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6(1/1)

该没大事了,多喝水就是了。”

顾老太想想,感慨:“这冬天哪,万物复苏,连感冒都开始流行了。”

于是一家人商量了下,这几天尽量分餐,顾老太单独在里屋吃,家里几个孩子也尽量别跑里屋,等熬过这几天就能放心了。

家里几个小孩子平时可喜欢围绕在顾老太身边,听她讲讲故事,顺便看看画本什么的,现在不能去里屋,倒是少了一大乐趣。童韵见了,便开始教几个孩子口琴。

她吹口琴,其实也未必多专业,不过是刚好会吹罢了,也就是教教小孩子。

小孩子们觉得新鲜,也都跟着学,没几天功夫,蜜芽儿和猪毛都多少吹出个模样,只有牙狗和黑蛋,那真是烂泥扶不上墙,怎么吹都白搭,最后也就不学了。

而蜜芽儿在外面吹口琴吹得正顺溜的时候,却听到自己奶和正和娘说话,提到了萧竞越。

“录取了,据说全国只录了二十二个!”

“这孩子可真是能耐,一下子全国闻名了。”

“是啊。童昭写了推荐信,让陈书记帮忙递上去了,递到了上头,人家总理直接写了批复,说是如果一切属实,应该录取。结果上面就派人来考察了,把他带过去县委,听说人家中科大的教授出了七个题目让他做,他都做出来了,人家很满意,直接说要招他。”

蜜芽儿听着这个消息,这口琴就有些吹不下去了。

关于这次中科大的少年班,她是知道的。

大概在1978年的3月,来自全国范围内的二十一名少年被选拔进入了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少年班大学生。这一批大学生中,最大的是十六岁,最小的仅仅十一岁。

可问题是,这一波学生,应该只有二十一个,并不是二十二个,数目根本不对哪!

蜜芽儿知道,历史已经改变了,萧竞越的命运不知道为何也已经被改变了。

萧竞越的人生轨迹应该是四年后考取了中国数一数二的北京大学,而不是现在的中国科技大学。

为什么改变了?

蜜芽儿首先想到了自己。

她已经记不太清楚自己投胎到娘肚子里的情景了,只模糊记得,自己好像有一个认知,那就是自己爹娘原本是命中注定没有孩子的。

那个孩子,原本不会被生下来就流产的。

是自己投胎进了娘的肚子里,才有了“爹娘的女儿”这么一个存在,也就是自己。

所以说,自己的出现,本来就是多余的。

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很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的动作,生怕产生什么蝴蝶效应,让这个世界为之改变。

可是任凭她再小心,目前看来还是不一样了,至少一部分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了。

萧竞越,成为了中科大少年班的第二十二个少年大学生。

他的变化,是因为自己吗?

蜜芽儿这么想了一番后,也就释然了,不去想了。

不管到底是不是因为自己这世界才有了些许变化,她都会这么过下去。毕竟自己已经成为了娘的女儿,就是一个活在这个世界的生命。

也许这个浩瀚的宇宙中存在无数的平行空间,自己以前所知道的那个,只是其中的一个罢了。

而萧竞越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的消息,很快传开了。

副总理亲自关怀下才有的中科大少年班,专门天才的地方,知识荒原上的少年突击队,全国只有二十二个,清水县竟然轮到了一个,那是一件多么让人震撼的事情。

听说省里都来人了,亲自前来关怀慰问这位被副总理关怀过的天才少年,省里来人了,县里领导自然也跟着振奋起来。

这件事就成为了一个自上而下全体振奋的事情,他们把萧竞越的各种事迹发表在当地报纸上,各种大写特写,把萧竞越说成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天才少年。

更有人走情怀路线,跑到了大北庄,采访萧竞越的家人,问起天才小时候的故事。

天才小时候的故事?刘美娟和萧国邦面面相觑,都有些怔楞。

“他啊,小时候就喜欢上山捡野菜……”因为他们不给吃饱饭。

“他啊,小时候不爱说话!”因为他们天天打骂人家。

“他啊……”

刘美娟和萧国邦还想继续说,谁知道人家记者直接打断了他们。

“我们要听的是天才少年小时候的天才事迹,同志,麻烦你说说,萧竞越同学小时候有什么过人的事迹?”

刘美娟和萧国邦一脸懵,最后想了又想,终于蹦出一句:

“他六岁上山就能背老大一捆柴下来,这个算不?”

记者顿时差点晕在那里。

这啥跟啥啊!

可怜的天才少年,小时候过得这叫啥日子啊!!

第74章

第74章萧准备分家了

因为刘美娟和萧国栋的“出色表现”,记者算是对天才少年萧竞越的艰苦环境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回去后大写特写,又添油加醋自我想象一番,可是把萧竞越写得成了被后娘欺凌的小白菜当然了这好像确实是真相?

一时之间,人人谴责这天才少年无良的爹娘,同情可怜这个小天才少年。

县里考虑到萧竞越这样的人才,又出在那样贫穷的条件下,还特意给了他一份补贴,算是这个年代的“救济生”了。

就在这一片热闹中,萧竞越很快就要离开清水县了,童韵恰好要去县委里递交一份材料,当下做了一些路上带的干粮,还有冬夏各两身衣裳过去送给萧竞越。

她现在当了公社的会计,入好了,自己能积攒下一些东西不说,粮票布票也比以前得的多,甚至还能发工业票。

童韵进城的时候,也把蜜芽儿带上了。

母女两个进了县城,找到了萧竞越,把东西给他,他不要,说领导来了,知道他家庭条件困难,还给他发了全国粮票和布票,这都是资助奖励他的,他不用这些。

可是童韵坚持要给他,他也就了。

后来童韵要过去县委里,顺便交一份材料,蜜芽儿见了,便对娘说:“娘,你自己过去吧,我在这里和竞越哥哥说说话儿。”

童韵其实也有些犹豫,去县委那边正好逆风,今天风挺大的,她骑着自行车带蜜芽儿有点太沉了。

萧竞越看这情况,连忙说:“没事,我下午也没啥事儿,看一会儿蜜芽,等婶你送完了材料,就过来这里接蜜芽儿。”

童韵听了,笑着说:“也行,那麻烦你了,你们先在这边避避风,等会我送完材料就回来接她。”

说着,她还叮嘱蜜芽儿说:“蜜芽儿听话,别给你竞越哥哥添麻烦。”

蜜芽儿当然赶紧点头。

等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