很复杂的一种东西,会有怜悯,会有善良,也会有嫉妒与恶意,世界上不会有完美的人,如果有那一定是圣人。但是每日里锦衣玉食,仆侍成群的人,又有多少能真正成为圣人?

几个贵女装作关心石飞仙的模样走到她身后,即便她们掩饰得很好,班婳仍旧看到了她们眼里迫切想要看热闹的心愿。

石飞仙现在没有心情去管别人怎么看看待自己,她全副身心都放在了容瑕身上,一张脸白得吓人。

看到石飞仙的脸,班婳干咳一声,心里有些发虚,她该不会把人给气疯了吧?

眼看着石飞仙脸色变来变去,由白变红,由红变青,最后两行清泪滑落她的脸颊。

一个是楚楚可怜的女子,一个是表情冷漠的郎君,无声的哭泣便是最大的控诉,任谁瞧见都会以为容瑕是个负心郎。

“容伯爷竟是如此薄情,是小女子痴心妄想了,”石飞仙草草地向容瑕行了一个福礼,“是我自讨没趣,告辞。”

石飞仙转身就走,并且带走了石家的护卫,顿时守在亭子外的人便少了小半。

贵女们面面相觑,她们以为石飞仙会跟容瑕或是班婳起争执,没想到竟是失魂落魄地离开了,这是个什么意思?

李小如双手搭在弟弟的肩上,心里隐隐有些担心,石飞仙这副受了委屈的模样回城,也不知道过几日以后流言会变成什么样?她扭头去看其他几位小姐妹,发现她们的脸色同样有些怪异。

“等一下。”班婳叫住已经走出十几步远的石飞仙,示意班家的护卫去把人给拦住。站在容瑕身后的杜九看了眼主子的脸色,见他食指动了动,也带着几个护卫跟在了班家护卫身后。

“福乐郡主,你还想怎样?”石飞仙哭得梨花带雨,她声音颤抖地看向班婳,“你不要欺人太甚。”

“我没想做什么。”

与神情激动的石飞仙不同,班婳的表情格外冷静,她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视了一遍:“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有些话还是说清楚比较好,石小姐这副模样出去,不知情的还以为我对你做了什么过分的事情。我虽然不在意别人怎么看我,但这并不代表我愿意听一些闲话。”

石飞仙眼睑颤了颤,没有说话。

“若是今天过后,我听到什么不合时宜的话,那我也只能把今天的事情讲给别人听一听了,”班婳嗤笑一声,“毕竟石小姐心善,总是关心其他人的婚事。”

石飞仙面色一白,她不是傻子,自然听得懂班婳的话。容瑕与班婳乃是订过亲的人,若是班婳在外面说三道四,外面自然会有针对她的闲言碎语。若是其他人,为了两家人的脸面,也不会把事情闹得太僵,可是班婳不一样,班婳就是一个二疯子,她做事从不顾忌后果,根本不会给石家面子,也不会给她面子。

其他贵女静静地看着石飞仙被班婳挤兑,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开口,即便是依附于石家的贵女,这会儿也不敢站出去得罪班婳。人家连石飞仙的面子都不给,她们又算什么呢?

“郡主想多了,”石飞仙冷笑一声,斜睨着班家的护卫,“让开!”

班家护卫没有理她,只是转头看班婳。这些亲卫都是班婳很小的时候,老静亭公亲自替她挑选的,所以对班婳十分忠心,除了班婳的命令谁都不听。

“石小姐明白这个道理就好,”班婳抬了抬下巴,护卫们立刻退开,给石飞仙让出了通道,“闻石小姐得了一本很稀罕的诗集,诗集得来不易,石小姐可要护好了。”

石飞仙全身一僵,双眼避开班婳的眼神,匆匆地转身离去。

目送着石飞仙身影消失在竹林外,还留在原地的贵女们有些尴尬,她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缓缓地回过神来,开始向班婳与容瑕告辞。

班婳讲究冤有头债有主,所以面对这些娇娇俏俏的小美人,态度还是很友好的,笑眯眯地跟她们告别以后,还看到一个圆脸小姑娘时不时回头偷偷看这边。

见到这小姑娘的模样,班婳忍不住笑出声,那个小姑娘似乎察觉到自己偷看的行为被当事人发现了,顿时面红耳赤的扭头就跑,仿佛班婳是个吃人的大怪兽一般。

班婳:……

她明明长着一张美人脸,为什么这小姑娘吓成这样。

“郡主,”李小如牵着李望走到班婳面前,对她福了福身,“告辞。”

“慢走。”班婳回了一个笑给她。

李小如忍不住也跟着笑了笑,低头摸了摸弟弟的头顶,转身就要走,哪知道弟弟却挣开她手,走到班婳身边道:“大姐,我过几日能去找你吗?”

李小如担忧地看着弟弟,福乐郡主不过是几句玩笑话,可是弟弟还小,哪里懂得这些?

“行,”班婳一副大姐的模样点头,“等你来了,我教你骑射功夫。”

李望眼神亮了亮,重重地点头,“嗯!”

李小如欲言又止地看着班婳,直到李望走到她身边后,她忍不住道:“郡主,你……近来多加小心。”

她跟在石飞仙身边好几年,石飞仙表面上是个温和的性子,然而实际上十分记仇,班婳今天这么伤她的颜面,石飞仙定会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班婳挑眉,有些奇怪地看了李小如一眼,随后笑道:“多谢提醒。”

等李家姐弟也离开以后,班婳看着空荡荡地竹林,对容瑕道:“这下安静了。”

容瑕对她笑了笑。

“走吧,看孔雀去。”班婳神清气爽地往竹林外走,这种吵架的时候占上峰的心情,犹如打了胜仗一般,足以让班婳乐上一个时辰。

班家别庄的孔雀养得很好,而且还很自恋,随便用个花俏的东西逗乐一番,几只雄孔雀便争先恐后地开起屏来,如果不从它们屁股后面去看的话,孔雀确实是十分美丽的生物。

回去的路上,班婳看着山间田野中冒出一缕缕绿意,路边还有花朵怒放的桃树,她忍不住道,“只要看着这样的美色,都会让我觉得,活着真好。”

容瑕惊讶地看着她:“婳婳正是如花般的年纪,怎会有这般感慨?”

班婳笑了笑没说过,清风吹起她鬓边的碎发,让她整个人都柔和起来。

容瑕顺着她的目光看向远方,在远处的山腰间,一簇簇粉红妖娆的静立着,像是粉红的烟霞,带着朦朦胧胧的美。

然而几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却打破了他们的兴致,不知道这些乞丐是从哪里走出来的,他们衣衫褴褛,脸又瘦又脏,一个女人手里还抱着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毫无动静地躺在她怀里,不知道是睡着了还是饿得晕过去了。

这几个乞丐看到容瑕与班婳,双眼顿时变得极其明亮,就像是在黑暗中行走了很久很久的人,久到他们快要放弃时,终于找到了前方的一缕亮光。

噗通。

抱着孩子的女人坐在了地上,张开嘴嚎啕大哭,不知是兴奋还是难过。

班婳看着这几个乞丐在官道上又哭又笑,扭头去看容瑕。

容瑕给杜九打了一个手势,让他去询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若是京城的乞丐,应该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直接在官道上行走。

按大业律,未经允许,普通百姓不可在官道上行走,违者徒一年,罚银十两。

班婳掏出一个装零嘴的荷包,递给身边的护卫,指了指那些状若疯癫的乞丐。

抱孩子的妇人拿到荷包,朝班婳磕了一个头,便急切地拆开荷包,因为她动作太急,荷包里的东西掉了两样在地上,她捡起来就往嘴里塞,然后又从荷包里拿出一块糕点递到半昏不醒的孩子嘴边。

就在班婳以为这个孩子不会张嘴吃东西时,这个孩子竟然张开了嘴,他的嘴张得很大,那样式不像是在吃糕点,而是在啃一头牛。

“伯爷,郡主,属下问过了,这些人是从齐州逃难而来,”杜九表情有些凝重,“他们说,齐州爆发了很严重的雪灾,死了不少人,他们原本是齐州当地的富户,可是在进京前,被人抢了金银马匹,这是他们的路引。”

现在重点不是这些人的身份,而是齐州雪灾的真假。

若是真的,为什么齐州的官员没有上报?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

第68章

班婳与容瑕这几个自是逃难的乞丐带进了京,把人交给了大理寺。小说

容瑕对班婳歉然一笑:“本来还想多陪你一会儿,没有想到会遇到这种事,我恐怕还要进宫一趟。”

班婳点了点头:“正事要紧,你随意就好。”

容瑕骑在马背上,目送着班婳走远,对杜九道:“齐州知府是石家的人?”

杜九点头:“齐州知府是石夫人的娘家子侄。”

“齐州知府也算是个心狠手辣的人物,逃出来的难民这么多,被他一路追杀,真正逃到京城的竟然只有这几个人,”容瑕调转马头,“去查一查是谁在背后护着这几个人。”

不然依这家人老的老,小的小,怎么可能成功走到京城来?而且连马匹金银细软都丢了,唯有路引还好好留着,不知道这些人是早有防备,还是下定了决心要来京城告御状?

“伯爷,您现在去宫里,石家那边……”

“人是我带进来的,若我装作一无所知,陛下那里就交代不过了,”容瑕垂下眼睑,掩饰眼底的冷意,“你不必担心,我自有主意。”

杜九知道伯爷向来有主意,便不敢多言。

班婳回去后,就把这件事当做八卦说给班家人听了。

“雪灾?”阴氏皱了皱眉,“齐州离京城并不算太远,当地官员有多大的胆子,才敢掩盖真相?”

去年冬的雪确实比往年更大一些,可是从未听说哪里遭了灾,只有一些官员说着什么“瑞雪兆丰年”,倒与灾祸扯不上任何关系。

“光靠他一个人肯定压不住这么大的事情,”班淮一脸严肃道,“没准他在京城还有同伙。”

“谁?”班恒好奇地问。

“我怎么知道?”班淮一脸理所当然道,“你爹我如果连这都知道,我还当什么纨绔?”

班恒点头:“那倒也是。”

阴氏每次听到父子两人这种对话,就觉得格外糟心,这如果不是自己的夫君与孩子,她甚至觉得多看一眼都嫌烦。

“乖女,你今天就跟容君珀出去看了下孔雀?”班淮怀疑地看着班婳,“看几只孔雀会花这么多时间?”

“我半道上遇到点事儿,跟石家姑娘起了些矛盾……”

“又是石家?”班淮皱眉,“自从严家人失势后,石家人就越来越猖狂了。这会儿太子还没有继位,他家就摆出国丈的架势,我怕他们会给太子带来麻烦。”

班家人齐齐沉默,因为他们都想起,严家人倒霉……跟他们还有点关系。

“石家再猖狂咱们也不怕,”班淮拍了拍桌子,“婳婳,你可不能在她面前受委屈,反正我们家也不用求着石家办什么事。”

“那石家小姑娘瞧着还不错,就是心思太重了,”阴氏摇了摇头,对班婳道,“这样的女孩子若是能想通还好,如若不然,这辈子定会活得很累。”

班恒撇嘴道:“她那已经不是心思重,是心思有问题。她有时候看姐的眼神,挺说摹!?br />

“那我也不怕她,”班婳小声哼哼道,“在我梦里,她跟谢启临还不清不楚,谢启临就是在给她送诗集回来的路上才受伤的。”

“谢启临那个花心独眼狗还跟石家二姑娘有一腿?”班恒叹为观止,半晌才道,“他的真爱不是那个风尘女子么?”

“如果是真爱,又不会把人丢在了外面,自己回来了,”阴氏并不太喜欢听到谢启临此人的名字,“当然是我们眼瞎,替你姐姐找了这么一个未婚夫。”

“母亲,这不能怪你,当初也是我自己同意那门婚事的,”班婳笑着抱住阴氏胳膊,“再说我现在不是换了一个未婚夫么?”

班恒:我的亲姐哎,请不要把换未婚夫说得像是在换一件衣服。

班婳以为齐州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陛下应该震怒,结果几天以后,朝堂上仍旧安安静静,甚至没有任何人提起齐州。

她不懂朝堂,也不懂政治,只是觉得齐州那些死在灾难中的百姓有些可怜。

以前她不懂死亡,可是自从她做了那两个梦,祖母又过世后,她对死亡有了新的理解。

死亡,便是天人永隔,这辈子再也见不到,再也摸不到,只能靠着回忆,一点一点描绘着他的容颜,当时光渐渐离去以后,记忆中的容貌也会变化,褪色,最终只会留下一张模糊的人脸。

她坐在窗户边,望着院子外那棵看起来有些不太精神的石榴树,树匠说刚移植过来的树木就这样,不过这棵树挖出来的时候十分小心,没有伤到主要根脉,所以肯定能存活下来。

阳光穿透树叶,在地上留下斑驳的光点,班婳忍不住回忆起从前,良久后,她对身后的如意道,“如意,明日我要去正德寺上香,你去问问世子,他要不要与我同去。”

如意见郡主神情有些恍惚,担心她心情不好,找到班恒以后,就顺口提了一句班婳神情看起来有些落落寡欢的事。

班恒不放心,便跟着如意一起到了班婳的院子。

“姐,你明天要去寺庙里上香?”班恒走进班婳的房间,在多宝架上取了一个小巧的玉摆件在手里把玩,“我记得你不爱去寺庙啊,说什么寺庙外面还有和尚解签算命,一看就是骗子在抢道士的活。”

“我看不惯骗子和尚,又没说看不惯所有和尚,”班婳嗤了一声,“我还看骗女子感情的儿郎不顺眼呢,难道就是看天下所有男人不顺眼了?”

班恒:……

“好吧,你有理,我说不过你。”

班恒觉得,从小到大他就没有哪一次能说过他姐,都是同一个父母生下来的,为什么他的嘴就那么笨呢?

第二天,班婳难得起了一个大早,把还在睡梦中的班恒拎出来,扔进马车里就出了城。一路上都是繁荣盛世的景象,班婳掀开帘子看着马车外来来往往的百姓,忍不住想,京城还算繁荣,那么其他地方呢?

她摇了摇头,觉得自己想得有点多,这种费脑子的事情,不适合她来思考。

正德寺是京城有名的寺庙,不过由于大业贵族更信奉道教,连带着百姓也更爱去月老庙,送子娘娘庙这些地方,所以正德寺的香火并不太旺盛。

班婳与班恒的到来,让正德寺的和尚沙弥们什么高兴,就连方丈都来亲自迎接了。

虽然说出家人应该四海皆空,但他们现在还没有真正的成佛,还要吃饭穿衣,暂时还是不需要做到全空。

“今日一早老衲便听闻喜鹊在枝头鸣叫,没有想到竟是郡主娘娘与世子大驾光临。”方丈给姐弟二人行了佛教礼,引着两人进大雄宝殿上香,在班婳上香的时候,竟是方丈亲自给班婳诵经敲木鱼,可谓是服务周到。

班家姐弟最喜欢待他们周到的人,所以毫不犹豫地撒了不少香油钱给方丈,方丈更乐了,甚至迎着二人进后院饮茶。

“这茶是老衲带着徒弟亲自去山间采摘的,不算什么好东西,请郡主娘娘与世子莫嫌弃。”

“方丈客气了,”班婳端起茶喝了一口,“我与舍弟都不是讲究人,茶好与不好都是拿来解渴的。”

“郡主好生灵气,竟是看透了世俗,直达本质,”方丈放下竹筒茶杯,念了一声佛,“贫僧见郡主神情虽轻松,眉梢却仍有愁绪未解,不知有何心事,若是郡主不介意的话,可以跟贫僧说说,贫僧长了一双过风耳,左耳进右耳便出了。”

班婳笑着摇头:“来之前,我却又很多心事未解,可是看到方丈,又喝了这杯茶以后,我仿佛又明白了过来。”

“阿弥陀佛,”方丈双手合十,“郡主娘娘若是能明白,亦是好事。人生在世,最难的便是看破,给自己徒添烦恼。”

班婳笑出声:“是啊,有些事只能看破,若是不能看破,便是徒惹烦恼了。”

方丈笑而不言,就像是一个慈祥的长者,让人很难对这样一个人起厌恶的心思。

“叨扰方丈多时,小女子也该告辞了。”班婳放下茶杯,站起身对方丈行了一个礼,“方丈,据说佛家有一种经文,日日诵读可以保佑已亡人来生安康完美?”

“佛渡众生。”

班婳笑了笑:“因为众生皆苦么?”

方丈缓缓摇头:“无苦岂有甜?”

班婳递出两张银票,双手奉到桌上:“那就有请贵寺的高僧们,为众生念一念经文,愿他们来生平安无灾,甜多于苦。”

“郡主娘娘仁善。”方丈笑容慈和道,“贫僧便替众生谢过郡主娘娘了。”

班婳淡淡道:“我不过是伪善罢了。”

“郡主此言差矣,行善便是心善,何来真伪一说?”

在口才甚好的方丈面前,班婳终于明白为什么即使大业很多人都不信佛教,佛教还能传遍大业各地。

大概……就是他们太会说话了,每一句话听着都让人心情愉悦,忍不住再多添一点香火钱出去。

送走班家姐弟后,方丈回到后厢房,敲了敲房门:“伯爷,女香客已经走了。”

一个穿着素色锦袍,腰系玉佩的如玉公子从门后走了出来。他走到班婳方才坐过的石凳上坐下,抬头淡淡地看了眼这个维持着浅笑的光头和尚,没有说话。

“伯爷的未婚妻是个很好的女子,”和尚朝他行了一个礼,却是凡间的俗礼,“恭喜伯爷,觅得如意娘子。”

“我只听过世人恭喜女子觅得如意郎君,此种说法倒是难得。”

“约莫在贫僧眼中,众生平等吧。”

男人闻言轻笑一声,端起那杯已经有些凉的茶喝了一口,“说吧,你请我来是为了什么?”

和尚看着他手里握着的茶杯,笑了笑。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

收藏已经过了四万啦!发一百个红包庆祝一下,先到先得啦~

第69章

“几个月不见,伯爷倒似与往日有所不同了,”和尚取了一套新的竹刻杯,斟上热茶放到容瑕面前,“请慢用。|”

“不必客气,”容瑕拿过茶壶,直接把茶水倒进手里的杯子,“她是你特意引来的?”

“伯爷,贫僧若是有这么大的能耐,又何须待在这座寺庙中?”和尚见容瑕不喝自己倒的茶,伸手拿起那杯茶直接一口喝掉,“福乐郡主今日突然来访,贫僧比伯爷还要惊讶。”

气氛一下子安静下,容瑕看着眼前这个不像和尚的和尚:“我的事情她不知道,日后你在她面前,要谨慎一些。”

“伯爷放心,她于贫僧而言,不过是一位大方的香客而已,”和尚显得有些无赖,“和尚庙的余粮也不多,上上下下几十张嘴就全靠这些有钱香客们养着,贫僧可不敢得罪。”

“行了,在我面前不必说这些场面话,”容瑕放下茶杯,“你究竟发现了什么?”

和尚用手指在桌上蘸了茶水,写了一个贰字。

“全是动人心,这位坐不住了。”

容瑕嗤笑一声:“皇家人本是如此,这并不算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当今更喜欢太子,他自己心知肚明。你今天来,就是为了跟我说这件事?”

和尚长满皱纹的脸上带着宽容的微笑:“伯爷何必着急,就当贫僧找你来论禅谈经好了。”

“我从不信佛,亦不信神,”容瑕轻笑一声,“你想跟我谈什么?”

“贫僧想跟你谈福乐郡主。”

容瑕眉梢微动,没有说话。

“福乐郡主是个难得的好姑娘,但是在贫僧看来,伯爷此时并不是成婚的好时期,”和尚嘴里说着不赞同的话,脸上的笑容温暖如春,“福乐郡主身上带着蒋氏的皇室血脉,对伯爷大业无益。她家看似显赫,却是空中阁楼,并不能帮伯爷太多,贫僧并不太明白,您为何匆匆定下这样一个未婚妻?”

“那么依大师看来,谁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容瑕眉梢的皱纹舒展开,他似笑非笑的看着和尚。

“自然是不成婚,”和尚迎视着容瑕的双眼,“伯爷此刻选择与人成婚,是很不理智的选择。在听闻伯爷竟与班家郡主定亲,贫僧十分惊讶,这不像是伯爷你现在应该做的事。”

“大师作为出家人,又何必考虑这些红尘俗事,”容瑕起身走到一棵杨树下面,“我不希望大师日后叫我来,就是为了谈论这种没必要的事情。”

和尚脸上的笑容渐渐散去,眼神变得严肃起来:“伯爷,你喜欢上这位郡主了?”

站在树下的男人没有回头,亦没有作答。

和尚闭上眼,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是贫僧多事了,但愿伯爷没有后悔的那一日。”

“大师,”容瑕转头看着和尚,“我很感谢大师愿意助我一臂之力,但是有些话我只说一次。福乐郡主是我求来的,即便是不合适,也是我不适合她,与她无关。”

和尚睁开眼,半晌后缓缓摇头:“罢罢罢,既然伯爷把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贫僧自不敢多言。”

容瑕把手背在身后,良久后开口道:“二皇子与严家人暗中勾结在了一起,石家得意忘形,当今心中已有不满,碍于太子的面子而隐忍不发。但是……严家又要复起了。”

春风起,带起早春的寒意,吹遍了整座京城。

就在大家以为石家会成为大业的石半朝时,当今陛下像是突然想起了严家的好处,在朝堂上频频对严晖露出好脸色,甚至有好几件重要的大事都交给了严晖处理。

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严晖这是复宠了。

或许是因为前一段时日受过太多冷落,严晖即便重得帝王重用,亦是战战兢兢,不敢有半分得意,甚至与太子也断了来往。往日严家与太子派系暗中来往,常常为太子出谋划策,但是严家失势的时候,太子并未帮着严家在陛下跟前说好话,甚至在情感上隐隐有偏向班家之势,所以严晖对太子早已经寒了心。

在严晖看来,他对太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太子为何绝情至此?他偏偏忘了,班家也是太子的亲戚,甚至大长公主还是太子真心尊重的长辈,严晖在太子心中的重量,又怎么比得过班家?太子这一次没有跟着其他人一起对严家落井下石,已是违反了太子平日的行为准则,因为在他看来,严家与班家之间的恩怨,确确实实是严家错了。

不过对于严家识趣地远离太子,云庆帝还是很满意的。他想要太子成为一个出色的继承人,又不想让早早脱离他的控制,凌驾于他之上,所以现在刚刚好。

人的年纪越大,就越惧怕老去。

他对太子的父子之情,也变得越加复杂起来。

三月底,太子良娣分娩产下一女,良娣产子后不久便血崩而亡,于是太子第一个孩子便养在了太子妃面下。太子派系的人虽然有些失望这不是一个儿子,但是石家人却松了口气,若是有个庶长子挡在他们前面,对太子妃可不是好事。

洗三那天,班家人因为身上有孝,所以没有进宫给太子贺喜,不过派了常嬷嬷进宫,替他们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