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1/1)

在十月怀胎的时候仍旧下地干活,不小心弄坏了身体,又没有做好月子,导致如今身体极为虚弱。一家的生计重担都落在了白父肩头,还要时不时去镇里抓药为白母调养身子,故而并没有余钱将白缎送入私塾学习。

所幸村中的秀才心善,见白缎好学而聪颖、又生得玉雪可爱,便没有忍心将他从窗口赶走,反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放任白缎听了下去,几年间倒是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甚至,就连“白缎”这个文绉绉名字也是秀才帮忙取得,一方面比喻白缎肌肤白嫩、乌发如缎、貌若好女,另一方面也以锦缎这类对于农家人而言极为贵重的布匹借喻,期许他未来能够富贵一生。

当然,比起“白缎”,父母与同村人却更加习惯称呼他的小名“狗儿”,毕竟贱名好养活,大家都也早就叫习惯了。

因为从小吃不上什么好东西,就连母乳都没喝上几口,再加上不如其他农家孩子那般活泼好动,所以白缎的身体算不上健康,比起同岁的孩子都要瘦小一圈,但没病没灾,已然是万幸了。

七岁之前,白缎的生活都还称得上幸福,即使日子清贫,却有双亲疼爱,也算无忧无虑。然而七岁之后,却风云大变。

虽然君王昏庸,但天高皇帝远,对于白缎所在的这个本就贫穷的村子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然而国力衰弱,却总会引来外敌虎视眈眈一旦战争爆发,最先受到苦难的一直是平民百姓。

这一年秋季,北胡大举进犯,将大梁打了个措手不及。

梁帝生活奢靡、官员更是腐败成风,导致国库空虚,就连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军需饷粮都时有克扣。大梁守军用着生锈的兵器、吃着发霉的粮食,士气低落、体力不支,在膘肥马壮、悍勇好斗的北胡人面前毫无一战之力,一击即溃。

边关守将仓皇而逃,八百里加急向京城求援,而北胡人则势如破竹、一路南下,烧杀抢掠毫不手软,瞬时间积攒了大批初的粮草,气焰更浓。

消息传到京城,梁帝与大臣们大惊失色,慌忙遣军调将抗击北胡人的入侵,然而懈怠已久、又没有足够补给的梁军仍旧节节败退。

每次与北胡人交战,都会使得梁军大量减员,残者死者不计其数,而为了组织起足够数目的军队,梁帝便向各城各县颁布了征兵令。

但凡青壮劳力者,都被统统强制入伍,而白缎所在的离边关较近的区域更是征兵的重点。整个村中一片哭喊哀嚎,但无论如何也无法阻拦凶神恶煞的官兵。

白缎的父亲也不得不应征入伍,含泪撇下身弱的妻子与年幼的儿子,被拉去了流血漂橹百死无生的战场就连经受过训练的正规军队也不敌北胡彪悍的骑兵,像是白父这般被匆匆拖上战场的农夫们又能派上什么真正的用场呢?无非不过是以一道道血肉之躯,勉强拖缓北胡人入侵的脚步罢了。

青壮劳力被带走,整个村中只剩下悲痛欲绝的老幼妇孺,此事恰逢秋农忙、正需要劳力的时候,但经过此番劫难,别说村种田地被踏坏大半,就连剩下的庄稼都很难得到及时的敛。

倘若家中还有身体健壮的年轻农妇倒是还能勉强应对,但白母体弱、再加之心情悲痛绝望,强撑着身体劳作数天便一病不起,徒留年幼的白缎对着农田束手无策。

白缎虽然年纪小,却早已通晓世事,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凶多吉少,母亲又身染重病,而他则必须得背起养家的担子,于是一夕之间,一个总角孩童迅速长大,成为了一家之主。

白缎年幼体弱,无法独自料理整片田地,于是在勉强将这一季的粮食完,一部分留下作为自家的口粮,另一部分卖钱为母亲抓药后,他便干脆地放任整片田荒芜下去,自己则跑去了老木匠那里,给他当学徒工,学一些木工手艺。

老木匠老眼昏花,基本上已经做不了什么细的活计,所以才从县城中搬回村里,为村人打一些粗劣的家具农具。

老木匠自己都有些揭不开锅,本不想下白缎,却不料白缎对于木工极有天赋,几乎不需要老木匠指点便能仿照实物自行造出东西,还会雕刻上颇为细的花纹作为装饰。

在了解到白缎的天赋后,老木匠顿时变了主意,痛快得将白缎为学徒,教导他木工手艺,虽然从老木匠那里拿不到多少工钱,但好歹管吃管喝,省下一点还能带回去让白母填填肚子,日子倒是终于平稳了下来。

当白缎十岁的时候,他已经将老木匠的手艺学了个十足十,甚至还青出于蓝。他制作的工具家具结实耐用;雕刻出的花纹栩栩如生、致巧妙,带到镇中贩卖竟很得有钱人家的喜欢,让白缎母子与老木匠的日子好过了很多。

每次将做好的器物拉到城镇中贩卖实在是一件麻烦事,老木匠动了心思,想要重新回去县城开一间木工作坊。但白母却一直在心心念念着等待丈夫归来,并不愿离开村子,而白缎也不能丢下母亲,只能将此事一拖再拖。

直到,北胡人终究被打退。

北胡人虽然彪悍,但终究还是根基浅了些,耐不住持久战,而大梁地大物博、民众甚多,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竟然当真在反应过来之后扛住了北胡的入侵,没有丢了自己的国祚。

当然,这一场艰苦卓绝的胜利,也离不开一位叫做周陌的年轻小将。

这名少年将军本是边关的一名偏将,当主将被北胡人骇得仓皇出逃、副将不敢主事担责、军队群龙无首时,他毅然决然得挺身而出,率领手下兵将与北胡人周旋,为朝廷赢得了调兵遣将的时机。

随后,他又在各个大小战役中奋勇杀敌、指挥若定,军功卓著,官阶也是一升再升。在朝廷无良将可用之际,周陌崭露头角,被朝廷委以重任,最终任命为平北将军,率军驱除胡虏,复北方大片失地。

经过三年多的苦战,战事终于宣告平息,但大多数被拉上战场的战士包括白缎的父亲却再也没有回来。

由于战死者太多,朝廷连抚恤金都发不下来,或者说发下来、却又被官僚中途克扣?周陌将军看不过眼,将自己的家身俸禄全都拿了出来,抚恤自己麾下牺牲将士们的家眷,而白缎家也是其中之一。

这笔钱并不丰厚,但对于山穷水尽的平民人家而言仍旧是一笔救命钱。当白母从里正手中拿到这笔钱的时候眼前突然一黑,但她很快恢复了意识,平静地接受了这一现实她对于丈夫的死亡早就有所预料,如今只不过是抛弃了那最后一丝期待。

确认自己的丈夫永远不会再回来后,白母果断贱卖了家中的田地,跟随白缎与老木匠一同搬去了县城,用抚恤金与这些年积攒下的银钱置办了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