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1/1)

然而从大门里走出来的却是顾建党。

顾建党一见苏巧红,脸色就难看了。

“我们不是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吗,你先在娘家呆着,过几天民政局上班了,咱们去领离婚证,以后就没瓜葛了。”

现在过年民政局不上班,想离婚都不成。

苏巧红一听这话,那真是再次戳到了痛处,难过得都喘不过气来了。

“建党,你就行行好,饶了我这一回吧?你想想咱们家两个孩子,你想想猪毛和牙狗,这以后可怎么办啊?你以后找一个,就是后面的那位再好,人家能真心对咱孩子吗?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你好歹考虑下孩子!”

顾建党看着眼前苦苦哀求的苏巧红,他只觉得陌生。

当初他认识苏巧红还是在镇子上赶集的时候,苏巧红一个人背着半袋子玉米杂面去卖钱,他看着这姑娘实在是不容易,就帮了一把。苏巧红说,她有个哥哥有个弟弟,现在家里要攒钱给弟弟娶媳妇,有点口粮就想着卖了挣钱,家里人勒紧裤腰带就行。

她还说,自己吃苦点不算啥,只要哥哥弟弟都好好的,娘高兴,她就知足了。

当时他觉得这个女人好,善良,顾着家里,一心为家里人着想。

他也觉得她很可怜,因为她一口一个娘,一口一个哥哥弟弟,可是看起来却没人为她考虑考虑。

后来他们大北子庄生产大队放露天电影,苏巧红跟着小姐妹跑来看,他们又遇上,从那之后两个人好上了。

其实他娘当时是反对的,说苏巧红她娘可不是个好说话的,在他们生产大队是有名的,买猪看圈,娶媳妇看丈母娘,这门婚事未必好。

可是他却觉得,苏巧红她娘是她娘,苏巧红是苏巧红,她娘性子不好,凡事总是委屈苏巧红偏疼两个兄弟,苏巧红是忍辱负重的性子,是个好姑娘。

谁知道娶进门后,刚开始还行,后来她越来越计较一些小事。

最初一两年他忍着,忍不住了也和她提提,只说都是一家子,别总盯着别人,可她不听,越来越严重了。但是再怎么样他也没想到,现在她竟然能干出这种黑心肠的事来!

他娘拉拔他们五个长大不容易,又各自给娶了媳妇,当然是指望着他们能娶个好媳妇,一大家子和和美美过日子。

顾建党是在这件事后,清楚而痛心地意识到,他这个媳妇不行,从根子上不行。

他娘当初的话其实是对的,买猪看圈,娶媳妇你就得看丈母娘。

别看姑娘现在多清纯可爱,以后大了当了媳妇当了娘,她就是第二个她娘。

顾建党看着这和自己过了几年的媳妇儿,她看着她那怯懦无奈又哀求的模样,明明很可怜,可是他却仿佛从她身上看到了第二个丈母娘。

她的身影,几乎和那个泼辣不太讲理的丈母娘重叠了。

他甚至也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将来,每日争争吵吵,孩子就在惊惧和担忧中度过。

就算得个全爹全娘,那又怎么样,孩子天天看着自己和苏巧红吵架,这以后性子能开朗吗?猪毛才多大,两岁,就已经不像其他小孩子那样会撒娇爱哭了。

小孩子,他不会撒娇了,不敢哭了,是因为知道大人不会宠着他了。

没人护着没人疼着的孩子,他哪敢撒娇任性啊!

这么一个残酷的认知,在小孩子这么小的时候就认识到了,这是生而为人多大的不幸!

真离婚后,两个孩子劳累娘管着,虽然辛苦些娘,可至少孩子性子还可能慢慢开朗起来。

想起孩子,他更加拉下了脸:“苏巧红,你别和我提孩子,你还有脸提孩子?你心里有那两个孩子吗?现在孩子归我娘照管着,你也不用拿他们说事,他们在我娘身边,比在你身边强。”

苏巧红不敢置信地望着顾建党,她怎么也没想到顾建党竟然这么狠心,竟然就这么把她赶出家门?

“你不能这样,你把我赶出去,我这日子怎么过啊!”说着间,她捂住脸嚎啕大哭起来,哭得半点不顾脸面。

顾建党却丝毫没有心疼她的意思,转头看向旁边的童昭,虽说他现在心情实在不好,不过还是招呼了句:“童昭,你怎么过来了,找你姐,她不在家,刚才好像出去了,先进屋坐吧。”

而童昭刚才在旁边围观了这么一场“顾建党驱逐媳妇苏巧红”的大戏,一时也是惊得目瞪口呆尴尬不已。

他本来还说要给苏巧红一个教训让她终身难忘,可现在来看,这个女人真是又蠢又笨又贪心又小心眼又可怜,你说她干个坏事,竟然沦落到被家里人发现,还被丈夫赶出家门?

童昭都不稀罕去对付这种女人了,值当的吗?

“四哥,这,这怎么闹成这样啊?其实也没必要吧……”童昭说出话后,简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竟然替那个女人说话?不不不他只是说句现成便宜话,反正这个顾建党看上去也铁了心没回头路了,他乐得当个好人宽容大量不计较。

“童昭,进屋吧,外面冷,进屋喝口水,我娘前几天还惦记着你,说也不知道你们知青点有没有烧炕,怕你们冷。”

“四哥,真是感动,伯母还惦记着我呢,我们没烧炕,不会烧炕,我们自己垒了个小火炉子,胜利哥说可以批准我们去旁边山里捡点柴火烧炉子。”

“嗯,那挺好的,进来坐吧。”

“好,我也想咱家伯母了。”

说着间,两个人就进门了。

走进大门前,童昭还特意回头看了看那女人,啧啧啧,可怜兮兮的模样,简直是被抛弃的女人形象。

活该!

~~~~~~~~~~~~

童韵在知青点抱着自家蜜芽儿好一番被围观,最后童韵歇足了,蜜芽儿也风光够了,终于抱着这软糯糯的胖娃娃回家了。

却见家里根本没闹什么事,童昭正围着自家婆婆一口一个伯母地叫着,谈得还挺投入,已经说到了“如何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甚至还提到什么“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童昭在那里口若悬河地说,顾老太听得连连点头,直竖大拇指。

“有道理,有道理,你说的这个,就该和胜利好好提提,咱们农村呀,也得争取走机械化路线!只有机械化,咱们农村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祖国。”

童韵听着,不由笑了:“娘,你别听他瞎掰掰,一天到晚没正经样儿,我还以为他现在长大懂事了,谁知道还跟小时候一样!”

她这话,自然暗指的刚才童昭要去教训苏巧红的事。

可是顾老太太不知道啊,她以为童韵是说的“机械化”问题呢,她很不赞同地对童韵说:“你这就不对了,童昭说得有道理,这可是□□也说过的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