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1/1)

下什么证据把柄给人抓吧。

萧燕绥单手托腮,瞅着萧恒,“哥,你为什么要纠结家具的问题呢?”

调查案件,除了各种直接证据以外,最重要的大概就是很多人的在场证明、不在场证明之类的间接证据了。

从一开始,萧燕绥在地图上又是计算时间,于是估算范围的,便是为了在那个范围里,直接将西明寺可能够得着的僧人都直接筛查出来。

她一时之间也找不到什么强有力的证据,所以,当时那个时间,能不能完成这样的行为,本身其实更加重要。

尤其是如果这么一筛,符合作案条件的僧人数量很少的话,找个查案审讯的熟手直接开始盘问就是了。

“额外的动作越多,越容易留下痕迹把柄。”萧嵩捋着胡子,颇有经验的说道。

那个板足案,如果不是在道远和尚自己的屋子里,那么,看守库房的僧人可能会突然发现多了东西,可能会想起来那会儿有人借用了钥匙,不一定哪一步,便会留下新的证据。

祖孙三人坐在一起,说到了兴头上,干脆就又打算一起吃晚饭,然后继续聊天。

晚霞满天,暮色降临。

和煦的晚风带来了几分夜间的凉意,这个时候,再在荷花池上的亭中石桌吃饭,温度已经稍稍有些冷了。

萧嵩干脆招呼着孙子孙女去他那里,阿秀则是被萧燕绥派去和裴氏知会一声。

萧嵩派来给高力士送信的护卫还在前往兴庆宫的路上。

兴庆宫中,一大早就过来和自己的王妃杨氏一起,一整天都在陪着身体不适的母亲武惠妃的寿王李瑁,却是赶在天黑之前,便已经匆匆离宫了。

空阶夜色如水,晚风生凉。

烛台灯火轻轻爆了一下灯芯,“啪”的一下轻响。

一个身着华丽宫装、姿容妩媚、楚楚动人的女子,仿佛被惊了一下,无意间回头望去。

前来探望武惠妃的玄宗,裹着一身夜色,踏入宫门之后,一眼看见的,便是暖红烛火的映照下,巴掌大的小脸上,犹带三分惊惶的娇软美人。

玄宗站在武惠妃的宫门外,半晌回不过身来。

一直跟在玄宗身边侍候的高力士目光微垂,来时就那么扫过去一眼的时候,却一下子便认出了在武惠妃宫中侍疾的女子身份蜀州司户杨玄琰之女,寿王妃,杨氏。

灯下美人如玉,寿王妃杨氏一身华丽宫装,越发衬得她身姿窈窕,声音柔软,秀美的面上仿佛永远带着一片清浅笑容,让人见之楚楚生怜。

片刻之后,玄宗步入武惠妃宫门。

寿王妃杨氏忙盈盈一礼。

玄宗走到了寿王妃杨氏面前,他的身影高大笼了上来,却并未言及礼。

高力士敛眉目,只做不见。

床榻之上,神色倦怠难掩病容的武惠妃被宫女扶着勉强坐起身来,一声病中仍带几分虚弱的轻语,“圣人,”却仿若惊雷,炸醒了屋中数人。

玄宗抬头看向武惠妃,寿王妃杨氏亦是起身,匆匆走到武惠妃床榻之前,替她整理仍旧宛若鸦羽的一头凌乱青丝。

玄宗走过去,坐在床榻之前,轻轻的握住了缠绵病榻的武惠妃微凉的手。

寿王妃杨氏恭敬的微微垂首立于一侧,默而不言。

同玄宗一起进来的高力士悄无声息的退出宫室,寿王妃寝殿的几个宫女,除了一个心腹仍旧留在里面侍候,其他人也俱是无声的退了出来。

夜色渐深,月华沁凉如水。

高力士静默的站在武惠妃的寝殿之外,不知过了多久,突有一侍卫匆匆而来。

“何事?”高力士只投过了一道略微疑惑的目光。

那侍卫凑上前来,忙将刚刚萧相公府上护卫送过来的消息报告给高力士。

高力士听了,却是眉心微拧,眼神中闪过了一丝异色。

思及此前尚未查清的军中兵刃之事,高力士下意识的往武惠妃的寝殿中望了一眼,略微思忖片刻,旋即,他朝着那个侍卫稍稍示意了一下。

那个侍卫立即附耳过来,听了高力士低若耳语的几道命令之后,也不由得睁大了眼睛,这才点点头,匆匆领命而去。

转眼间又是两日过去。

被灭口的那三个市井无赖的身份,已经被萧恒悉数查了清楚,还真的就只是几个街头讨生活的市井流氓,无家无口,便是三个大活人突然就丢了去,周围的邻居街坊也只有拍手叫好,断不会有人去报官寻找的那种。

听被抓了的别的小混混说,那几人前几日只说有人介绍了个难得的大生意,便藏藏掖掖的去了,然后便一直不见了踪影。只不过,像是他们这种人,失踪个三五日,说不得便是在哪个酒肆赌场混了去,哪里会有人在意?

倒是那个传闻中,给他们介绍这个难得的大生意的人,市井之中,却是无人识得,便是有那碰巧看见一眼的邻居,被护卫找上门问话的时候,被吓得腿都打哆嗦了,也只说是从来没见过,此前绝不认识。

早就给燕国公府上递过拜帖的裴氏,前两日便开了库房拾了谢礼,一大早便起身,准备依约前去拜访道谢。

彼时,萧燕绥还在自己的院子里呼呼大睡,换了身衣服,一眼看去便是翩翩公子的萧恒过来,眉眼含笑的模样,打发了五郎萧悟去学院读书后,说是要送裴氏去燕国公府上。

然而,裴氏摆了摆手,乜斜了面带笑容的大儿子萧恒一眼。

“接了我的帖子的是燕国公府上张九郎的母亲宁亲公主,今日又非休沐之人,我同宁亲公主在后院说话,燕国公府上也没有人能招待你,难不成还让燕国公府上的管家在旁边站着,然而就让我的儿子在正堂上自己坐着不成?”

萧恒听了,也是一阵无奈苦笑,“如此说来,我便是送母亲也不必了?”

裴氏伸手点了一下他,“你若不用按照你阿翁的意思,继续去查案的话,便也在家中好好读书吧!”

萧恒今年十六,尚未弱冠,也并未定亲。

这个年纪,让他去考科举,萧嵩琢磨着,似乎还早了些,他们萧家又不需要去挣什么天才神童的名号,萧恒又是长孙,再磨上几年性子,稳扎稳打即可。

萧恒听了,也不反对,便只是对着裴氏微笑,“好。”

裴氏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又左右拾掇了一番,确定谢礼都备好了,车马也早已经准备妥当,全都没有任何纰漏之后,方才准备出门。

萧恒还是跟过来,扶着母亲裴氏上了马车之后,方才退开。

距离萧燕绥在西明寺出事那天,已经过去了五日。

宁亲公主今日也在燕国公府中,静待裴氏前来。

等到徐国公府的马车到了,门房分了人去后院送信的同时,大门也已经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