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9(1/1)

朋友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到了周末,两个人就甜滋滋地约会,可是羡煞了宿舍的其他人。

蜜芽儿翻了个身,靠墙坐着,俯视着下面的几个舍友,一本正经地说:“太幼稚了,这些男生总体来说,都太幼稚,不太匹配我的心理成熟度。”

下面的五个女生听到她这话,那真是笑得前俯后仰眼泪都出来了。

来自河南的党一跃趴在床上,擦着眼泪笑:“蜜芽儿,你说说,他们怎么幼稚了?”

蜜芽儿叹了口气:“平时相处的话,看着还行。”

比如李鑫,中西古今各种典故都信手拈来,对时政对这个社会的看法也都让蜜芽儿打心眼里佩服,而陆奎真那种别扭的小样子,其实也有点可爱。

可是这些都不能谈感情的,当普通朋友没问题,一谈感情蜜芽儿就觉得尴尬。

“那到底怎么幼稚,怎么不行啊?”

现在的蜜芽儿就是宿舍里的大熊猫,大家围着蜜芽儿逗笑。

蜜芽儿当然知道大家伙在笑自己,不过这并不妨碍她借机整理下自己的思路。

“这个我也说不上来,这是一种感觉……”

大家伙听了,又笑起来,其中何春红笑着摇头:“咱们蜜芽儿心里肯定是有人了,因为有人,才看不上李鑫还有她说的那位什么哥哥了!”

“对,有更成熟更优秀的,当然就不在意李鑫这种了。”

“蜜芽儿,说实话喔,你那个美国的邻居,到底怎么回事啊?”

而就在大家的逼问中,孙淘金忽然大叫了一声:“哎呦,我想起一件事来!”

“啥?”

孙淘金赶紧低头翻找桌子的抽屉:“有一封蜜芽儿的航空信,我帮着她拿过来了,当时她不在,我就在抽屉里,想着等她回来我给她,谁知道竟然忘记了。”

航空信?蜜芽儿听着这话,顿时神一振,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拿来拿来!”

大家看她那兴奋样儿,面面相觑,都是若有所思。

孙淘金却没注意,翻来翻去终于找到了那封信,递给了蜜芽儿:“给你,就是这个,可算是找到了,要是丢了我可犯大错误了。”

蜜芽儿接过那信,果然见是萧竞越的笔迹,连忙拆开来,趴在被窝里满怀期待地读起来。

下面五个女生看着蜜芽儿这样子,互相对视一眼,都忍不住捂嘴笑了。

看来成熟度和她匹配的男生在美国,也怪不得她看不上李鑫啊!

~~~~~~~~~~~~~~~~~~

蜜芽儿并不知道在几个舍友的心里,已经为她这种行为定了性,她拆开了萧竞越的信,躲在被窝里,迫不及待地读起来。

“蜜芽儿,很久没给你写信了,最近我跟着导师参加一个调研项目,那里通信各方面都不太方便,我又太忙了,所以没给你写信。”

“蜜芽儿,你的信我到了,我看了后,都有点不敢相信。以前我总觉得你是小小的蜜芽儿,被捧在手心里呵护着的,可是没想到有一天你已经有了在天空翱翔的翅膀。芬兰是一个很好的地方,我听同学提起过,不过可惜没去过,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去芬兰,去看看你说的风景。”

接下来,萧竞越开始详细地说起了自己目前的课题和生活,各方面都说,甚至他还谈到了对目前中国在世界地位的看法,对当前改革开放和国际贸易的看法。

蜜芽儿看了一遍后,又忍不住从头到位再读了一遍。

不得不说,萧竞越的见识和思想深度,真得是远超过她身边的绝大部分人当然了小舅舅除外。

小舅舅不用谈这个谈那个,只要露出童昭式的标准笑容就足以秒杀所有人。

看了两遍信后,蜜芽儿准备写回信了。

她先扯天扯地,扯了一堆自己在学校的情况,最后,她“含蓄”的说出了自己的烦恼。

“我只想和男同学之间保持单纯的友情,可是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其实是很难把握的,她知道自己模样很不错,和谁稍微走得近了,都难引起人家的想法。

“这是很难的。我还是好好地在女同学中发展下友情吧,比如我们宿舍的几个舍友……”

蜜芽儿给萧竞越介绍了自己这群爱笑的舍友,最后说:“她们都很优秀,也很好相处,我挺幸运遇到这么一群伙伴。”

她满怀期望地把这封信寄出去,没多久,到了萧竞越的回信。

“蜜芽儿,你想得很对,你年纪还小,才十五岁,还没有到涉及男女感情的时候,这个时候还是以学业为重,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名校,有许多在数学学科方面造诣极深的大师,我认为你……”

萧竞越对蜜芽儿进行了一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思想教育。

蜜芽儿看到这信,不由得想象了下萧竞越一本正经的模样,笑了,于是她回信。

“竞越哥哥,我最近开始跟着导师研究一个课题,是关于世界数学难题的……”

蜜芽儿把自己的情况“报告”给了萧竞越。

一封封的信,就这么趴在宿舍床铺上读完,一封封的信,借着熄灯后的蜡烛灯光写完了,飘过大西洋到达了遥远的地球另一边。

航空信件慢,有时候一封信的来回就是两三个月。

春去冬来,一年又过了一年,当蜜芽儿抽屉里的航空信封已经厚厚一沓子的时候,她已经要升入大学四年级了。

成为一个大四的学生,就要面临许多问题了。

尽管还有一年才毕业,可是必须提前打算了,大学毕业后是出国深造还是读本校研究生,研究生是自己考还是保送,如果不继续深造,那就得考虑毕业分配的问题了。

北京大学还算是好的,除了出国深造的,保送研究生的比率惊人,只要平时好好学习,差不多的都能保送。少部分挂科过的,或者成绩低空掠过的,就得操心准备考试了。

出路五花八门,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过对于北京大学的学生来说,公派留学出国才是最好的出路。

这几年中国兴起了出国热,大家伙都想出国,出国镀金再回来,或者是干脆留在国外不回来成为了当前的时髦。听说上海那边的出国热潮更厉害,女孩子都希望嫁出去,嫁到国外去,男孩子就争取读书读出去。前两年看报纸,在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门口,上海青年排着长队办手续呢。

一直到了今年,也就是1987年,国家教委终于看不下去了,8月份和公安部联合出了一个通知,是《关于国内外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在我国招自出国留学人员的通知》,是说让大家不要轻易自出国留学,出国自留学得按照规定来。

不过当然了,蜜芽儿的同学谋求的是公出国,花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