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1(1/1)

在上面附着了一层神力,可以暂时瞒过入口排查的人员。您一个独居的老人,突然得到这些物资,可能会惹来麻烦,不要告诉任何人白婷姐也别说。”

白院长不明白白缎说的“神力”是怎么回事,却也知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她郑重的点了点头:“放心,我早些年好歹也是在商场混过的,末世之后也见识了不少,知道人心险恶。”随即,她话锋一转,“不过,小缎,你和兰磊这是早就找到地方定居了?我还以为你们要去别的城市……”

“现在这个世道,无论去哪个城市都没什么区别。”白缎耸了耸肩膀,“我们已经找了片人烟少、丧尸也少的地方,过得挺好的。”

白院长素来对白缎放心,闻言点了点头,却仍旧忍不住叮咛几句:“你们两个人独自在外,一定要小心,我听那些经常外出的异能者说,外面现在越来越乱、越来越危险了……市中心里似乎出了一个能够操纵其他丧尸的丧尸王,西部山区那里,也出现了很多会异能的动物,十分凶悍。”

白缎与聂兰磊对视一眼,安抚了白院长几句,向她保证自己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报平安,这才打消白院长的担忧。

与白院长告别、回到吉普车上,白缎微微皱起眉:“看来,军方基地也开始注意到西部山区的动物了……还有,那个市中心的丧尸王是怎么回事?”

“丧尸王的出现是必然。”聂兰磊语气冷静,“大部分丧尸目前并没有产生神智,完全是一盘散沙,急需要一个领头人当然,我相信这并不是全国唯一一个丧尸王。至于西部山区的动物……大概也平静不了多久了。”

这种被变异因子入侵的世界,聂兰磊见过好几个,他做出的“预言”,自然一语中的。

逐渐的,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丧尸王,基本上每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城市都有那么一个,而在这些丧尸王的领导下,丧尸潮的规模也由小及大,与人类就活动区域的争夺越发的白热化。

在此期间,动物族群也逐渐变得强势聪慧、寿命漫长。白缎并不知道这些动物到底是自己摸索出晶核的作用,还是从别的动物特别是自由飞翔的鸟儿那里学到了晶核的妙用,总之,越来越多的动物学会了从丧尸那里获得晶核的方式,与产生了智慧、意识到动物威胁的丧尸王产生了冲突。

对于这样的发展,人类乐得坐山观虎斗,但没过多久,他们也被卷入了这一场战争因为除了农作物以外,动物的肉也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

如今的人类并没有多余的粮食饲养动物,所以想要获取肉类,就要向外界的动物下手,然后通过新研究的处理手段,剔除动物体内的丧尸病毒,加工成人类可以食用的肉类。

而末世后得到进化、智慧更高的动物显然不愿意成为人类的盘中餐,在猎杀与反抗之中,动物们“惊喜”的发现人类异能者与丧尸一样,也同样拥有它们需要的晶核。

于是,一场复杂的食物链就此展开丧尸以人类血肉为食,却被人类与动物垂涎脑中的晶核;动物是人类的食物,却也会主动攻击人类与丧尸以获取晶核;而随着丧尸的逐渐进化、腐烂的旧的躯体被新的器官取代,它们也慢慢变成了动物可以食用的猎物。

这场以食物为根本、以进化为目的的战争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不适者将被淘汰,留下的则是更加强大、具有旺盛生存能力的强者。每一个种族都在竭尽全力的生存,至于谁才是最后的赢家,却依旧在一团迷雾之中。

自小被人类抚养、训练的军犬们一直守在白缎身边,没有加入人类与动物的冲突,而金丝猴却在数年之后率领着越来越庞大的猴群离开了白缎,凭借着自己聪慧发达的头脑成为了动物族群的领导者之一。

当然,偶尔的时候,它还是会带领自己的猴子猴孙回西部山区见一见白缎,而因为它的存在,白缎与聂兰磊虽然身为人类,却依旧得以在演变成动物大本营的西部山区内生活的平安自在,而其他的人类,则被动物完全驱逐了出去。

当然,聂兰磊本人并不承认自己受到了金丝猴的庇护,坚持认为就算没有金丝猴,他也能保证自己与白缎不受动物的侵害。

白院长在军方基地安然生活了十多年,最终寿终正寝近八十岁的年龄,在末世之后的非异能者中已然算是高寿。

在白院长去世之时,白婷早已和她的男友结婚,却依旧因为第三者插足的原因而时不时争吵。至于白院长逝世之后她过得如何,白缎就不得而知了,因为自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回去过军方基地,一直与聂兰磊一同在西部山区终老余生。

送走了恋人,聂兰磊将自己在这个世界的观察笔记整理好,传输去了灰色空间。

接替聂兰磊担任观察者、并仔细阅读了他的笔记资料的白大褂:“………………………………”

能够将末世生存玩成度假种田,这小两口也真是够熊的。

第九卷古代美人如玉

第136章

窗外花红柳绿、春意盎然,白御史家的书房内,却是一片秋风瑟瑟、寂寥无声。

好不容易将手中的八股文从头看到尾,白御史长长叹了口气,抬眼看向自己的爱子。根本不需要询问,白缎就知道自家老爹的评价是什么,默默低下了头。

见爱子这副模样,再想想他一贯的刻苦用功,白御史除了叹息以外,就连责备的话都有些不忍心说。

白家一直都是书香世家,白御史更是为官清廉、铁骨铮铮,从来不屑于走什么旁门左道。他想要自己的孩子入朝为官,也必然要求他如天下莘莘学子一般参加科举,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成为天子门生。

而作为白御史的独子,白缎从小就在父亲的监督教导下认真学习,也迅速展现出了自己聪颖天赋,不仅学什么都又快又好,还不像其他小孩那般贪玩耍滑,一直都是白御史最大的骄傲。

年仅八岁的时候,白缎便顺利考上了秀才,又在三年后的乡试中中举。虽然名次并不算高,但以如此稚龄便成为举人,这在当朝绝对是独一份的,顿时引起了民间乃至朝廷的广泛关注。

然而,白缎的奇迹也就到此为止了。

乡试后的第二年,白缎在会试中落榜,众人虽然惋惜,却依旧对他抱有很大的期待,然而又三年后,白缎第二次参加会试,依旧未中,逐渐便传出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传言。

白御史当然不承认自己从小聪慧的儿子会是什么“伤仲永”,他延请名师、又亲自督导,所有人都夸赞白缎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而唯一制约他成绩的,只有文采。

白缎熟读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