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第260部分阅读(1/1)

双目突然一亮,他只一举手,刘玉珏就知道他已有了什么想法,马上闭了嘴,静静地凝视着他。

夏浔微微侧着头,双眼盯着帐角,唐赛儿正在那里练功。她这幻术对手的灵活性要求极高,同武功一样,每日都需勤练不辍,唐赛儿此刻正在帐角坐着,手中拿着一只茶杯,那茶杯时而像跳舞似的在她指间灵活地跳动,时而倏地消失,再一张手,便又神奇地出现。

夏浔似乎在盯着她看,可是渐渐双眼便失去了焦距,好像透过了唐赛儿的身子,看向一片虚无。刘玉珏认真地看着夏浔,只见他时而点头,时而摇头,时而蹙眉深思,时而颔首微笑,仅这一番思索,竟然足足有半个时辰,坐得他的腿都麻了,夏浔还在思索当中。

刘玉珏不禁想道:“大哥莫非要利用这件事可是,纵然军中饮酒,秩序混乱之际,帖木儿的亲军护卫营也不可能散漫异常,更不可能允许人接近帖木儿,众目睽睽之下要接近他都不可能,更不要说是刺杀了。

再者,要想让军中开禁酒令,除非发生了能叫帖木儿异常高兴的大事,大哥能有什么办法,干一件叫帖木儿欣喜若狂开禁酗酒的事情以国公的能力,恐怕除非是令我军诈败,叫帖木儿的军队打一场大大的胜仗。

可是这东西方两大强国碰撞的第一仗,于军心士气至关重要,如果诈降,只有将帅可知,势必不可能告诉士兵们知道,士气沮丧低迷到了极点,只怕要弄巧成拙,真个葬送了整个战争的胜利。何况国公如今身陷敌营,哪有可能联系上大明的军队,并叫宋晟将军依照他的主意行事”

“大哥,怎么样,想出办法了么”又过许久,刘玉珏实在忍不住问道。夏浔摇摇头道:“这件事,我需要好好想想。”

刘玉珏叹了口气道:“大哥,要打帖木儿的主意,实在是难如登天,尤其是时间紧促,容不得我们深思熟虑认真准备,大哥,如果实在不行,咱们就执行下策吧,不管成功与否,只管动手行刺,关键时候留下指向哈里苏丹的证据,逼反了帖木儿的右路军,这也是奇功一件呐”

夏浔摇摇头道:“如果行刺实不可为,才能出此下策,但有一线机会,就要尽量杀掉帖木儿。帖木儿帝国太庞大了,而这么庞大的一个国家,维系它的就是帖木儿一人,如果帖木儿不死,哈里苏丹带不走太多人的,也无法造成帖木儿帝国的内乱。”

“如此强大的一股势力,要从外部征服它,需要付出重大的牺牲,而从内部着手,却能事半功倍。我们好不容易有了哈里苏丹这个内应,怎么可以轻易放弃何况,我对刺杀帖木儿,已经有了几条腹案,成功率都有三成以上”

夏浔深深地吸了口气,道:“刺杀一位君王,有一成可能,就已值得冒险了,何况三成不过,我这几条腹案,都无法做到杀人无形。玉珏,最高境界的刺客,不是一击必杀,也不是无人知道是你杀的人。”

刘玉珏惊道:“一击必中,已是高手,事了拂衣去,不留身与名,更是超一流高手,这还不成,那要如何才是最高的境界”

夏浔道:“最高境界是要死者死的不像是被人杀死的,唯其如此,才是最最成功的行刺,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我之为难,正在于此,如果一天之内,我还想不出更为妥当的办法,我会从我已经想到的几个方案中拿一个出来执行的。”

说到这里,夏浔不期然地想起了他在青州除掉锦衣卫四大密探的事来,张十三心肠狠冯西辉武功高,刘旭生性谨慎安立桐狡猾多疑,可他把这些绊脚石都一一除掉了,当时他所用的办法,就已做到了“事了拂衣去,不留身与名”的境界,人人都知道他们是被人杀的,却无法找出杀人的人

一击必杀,那是一个高明的杀手,也是许多杀手一生追求的境界,可是杀人无名,才是更加高明的境界。一个杀手,如果在杀手界名声远扬,甚至什么排名第一第二,这个人就离死不远了。

真正高明的杀手,是无人知道你是如此高明。而这,还不是最高的境界,更加高明的境界,是杀了人,却叫所有人都认为被杀者只是自然的死亡。这需要智慧,需要极其高明的智慧,还需要缜密的心路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自出青州,夏浔与天斗与人斗,智计百出,有勇有谋,每一道关每一个坎,都被他闯过来了。而这一次,他还需要与自己斗,唯有超越自己,他才能设计出一个完美无瑕的杀人计划。

他需要闯过重重警戒去刺杀一位君王

他需要把这位处于严密保护下的君王成功击杀

他需要把这刺杀,掩饰成一个自然死亡

他需要尽量保证自己的人在杀人现场全身而退

最后,他需要摆脱自己的“盟友”,带着男男女女大大小小七八口人安然返回大明

他所设计的计划,必须尽量保证可以连过五关,而这任何一关,都是几乎不可逾越的一座巅峰

帖木儿今天的精神很好,这个六十九岁的老人静静地坐在他的白熊皮座椅上,侧着身,脸颊贴在柔软的皮毛上,认真倾听着部下们的意见。

沙哈鲁的左路军姗姗来迟,终于赶到了集结地点。对此,帖木儿并未给予过多的苛责。他是一个冷血的铁腕的君王,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大家族的家长,一个父亲。老儿子,大孙子,总是格外受到长辈疼爱的,对帖木儿这位大帝来说也不例外。

他的亲生儿子只剩下两个了,老三体弱多病,多年以来一直留守撒马尔罕,他彪炳千秋的功业都是他或他其他的子孙创下的,他很不喜欢这个无所建树的老三,而老四骁勇善战,又是儿子里边最小的一个,最得他的欢心。

再说,他的计划原本就打了提前量,他选择冬季行军,是因为夏季翻越沙漠,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那酷热足以让飞鸟都不敢飞越沙漠的上空。可他并不想选择冬季作战,冬季作战对攻击的一方来说明显更加不利,会为他增加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现在这个时间恰恰好,春暖花开,冰河消冻,气候正适宜的时候。

还有一点就是,右路军统帅他的孙子哈里苏丹已经被他剥夺了军权,如果此时再处罚他的左路军统帅,那他就需要对军队彻底进行一次重新部署了,时间上已不允许他这么做。

将领们正在争执不下,他们现在所争执的焦点只剩下一个:主攻方向。

一部分将领坚持认为,应该穿越帕米尔高原,攻高密占沙州,以此为基地,强夺嘉峪关进入陕西,尽取关中之地,东瞰中原腹地。坚持这一意见的,包括已经赶去接收哈里苏丹兵权的盖苏耶丁,他们是太子派的人。

另一部分将领认为,右路军由盖苏耶丁统帅,夺哈密沙州,强攻嘉峪关,中军主力则配合左路军绕道天山以北,从山西北面进攻明帝国北方防线。这一部分将领主要是倾向于皇四子沙哈鲁的人。

支持以嘉峪关为主攻路线的人认为秦始皇就是以进可攻退可守的关中为根据地,消灭东方六国,得到了整个天下。帖木儿帝国的军队可以效仿秦始皇,以他们武力之强大,只要把关中纳入自己囊中,就有能力得到整个大明。

皇四子沙哈鲁一派竭力反对,他们说哈密和沙州中间的距离太远,又是沙漠,在不毛之地不宜运输辎重,一旦不能迅速攻克嘉峪关,数十万大军屯于嘉峪关外,就会形成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永乐皇靖难之役中,陕西和嘉峪关方向的明军基本没有参与内战,这支强大的边防军团如果依托地形和关隘全力抵御帖木儿大军,只要坚持几个月,军需后援难继的帖木儿帝国军队将不战自溃,因为很明显的是,明军一定会对沙州进行坚壁清野,他们从当地得不到足够的补给。

最后一点是:主攻嘉峪关的话,那么右路军就要承担主攻任务,而右路军统帅盖苏耶丁刚刚接手哈里苏丹的人马,军中将领多为哈里旧部,恐怕调动不是那么得心应手。

四皇子派认为应该从山西进入中原。因为这条路是广袤的草原,战马和他们充做食粮的牛羊都可以有充足的东西吃,他们不需要携带大量的牧草,草原上的水源也比沙漠中充足。此外,北方历经了辽金元三代统治,大明统治北方才四十年,北方汉人对中原王朝的忠诚度不够,对异族的抵触也不是那么强烈。

太子派的人对此提出了两个反对意见,一是这条路比较绕远,二是帖木儿可汗出兵前同鞑靼和瓦剌打了招呼,向他们表示了友好,可是瓦剌的态度非常暧昧。要走山西破雁门关就要经过瓦剌的地盘,如果瓦剌从中作梗,甚至与明军媾和,从背后攻击他们,帝国的勇士们就要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

凭心而论,两派的目的虽然都是为了争功才互相攻讦对方的主攻路线,但是他们所说的优势和缺陷都是实际存在的情形,在帖木儿这位睿智的皇帝面前,想要打压政敌,也得拿出点真本事才行。

帖木儿原本的计划中,是以嘉峪关为主攻方向的,但是要攻嘉峪关,就得以沙州为跳板,而大明辅国公杨旭在沙州大刀阔斧一番整顿,以血腥手段铲除了众多倾向帖木儿帝国的豪门,已经左右了沙州地方势力。现在嘉峪关外的沙州与他此前了解的情形有了重大的改变。

在原本的情况中,由于大明担心对嘉峪关外的势力太强硬了会让更多人倒向帖木儿,所以对沙州地方势力采取了怀柔手段,基本上,他们过于相信嘉峪关的险峻,对关外是放任自流的。到时候帖木儿帝国只要一面争取一面打压,就一定可以得到沙州地方势力支持,最起码可以得到他们的补给,不管是巧取豪夺,还是迫其贡献。

可是杨旭这条臭鱼腥了一锅汤,现在只要这边大军一动,那里肯定是坚壁清野,军民尽撤入关。大漠漫漫,是他们最好的保护,他们可以从容撤走,把沙州撤的像是一块狗啃过的骨头,什么都不剩。

两派僵持不下,最后又把这个难题推到了帖木儿身上,双方争论的时候,帖木儿已在紧张地思索,当两派停止争论,都把目光向他投来时,帖木儿清咳一声,用他苍老而有力的声音断然道:“依照前议,主攻仍旧放在嘉峪关,左路军待机而动。

行军打仗,纵有必胜之把握,也当先虑其败。一旦嘉峪关强取不下,左路军之行动,则有可牵制明军主力,使其不能增援嘉峪关,右路军则由中军策应,退回别失八里待命。若嘉峪关顺利打开,则左路军径取山西雁门关,一南一北,两路合击,到那时候,瓦剌未必还有与我一战之胆”

帖木儿扶着扶手缓缓站起,沉声命令道:“全军战备,十五天后正式开战传令哈里,迅速交接军队派人往瓦剌一行,做外交之最后努力”

第816章 斩首计连环

夏浔的大帐里,只有三个人,夏浔刘玉珏西琳。

西琳和刘玉珏一左一右,坐在夏浔的侧前方,看着夏浔以一口箱子为桌,用炭条为笔,正在一条洁白的布皂上认真地书写着东西。

“陛下,同我们一向的理解不同,帖木儿的军队无论是攻城战还是野战都很有经验,这一点,切勿以我们对北元军队的了解来揣测帖木儿帝国的军队。他们的军队成份复杂,包括了东西方许多国家民族的人,帖木儿帝国从而掌握了东西方各种最先进的战争技术,并去芜存精,发扬光大。

在城池建筑上,现在西方的建筑技术以及城防手段并不比我们落后,而这些城池无一例外地被帖木儿帝国攻克了。同时,帖木儿军中拥有大量的火器,尤其是火炮,据臣了解,他们的火炮威力并不弱于我们,可是与此同时,他们依旧保持着祖先传下来的野战和骑射的特长。

我们的骑兵精锐,主要是北方边军中的骑兵原宁王手下的大宁骑兵以及朵颜三卫的蒙古骑兵。同样是百战精骑,我们输在骑兵的数量上,同时我们由于骑兵数量少,我们的将领更擅长步兵作战的指挥。

而帖木儿帝国的军队有西方式的精锐步兵方阵,有希腊式罗马式的工事建造与破坏部队,有蒙古突厥的精锐游牧骑兵,有身着前所未有的厚重铁甲的重骑兵,有印度的战象部队,有数量众多的火铳手和无数骡马拉驮的巨炮臼炮,步骑混编作战乃至多兵种配合作战的经验同样丰富。

以上,是臣亲自了解的情报。臣之所述,皆敌所长霍一空。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陛下精通兵法,身经百战,见知所言,必知如何避己所短,克敌所长。臣若能在大战之前以此呈进于御前,纵死无憾矣”

夏浔写好之后,那淡粉色的字迹竟已消失大半,很多地方只剩下一些只离破碎的笔划,夏浔再予吹干,片刻之后,布帛依旧是纯白色,上边已经连一个字都看不见了。这是用唐赛儿调配的秘药写就的,非火烤不显字迹。若不知就里的人,纵然得了这条腰带,甚至将它拆开,也不过以为这条白色布帛只是腰带的衬里罢了。

夏浔待那信上字迹干了,再也不见一丝痕迹,这才小心叠好,交予西琳。西琳身边早备了针线,信接过来,立即小心地揣进一条腰带的夹层,然后又取针线把那腰带缝好,针脚缝的十分细密。

腰带封好,重新交到夏浔手上,夏浔又仔细将信检查一遍,确认无误,这才托着腰带,对刘玉珏肃然道:“如果我们的计划在哪一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失败,最有可能见机逃走的就是你,那时你一定要把它亲手交到皇上手中。”

“是”刘玉珏也知事态之严重,他双手接过腰带,认真地缠在了腰间。

随着他们对帖木儿军队越来越多的了解,他们已经不敢再盲目乐观。实际上包括夏浔在内,尽管他早知道帖木儿军不容小觑,骨子里却还是有些轻视的,随着越来越详细的了解,夏浔对帖木儿军的看法大变。如果行刺失败,舍身成仁,而能有人携此情报逃出,那么明军本来就能打赢的仗,将因此成倍地减少伤亡。本来要打输的仗,也可能因为如此详尽的了解而改变结局

正视对手的长处,才能避免自己的短处。

夏浔将此事交待完了,沉声道:“西琳,唤他们进来,我要宣布斩首计划”

帐帘一掀,风呼啸而入。

春季多风,今儿正在刮风,刮风得尘土飞扬,天地一片苍茫。

因之,今天戈壁上少有人行走,也没有集市,一顶顶帐篷都把门窗封得死死的,在那弥天漫地的黄沙中若隐隐现。

风萧萧兮

塞哈智陈东叶安乃至藏风盖邦儿等人鱼贯而入。

身后一片黄沙

塞哈智的马戏团成了移动之城最有名的马戏团。

他们的马戏团表演的节目类型有限,人员也少,不过其它的马戏团规模跟他们比也差不多。

真正的大马戏团,动辄上百号人,还有狮子老虎狗熊等各种动物,他们不会辛辛苦苦地跟着军队赚点苦钱儿,他们只在各大城市间流动,连小一些的城市都不会去,因为那儿的收入,不足以养活他们。这样一来,游弋于军营中的各个演出团体,就都是功能比较单一人数有限的小团体了。

夏浔授意塞哈智出面,把这些演出小团体组织到了一起。

他们用的办法,既不是拉拢也不是吞并,这两条对他们来说,都有相当大的难度,再说,如果他真的拉拢或吞并其它演出团体,他也养不起这么庞大的一个戏班子。他用的是西方人已经很习惯了的一种模式:行会演出业临时行会。

这个行会的存在,只负责大军在此期间各个表演团体的沟通协调。这儿表演大型马戏,投入的成本太大,而观众主要是那些没多少钱的士兵,如果不能保证上座率,那就要赔钱,所以大型马戏团不来这里。而塞哈智牵头,联合其他表演团体商议成立的这个临时行会,其存在的意义就是沟通协调各个马戏团,偶尔组团举办一次联合大型表演。

在这里,大型马戏表演无法保证每日有足够的上座率,但是每个礼拜举行一次,士兵们还是消费得起的,这样,他们平时分散于军营各处,各演各的,每个礼拜凑在一起,以雪莲花大马戏团的名字联合举办一次大型表演,很快就打响了知名度。

“雪莲花”,成了许多人每周必定光顾的所在。

“哈密特老爷,这个小姑娘可是我们的台柱子,她每个礼拜表演一次大型魔术,深受士兵们的喜爱,也为我们马戏团赚了很多钱,可她现在生病了,而明晚就有大型演出,如果她不能参加的话,我们将损失惨重。我们特意打听过,知道哈密特老爷是最有名的医生,连伟大的帖木儿大汗生病,都是由您进行诊治,所以,我们来请求您,帮帮我们,一定要治好她。”

通译把塞哈智的话对帖木儿随军首席军医哈密特说了一遍,塞哈智马上奉上了一个钱袋。

哈密特是被一个百夫长请出来的,而这位百夫长是受他最信任的一个十夫长所托。喜欢“雪莲花”马戏团表演的士兵都知道那个神奇的东方小姑娘,现在她生病了,很容易就叫人生起恻隐之心,再加上收了塞老板的好处,他们当然愿意为塞老板出力。

哈密特颠了颠手中的钱袋,沉甸甸的,这一颠动,里边的钱币叮当作响,哈密特的脸色便和缓了许多。他看了看那个病恹恹地躺在马车上,脸色憔悴的小姑娘,见她一身绿衫,眉目如画,虽然因为生病显得不太精神,可还是非常招人喜欢,脸色就更加平和了。

“这个小姑娘,叫什么名字”

塞哈智赶紧道:“她叫塞拉。”

“塞拉”

哈密特听了有些意外,因为他的小女儿就叫塞拉,这女孩儿与他的宝贝女儿年龄相仿,见到了她,就仿佛见到了自己的爱女,哈密特的语气变得亲切起来,他趴在车沿上,俯身看着唐赛儿,柔声道:“塞拉,不要担心,我会治好你的。”

唐赛儿用细细怯怯的声音道:“谢谢你,哈密特医生。”

哈密特点点头,微笑着上了车。

塞哈智不禁轻轻地吁了口气,为了接近这个哈密特,他可是下足了功夫。联合其它演出团体,组建行会和“雪莲花”大马戏团固然是有其他目的,却也未尝不是为了能跟哈密特搭上线。他组建了“雪莲花”大马戏团之后,先是通过刘玉珏打听到可以辗转与哈密特医士攀上关系的人,然后就是对他们的公关。

接着,在今天趁哈密特医士出营购药之机拦住他,事先也做了一系列准备。他打听到这位哈密特医士是土耳其人,土耳其人最喜欢绿色,忌讳黄铯和花色,于是还叫西琳特意赶工给赛儿做了一套绿色的衣裳,换去了她常穿的花裙子。

通过被他“公关”的帖木儿百夫长知道哈密特医士有个极宠爱的小女儿叫塞拉之后,唐赛儿的名字也就改成了塞拉,人情攻势金钱攻势亲情攻势,数管其下,接下来能否更进一步,就看唐赛儿的了。对此,塞哈智倒是极有信心,古灵精怪的唐赛儿若要扮乖乖女,又有几个人能抵挡得住她的魅力呢

“义父,塞拉舍不得你”

当哈密特走下马车的时候,这个与他的女儿一样可爱,美丽的如同一个小天使的女孩儿已经成了他的义女。他的义女扑在他的怀里哭得唏哩哗啦的:“从来没有人能像您一样对我这样慈祥,亲爱的义父,塞拉好舍不得你呀”

哈密特父爱泛滥了,那部讨厌的直撅撅的山羊胡子轻轻抖动着,他努力挤出一副慈祥的模样,对唐赛儿柔声道:“我的小塞拉,义父有事情要做,你安心养病,按照义父的嘱咐按时吃药,要乖乖的,等义父办完了事,一定第一时间回来看你”

“那义父一定要来呀”唐赛儿眼泪汪汪地抬起头,抓着哈密特衣襟的小手,一根手指一根手指地轻轻松开,将她的依赖和孺慕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好的,好的,等我回来,一定马上就来看你,先来看你”哈密特几乎不想走了,他跨上马,走出好远,还不舍地向自己的义女招着手。

“干爹,赛儿扮的好不好”

唐赛儿依依不舍地向哈密特消失的方向最后挥了几下手,便笑眯眯地问夏浔,有点讨好有点邀功的意思。她的眼里此时还噙着泪光,颊上还有晶莹的泪水。

“还不错,不过不能大意时刻小心,不要功亏一篑”夏浔板着脸吩咐两句就走开了。

唐赛儿担心地道:“是不是我表现的不好,干爹好像不太开心”

福至心灵的塞哈智咧开大嘴笑道:“赛儿,你甭理他。我看是你表现的太好,你那干爹吃醋了,哈哈哈”

唐赛儿因为连日演出过于疲劳,偶感风寒,求医问药时却“偶然”和帖木儿军中最有名的医士哈密特结缘的时候,在比勒思克也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看起来发生的很偶然,完全是独立的一桩突发事件,与其他地方没有任何关联,与驻扎在讹打剌的帖木儿军更是风牛马不相及。

事情发生在阿哥尔达,这是瓦剌地盘最西南角的一处边陲重镇,由特尔穆部落戍守。

明初,大明因削藩而引发四年内战期间,北元内部的冲突也到了最激烈的时候,北元从此分裂成为鞑靼和瓦剌。鞑靼由阿鲁台太师独掌大权,奉黄金家族后裔为可汗。瓦剌贵族没有抢到黄金家族的嫡系后人,没有大汗可以号令诸部,便由辉特部联合巴尔虎特忽里牙特巴图特绰罗斯特部建立了卫拉特联盟,即明人所称的瓦剌。

瓦剌由三个强大的部落首领统治,他们分别是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为了同控制着汗位的鞑靼部在道义上分庭抗礼,他们接受了朱棣的封号,分别受封为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三王治瓦剌,其中以顺宁王马哈木势力最为庞大。

特尔穆部落就是顺宁王马哈木一派的一个部落,其部落首领叫察占。

暮春三月,草长莺飞,于西域草原则又是一番景象。

中原的春天来得很轻柔,春风袅娜,春雨润物无声,不知不觉间,你就发现枝头出现了一抹新绿,远远望去,嫩黄如烟。而在这里,春天来得就如冬季的寒风一般突然,昨天还是河水冰冻,万里白雪,突然一夜之间,便江河解冻,草木茁壮起来。

随之而来的就是它的风,这儿的春风绝不温柔,它是暖暖的,却很难叫人有心旷神怡的感觉,因为这风太强,刚刚复苏的草木难以覆盖整个地面,风一起来,便有尘土,刮得人一身一脸,着实恼人。

今天天气却很好,难得的晴天,风却不烈,澄宇万里,犹如透明的水晶,洁白的云朵飘于其下,仿佛离那幽远的天有万里之遥,反倒距下面的草地不足百米,似乎搭弓一箭,就能射进云彩。

青青草地,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左右十余里宽便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左边青山苍翠,隐见更高处仍是白雪皑皑,右边的山却是乌黑色的石头组成,寸草不生,地理十分奇特。

蹄声隆隆,大地震颤。

特尔穆部落首领察占带着百余骑骁勇的战士,正驰骋在这片狭长的草原上。

在察占旁边一匹马上,是一个少年,虽然看面容是个少年,还带着未褪的稚气,却生得身材高大,较之许多成年人也毫不逊色。

察占一边策马而行,一边跟这少年说着话儿:“再有百余里就到孛罗的部落了,孛罗的部落与别失八里哈密最近,主要以经商为主,所以他的部落非常富裕。他的小女儿萨仁更是一个有名的小美女,你一定会喜欢的。”

“察占叔叔,我不在乎她长的什么样子”

少年笑了笑,脸上有种和他的年龄不相称的沉稳:“哪怕她丑到了极点,我还是会娶她的。结了亲,爷爷的部落便可以得到孛罗部落的资财帮助,在瓦剌诸部中咱们的位置将更加稳定,我们可以购买更多的兵器盔甲,拥护更加强大的势力,总有一天”

少年没有说下去,而是把目光投向了远方,轻轻地道:“总有一天,咱们所拥有的,将不仅仅是这一片草原”

“好老子英雄儿好汉这才是做大事的材料”

察占翘指大赞:“不愧是顺宁王的孙子,这等胸襟气魄,了不起这一次说亲议盟,对你爷爷的大业非常重要,本该由你父亲亲自出面的,只可惜他正在东面打仗,只好我这个做叔叔的来办了,你爹是我的安答,你就像我的亲侄子一般,我一定会把这事办得圆满的。”

少年道:“大明皇帝亲自率军远征,讨伐鞑靼了,明军战力虽强,但他们不可能久居塞上,鞑靼若败了,这万里草原就是我们的。爷爷对此甚为重视,所以叫我爹亲领大军秘密埋伏在鞑靼边界,只等鞑靼一败,便抢夺他们的草原。爹爹在做大事,如果不是为了这无聊透顶的联姻,我一定会跟爹爹一起去的。”

察占放声大笑:“无聊透顶哈哈哈,你这小家伙,说话着实有趣,你的年纪还是太小呀,等你再大些,你就知道女人的可爱了”

少年不以为然地笑笑,手搭凉蓬眺望着远方,突然问道:“察占叔叔,此去孛罗数百里,我们为什么不多带些兵马呢”

察占笑道:“不用担心,这可是咱们瓦剌的地盘,更是我特尔穆部多年驻扎的所在,谁敢捋你察占叔叔的虎须尤其是现在帖木儿的军队正欲与大明一战,帖木儿军不会在此时与咱瓦剌挑战,大明军则已退守嘉峪关内,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那么”

少年把马鞭向前一指,沉声问道:“前方那支声势浩大的人马,可是孛罗部落派来迎接咱们的么”

“嗯”

察占闻声抬头,起伏如浪的草坡尽头,并不见一人一马,但是只一眼望去,他的脸色还是发生了变化。

今天的天气非常好,能见度很高,前方虽还看不见一人一马,但是远处喧腾于半空的一道尘烟,却分明表示正有一支数量庞大的骑兵队伍正迅速接近。

那只能是一支骑兵,这儿已经是人迹常至之地,没有大量的野马群野牛群,如果是放牧,也不可能笔直一条线地如此狂奔,如果是商队他们更不可能用这种速度赶路。

此时那最远处的灰尘已弥漫的极高,同时扩散开来,仿佛一只张开大口的龙头。而龙尾刚刚离地,正欲腾飞入空,可是自马上探身起来继续看,那龙尾仿佛只是刚刚离地的龙身,因为在它下面,跃跃欲试正欲腾起的还有一道烟尘,那是被骑兵经过刚刚腾起的一道灰土。

今天有风,虽然不烈,可是依旧能够吹散灰尘,这一条长龙似的灰尘弥而不散,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对方奔跑速度极快,风还来不及将那灰尘形成的长龙吹散,他们就已到了远方,这得多快的速度

察占脸色一变,立即下令侍卫戒备。

最理智的作法,当然是一见灰尘扬起,立即拨马便逃,那样的话,对方未必能追得上。但是,对方是什么人是不是因为他而来这些事根本还没搞清楚,察占好歹也是一方的鄂托克领主,连来人是谁,要干什么都不知道,便拨马逃之夭夭,岂非天大的笑话

草原上的人最敬重的是英雄好汉,要是这么干,连他的部下都瞧他不起,再说马哈木大人的亲孙子就在旁边,若是被他把这个笑话说给他的爷爷听,自己的脸就要丢到天边去了,因此察占做出了原地戒备的命令,先查清对方身份急急赶路的目的再说。

在他后方,实际上有一支敌人的人马在打埋伏,如果他们返身便逃,是要进行拦阻的,这支人马从察占离开部落,就已远远地缀上了。只是他们的人数较少,只有察占一半的兵力,如果察占当机立断,返身便走,他们要付出重大牺牲才能拖延察占逃跑的时间,察占原地戒备的举动,叫远远缀在后面的他们大大地松了口气。

“不对劲察占叔叔,我们应该马上逃走”

少年的目力极其锐利,当他发现左右两侧远处的戈壁中也隐隐泛起尘土灰雾的时候,终于警觉到,对方的目的一定是在自己这支队伍了,可是这时已经晚了,正前方急急赶来的人马就像塞外的春风,突然间就卷到了眼前。灰尘还在两里地外,前方一道草坡上已出现了一排战马,仿佛翻过了山坡的一道洪水,汹涌而至。

来骑形成了一道两里多宽的横向阵形,大剌剌地向他们包围过来。

“放箭阻敌”

轰隆隆的马蹄声和喊杀声震耳欲聋,察占的队伍中许多战马都不安地转动起来,察占拔出腰刀,一面命人放箭御敌,一面观察着周围的情况,他向西一指,喝道:“趁着敌人尚未合围,咱们从这儿打开一道豁口,冲出去”

“嗖嗖嗖”

箭射如雨,察占蓄势已待的部下发箭阻敌时,策马而来声势惊人的那支骑兵队伍也发箭反击了。不问身份不留活口,乱箭齐发,无差别射击。

一声尖锐至极的箭啸骤然掠空而过,最前方的一名侍卫胯下的战马悲鸣一声,被一箭贯入马眼,痛呼仆到,将马上的骑士掀翻在地。嗖嗖嗖嗖,利矢纷落,双方各有人马中箭,三息之间,来骑已然迫近,冲在最前面的骑兵已收弓拔刀,扑进了察占的队伍。

双方的利矢远射,造成了察占三分之一的部下阵亡,其余人马混乱不堪,刚刚集结准备突围,冲出不及百步,侧翼扑来的骑兵已然到了,又是一轮远程攻击,那种狠辣,那种必欲置人死地的气势,仿佛双方早已是不共戴天之仇。

“为什么你们是什么人”

察占目眦欲裂,尚未交战,先折大半人手,对方蛮不讲理的杀戮快要把他气疯了。

没有人回答,对方仿佛就只为了杀人而来,箭矢横空,最前方准备突围的侍卫们刚刚中箭,狂呼着栽下马去,敌人就拔出了雪亮的马刀,冲进了他的阵营。

雨打残荷一般,虽然察占的侍卫也算精锐,可是与对方的战力一比却有不如,而对方的人马占据绝对优势,打法又是如此恐怖,毫无准备的察占侍卫刹那间就被杀得七零八落。

少年身边两个刚刚挂好弓箭,准备抽刀而战的侍卫被数支利矢透胸而过,重重地栽下马去,惊心动魄的惨叫刚刚传进少年耳中,一口斩马刀就当头劈来。

“我是”

只是一刀,少年的刀就被磕飞了,他惊呼大叫,想要表明自己身份。不管来人是谁,瓦剌实际上的“可汗”马哈木的孙子,活着总比死了有价值吧

可是话犹未了,他就被人斜肩拉胯,一刀劈成了两半,半截身子还坐在马上,另半截身子连着脑袋已跌落尘埃,心肝肠肚从斜劈开的地方哗啦啦淌了一地。

那马受惊狂奔向前,拖着好长一段肠子,却不料刚刚奔出几步,又被一人将硕大一颗马头也砍下来,他们竟然不只杀人,而是打着鸡犬不留的目的,这是何等大仇,才有这般狠辣手段

“侄儿也先,也先呐”

察占正在厮杀中,一见那少年被杀,登时惨叫一声,一颗心好像被浇了一盆冰水下去,凉得生疼。那可是马哈木大人的亲孙子,他的好兄弟脱欢的爱子啊,他要如何向马哈木大人交待,如何向他的义兄脱欢交待

察占肝胆俱裂,血贯瞳仁,他身边四五个莫名而来的敌人骑兵趁机走马灯般与他缠斗,竟尔在他腿上戳了一枪,血流如注。察占悲愤大怒,舌绽春雷,一声暴喝,疯狂般挥起了他的斩马刀

敌人来自四面八方,察占的人马先被猛烈绝伦的箭雨折损大半,又被突入的敌骑杀得七零八落,虽然在他们的猛烈反击下,敌人也被他们杀死许多人,可这扑上来的敌骑竟是不管不顾,也不在乎,似乎他们只是一支完全没有感情和意识的杀戮兵器,他们只需要杀死敌人,而不计任何牺牲。

一百多号人,顷刻间被杀了个落花流水,肩上插着一支羽箭的察占欲哭无泪地和最后剩下的十几个侍卫被包围在中间。这几个侍卫都是身手灵活,武技高明的人,先是仗着镫里藏身的骑术和运气,躲过了对方骤密的箭雨,又在混战中拼命格档厮杀留住了一命,此刻人人身上带伤,他们守在察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