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争锋第243部分阅读(1/1)

想到这里,便传命蛟车再动。

这一回游走下来,又用去三四日光景,确实被他找到了几个疑似所在。

东莱洲于现世显露一角门户,其停伫时间全无定数,或是数个时辰,或是数日,长短不定,规律无从琢磨,至于是否还有别种情形,恐也无人能彻底弄个明白。

他不愿意把入洲机会寄托在运气上,否则一旦错过,那只能去往下一处地点了。

只是这几处相隔较远,以他遁速,想要在数个时辰内一气俱都走了下来,也不易做到。

好在他自有解决之道,把张蝉找至近前,问道:“前面转过那几处地界,你俱都记下了么”

张蝉道:“小的皆已记住了。”

张衍道:“你分出几路虫兵,往那几处前去守候,一头动静,你速来告知于我。”

张蝉道:“老爷放心,小的定会放在心上,不会误了事。”

张衍挥挥手,就令其下去下去做安排了,如此一来,就有虫兵时刻盯着,就是此前猜测有误,他也能及时赶去。

再仔细前回想一下,确认再无有什么遗漏,便先放下此事。

如此又过五六日,四处都已布置稳妥,张衍觉得再无有什么疏漏了,便把宣照宫三人找来,道:“三位,不出十天半月,那东莱洲就会现于这片海域之上,只是一接近那山外禁阵,便入心关之中,贫道承金道友之情,却不愿见到诸位出了什么差错,以至累及性命,自当一力维护,但其中许多关禁,并非纯以法力能够化解,届时需得你等自家多加小心了。”

陆道人默思片刻,拱手道:“我三人能被携至此地,已是感激不尽,岂敢再奢求过多。”

张衍颌首道:“三位,这几日无需多想,涤气澄念,静虚无物,心思空灵,方不致为外物所趁。”

陆道人知他说得是正理,道谢过后,见无他事,便不再多留,领着三人退下。

到得外间,他对两名子侄道:“那心关不可高看,亦不可小视。如今我等既已知入洲之途,那也不必急在一时,你二人尚是年轻,此次便无有机会,可下回再来次撞撞机缘,万万不可自以为是,强行去闯。”

他语气突然之间变得颇为严厉,一改先前懒散狂疏之态,金子康金子祥两人都是凛然应下。

众人在此一等,就又是十余天过去。

在第十三个日头上。张衍忽觉心中莫名起了感应。把袖一摆,自阁中步出。

四周日夜不息的风浪不知何时已是停下,一轮明月升起,不远之处。竟有一座仙山漂浮海上。镜海遥对。裹雪含烟,峰姿俏拔,绰绰如神女临尘。

宣照宫三人遵照先前吩咐。匆匆到得阁楼上来,却是瞬息间就被海上这幕奇景吸引住了。

失神了片刻,金子康激动道:“那便是东莱洲么”

陆道人看了几眼,连连摇头道:“不对,不对。”

金子康愕然道:“哪里不对”

张衍笑了一笑,把身一转,指着三人后面,道:“你等且看那处。”

三人依言转身看去,却是一怔,发现他所指之处亦有一山岳虚影,只是掩于浓雾之中,并无半丝月光照及。

陆道人凝神看了看,最后仿佛松了一口气,道:“该是此处了。”

张衍笑了一笑,道:“过心关之前,尚有两关要过,这是第一关,名为虚境关,来人若被这虚象假影骗过,循了过去,那便是南辕北辙,错失了入洲机缘。”

这一关其实不难过去,那片幻境之中毫无生机,反之真正去处细心体察,就能发现灵气吞吐。修士到此,只要冷静从容,不被乍然现出的美景夺去心神,就能辨知真伪。

实则典籍之上,对此关也就一句话带过,显然那做述之人并未把其当作什么事。

在其想来,修士修炼到能来东莱洲的地步,这等事自不必做多赘言,反之若过去,还不如趁早回头,免得误了自家性命。

金子康恍然道:“原来这处才是那真正所在”

他瞪大眼睛看了一会儿,却很是失望,“这般模样,还不如那虚幻造景。”

陆道人哼了一声,道:“红尘迷象,乱人心眼,若执着于此,你便还算不得修道人。”

张衍笑了一笑,把袖轻轻一挥,下面双蛟知机,把蛟车一掉头,就往相反方向驰去。

不知行出多远,前方雾气渐渐散去,终于逐渐看清那片山影形貌,宣照宫三人却是一怔,呈于面前的竟是三座山岳,其如何看去都是一模一样。

张衍负手言道:“这一关名为正道关,入洲门户只在其中一处山中,余者皆是歧途,若是行错,亦不得入洲。”

陆道人思索一会儿,缓缓道:“我心所在,便是正道。”

张衍道:“道友所言极是。”座下蛟车也不改道,就对着前方一座山岳直直过去。

金氏两兄弟都是听不明白,金子康左看右看,小声道:“叔父,这一关机巧何在”

陆道人沉声道:“现下与你们说不明白,你们只要知晓我等所去之处就是正门就是了。”

张衍笑了笑,这三个门户皆可是假,也皆可是真,但过去之人需得深信不疑,认为自家所行必然是对,那才可以过去,只有一丝疑惑便会被阻隔在外。

似他们自然是道心坚定,但要是换了金氏两兄弟可就未必了,是以陆道人并未说破。

不许久,车驾就到得那山岳近前,张衍这时出言提醒道:“前两关尚是简单,第三观才是那最为厉害的叩心关,每一人皆不相同,诸位需多加留神了。”

三人不自觉都是把心吊起,然而多时过去,金氏两兄弟却是一无所觉,茫然不知所对,唯有陆道人尚好一些,但只是却皱着眉头,似陷入难解题中。

张衍目光微微闪动,这等侵略人心之法,润物无声,要是道行不高,禁制上身也无从察觉,而似他这般,彷如有物自虚空外印入心头一般,立知这一禁来由。

他所需过禁名为“斩首禁”,说来也是简单,若欲到得东莱洲,却需做得一事,就是将身边之人头颅全数斩下,否则绝难过关

第三百零三章 斩首斩心谓斩情

张衍感应到这一道心禁用意时,也是不禁一扬眉。

莫说他这回是受金道人所托,带了宣照宫门下三人来此,便是双方互有仇隙,当真要下得狠手,也需问个是非曲直,无有无缘无故下手滥杀的。

但要是顺从其意,那是有违他本心。

要是不从,那此一禁关就难以过去。

他细想了一下,已然是有了解决之道,当即传音几句下去,再把袖一挥,将法力荡开。

霎时之间,天旋地转。

张蝉双蛟及宣照宫等三人皆在这一拂之下,俱被转挪了出去。

他微微一笑,既然要将身边人斩下头颅才可过去,那么他身边倘若无人,那又去斩谁的头颅

陆道人觉得眼前一花,眼前景物已是大改,前方有四座高大山峦,似柱石一般,笔直向上,不似先前生成,倒似有人以大法力将之埋插此地的。

不过经历先前两光,东莱洲上出现何等怪异之事,他也不觉奇异,再左右一顾,见两个子侄好端端地站在身边。

方才听了张衍传音,知是为心禁之故将他们送走,下来之路,却是要自己走了,便道:“你二人随我来。”

金子康望见前方那仙云缭绕的奇境:长:风:文学 fw.lwen2,却是迟疑不前。

他修行数十载,却从未出门游历,实则宣照宫也不兴如此,海上多是巨怪凶物,像他这等嫡脉,谁敢放任他随意出去

在经历了最初的兴奋之后。此刻竟莫名升起浓烈的思乡之情。

仿佛一旦入得此洲,便再也无法从里出来,终生再无望见得父母兄弟。

想到此地,不免生出畏怯之心,不往前去,反是后退几步。

陆道人察觉到他的不妥,问道:“怎么了”

金子康期期艾艾道:“叔父,小侄不去了,不如就此返程如何”

陆道人脸色一沉,当即就要呵骂。但随即想到。这可能是这侄儿被心禁所扰,以至如此。

吸了口气,正待安抚,却见金子祥站在旁边目瞪口呆。一动不动。心下一紧。问道:“子祥,你又如何了”

金子祥伸手指着前方,颤声道:“师叔你看。”

陆道人转回头一看。也是目瞪口呆。

前方云雾正逐渐消散,见那四柱之上竟撑有一座巍峨丘壳,色呈玄黑,形如圆盖,光秃秃不见草木。

可再仰首往高处望去,便见一只蛇首模样的头颅自丘壳中探出,没入云中,这哪里是什么高岳,分明是一硕大无朋的巨鳖

蛟车入了门户后不到半个时辰,云中现出一幢庐舍,先前尾随张衍等人而来二名道人也是同样到得此地。

白衣文士侧着身,护住手中宝香,待烟飞而去,入了一处云雾中,一下不见了去处,他再俯瞰了一小会儿,兴奋道:“师兄,找找了,应是此地了。”

麻衣道人也是精神一振,忍不住自蒲团上站起,走前几步,遥望了片刻,皱眉道:“可这怎么也瞧不出清楚,会不会其等故意弄出的玄虚”

白衣文士笑道:“师兄多虑了。已是任我等跟了一年,要动手早便动手,再则师兄你来瞧瞧”

他用手指了指四周,“如此大的云雾,至少笼罩千里之遥,可竟是凭空而来,先前没有半点征兆,便是那外洲来人道行高妙,怕也做不到此事吧”

麻衣道人一想,也觉是自己多心了,“好,那便速速追了上去,莫要让陆千远占了先机”

白衣文士断然道:“那自是不能”

他立刻嘴中起咒,脚下庐舍得法力催运,轻轻震动一下,就化一团白烟轻气,载着二人往门户之中飞入。

一到里间,二人便看见了前方明月仙山,不觉愣了一下。

他们虽不知什么“虚境关”之说,但能在浑洋之上逍遥至今,都是有真正本事在身的,论及道行,也比陆道人还要高上几分,当即感觉出来不对。

白衣文士嗤笑道:“如此虚幻之景,也想欺瞒我师兄弟二人耳目么”

起意一察,立时触及灵机所在,把庐舍一掉头,看着后方,大笑道:“这方是正途。”

前行不久,那“正道关”又至,他们各是冷笑,也是毫不犹豫穿行过去。

只是跃过了那山岳后,他心底蓦然浮出一股玄妙感应,忽然知晓自己已然闯入某处禁阵,眼下这一禁名为“独行禁”,他若要入洲,却需先杀死自家师兄。

这感觉明晰无比,竟是刻印在心头一样。

他顿时愣住,“我与师兄虽非情同手足,可这些年也是互相帮衬,这怎能下得去手”

下意识看了麻衣道人一眼,然而却看不出对方表情变化来,心下不禁一凛。

“我心中有此禁,师兄法力比我高,不定也有此禁,我不想杀他,若他想杀我呢”

想到这里,他浑身不禁一紧,背后冒出冷汗,暗暗起了戒备之心。

然而越往前行走,他越觉不安,到得后来,目中不禁浮出几丝凶光,暗道:“师兄,这却怪不得我了,祖师遗宝落入金氏手中,我等外支弟子便永无出头之日,既然我二人之中只一人可去,那不如将这机会让与小弟我吧。”

此念一起,便再也按捺不住,起了全身法力,忽然张口一喷,一枚白丸飞出,正中那麻衣道人后背。

后者似是毫无防备,一声未吭,就直直载下云头,掉入海中,尸首随波涛起伏了一下,便就被一个浪头卷去,再无踪迹了。

张衍将身边之人尽数送走之后,“斩首禁”自然被破。前方景物再是一变,霍然敞开一条笔直海路,两旁峰峦夹水对峙,好似敞门迎客。

然而他却不见轻松,反是神色一凝。

先前那禁虽去,但此刻居然又来一禁。

这一禁关对他而言十分麻烦,名为“望山禁”,恰恰是先前那位前辈所历之关,若沿此道下去,你也不知何日会是了局。或许是数十年。亦或是是上百年,更甚一步,到了寿元消尽之时,也未必见得走通。

按照先贤记述。只要破去关隘。后面便再无阻隔。

而现下看来。却非是如此。

他闭目凝思,问题当是出在方才破禁之法上。

若是未曾破禁,那么直接绝了去路。或者干脆无甚变化,不会似眼前这般又生一禁。

那只有一可能,“斩首禁”要他斩杀的并非是人,而是“情”。

再对照回想几位前辈记述,先前许多不解模糊之处,此刻竟是一一有了答案。

他顿时明了,当年在这东莱洲中设禁之人,许是秉承无情之道的前辈大能,不是同道,难入其门。

难怪以前人大德之多,却对此处记载极少。

而那些行心承无情之道的前辈,视他人若无物,对自家如无明确好处,想来也不会留下只言片语。

他冷哂一声,东莱洲又非其一家一姓之地,别人去得,他也一样可以去得。

何况还有师门之命在身,现下已然除去四妖,还有一头便能克尽全功,断无在临了关头止步。

便不提此,他推解蚀文后,渐渐已能体察天地妙理,隐隐约约能感觉到,自己冥冥中寻访的一线机缘似就应在此地。

“既然无法立时入内,那便用个迂回之法好了。”

他正要行动,可在这个时候,却见一个身影远远过来,到了面前一揖身,道:“老爷。”

张衍目运法力一瞧,见的确是张蝉无疑,便问道:“你怎回来了可是过了心关么”

张蝉摸摸脑袋道:“小的好似未有什么感应。”

张衍微一皱眉,张蝉虽是虫豸化身,比较人心思欲,自然少了许多,但不等于说他已然脱生灵本欲,照理也应受心禁影响,不会这般容易脱了出来。

“心禁之关,应是一视同仁,可张蝉未曾受制,这其中定有什么古怪地方。”

可若不入洲,再如何想也是无用,故而他不再去纠缠此节,命其退开一旁,自家坐定塔阁之中,运功半日,便自躯内聚出一滴魔血。

将此血自指尖逼出,落在炉灰之中,少顷,便化为一株青苗,仿佛瞬息间跨过千八百载,其忽忽长高,而后花开蒂落,最后出来一个翩翩少年,与他相貌有六七分相似。

由先人记述和方才过阵时体察可知,闯阵之人法力越绝,则禁关对其防备愈强。

因若寻常人物,只那些高山大河,便已是难以逾越的天堑,自然无需太过着力。

而这具化身好似那新生婴儿,心念宛如白纸一张,身上又无半点法力,若往里去,无论如何也不会被那心禁压倒。

可要了然洲中情形,必需以神意附着其上,还可能被心禁挡下,这却是两难之事,故而他小小弄了一个手段。

他将神魂识念埋藏入心之深处,一旦遭遇变故或心神剧烈变化,便会引动本识,出来接替其身。

不过却不可当真无有防身之法,否则一只山中大虫就可断了他的谋划。

他沉吟了一下,思忖道:“也好,如今就借这个机会看一看,这条路是否走得通。”

将九摄伏魔简拿出,在手中轻抚几下,再一弹指,便没入分身眉心之中。

按他原先所想,是在自家洞天之后,化出一尊分身,令其去修炼那十二魔相。待其有成之后,再设法化去那缕神念,再将之夺来收归己身,如此就可得了这具魔相之身,是以人伏魔,而人合魔道。眼下既然有这机会,那便不妨试上一试

第三百零四章 非是仙山是乱世

张衍再打量这具分身几眼,伸手一抓,取来一把炉灰。

法力转动之间,立时祭炼出来一件道袍及诸般散碎物件,俱是各有巧用,尤其这道袍,此虽挡不得神通法力,但是抵御寻常刀兵水火却是不难。

只是这具分身是从他精血中分化而出,若醒来之后见得在自己,不定会引动其躯内一缕心识本源。

为避免那禁关察觉,是以做完此事后,就将之留在了原处,自家则是一振衣袖,驭动塔阁,飘飘飞去云中了。

这具分身离了张衍之后,过不多久,自然受得禁阵关注,然而其心澄如镜,只刹那间就过了心禁,其时人影一晃,受一股无名之力牵引,眨眼就自原地遁去不见。

张衍在天上看得分明,见得此景,却是眯了眯眼。

按照常理,过了此关之人,也当自家入洲,可这分身却是被禁阵主动送进去的,好似觉察到其与一般人有所不同。

他即刻觉察到,此阵与一般循规蹈矩的死阵不同,许已是生出识念的生阵了。

如是这样,或许还会生出更多变故,不过分身一旦败亡,他立刻可以察知,况且还有伏魔简在,故而丝毫不用担心,当即坐定下来,闭目修持,只等其本识开悟。

。长.风。文学 www.lwen2 不知过去多久,那分身自一片浑浑噩噩之中醒转了过来。

他眨了眨眼,见自己睡在一块大石之上,努力伸展了一下手脚。又仔细看了看四周,认为此地应是在一处深山之中,不觉自语道:“不知师父到底身在何处”

他记忆之中自己唤名张明,自小跟着一名老道人在山中学道,而这一次,却是随其出海寻访一座仙山。

只是虽成功找到此山,却受外间禁阵所扰,他被一阵狂风卷入了这陌生地界,师徒二人就此失散,故而此刻心下第一个念头。就是找到自家师父。

他抬头看了看。见天中阴霾遮日,仿若有一层厚重浓云遮着,四周林木又是高大,看去阴森可怖。却是毫无半点师父口中所说的“仙山”气象。

似是想起什么般。他心下一动。伸手入怀,摸出一张符纸,此谓“轻身神行符”。印象中乃是自家师父亲手所炼,能助人日行千里,只是念咒一激,却是发觉毫无动静。

又暗自提了提气,发现自家修炼的内气也是半丝也无,便如重未有修持过,不禁摸了摸脑袋,嘀咕道:“这里灵机半分未见,只能舍了这张符了。”

要在灵机充盛之地,此符便好比那法器,能被反复用上个数十次,可要是无有灵机,那只得舍弃此物,来个烧符引法了。

他站起身来,四处转看,未多久找了一个宽敞之地。便摸出燧石刀绒,碰敲几下,不多时生出火来,小心将符诏引着了,待其烧尽,霎时一股清风拂面,身躯也仿佛轻盈了几分。

他舒了舒手脚,便提步向山下走去,

虽不识得路,但他心有灵感,认定一处方向行去,不出半个时辰,就出得这片山林。

前方地形逐渐开阔平坦起来,更令他欢喜的是,在山脚下见得几块残破石碑,往前是一宽阔平地,不长半点杂草,可以辨认出本是夯土打实的道路,那说明此地当是有人迹的,当即提起精神,沿着道路所去方向行进。

这一走,便是一日过去。

但古怪的是,一路行来,竟是丝毫未见半个人影也未见到。

到了傍晚时分,见得前方出现一座村寨,心下顿时高兴起来,脚步也是快了几分。

可一入村中,却发现半个村民也未看见,瞧去已是被人废弃了。

在村内转了一圈,由种种痕迹上看,这里之人当是离去不久,至多也就十来日功夫,且走得还很是匆忙。

他想了一想,在村前水井中打了一些水上来喝了,就又继续赶路。

他这身体纵然使不得法力,可毕竟是张衍精血塑造而出,身强体健,远胜凡躯,一路行来,虽未有粒米入腹,也未曾歇过,却仍是神采奕奕,丝毫不见疲累。

再行一夜后,他翻过一座山丘,眺目望去,不由眼前一亮。

朝阳之下,远远望见有见长长一队人向北而行,不见首尾,只是稀稀落落,男女老幼皆有,许多人还牵牛拽羊,催鹅赶鸭,只是这些人俱面含忧愁,有些人行走之际失魂落魄,哭哭啼啼,时不时还有喝骂之声传来,看去格外仓皇凄惨。

他快步下山,想找个人打听问信,可所有人都是闷头赶路,没有几个来理会他的。

这时忽见一名老者走来,尽管气色也是不好,但胡须发髻很是齐整,未有半点散乱,旁边有一名颇有几分姿色的少妇怀抱婴儿,还有一个七八岁模样的女童站在一边。

他走上前去一揖,道:“敢问老丈,你们这是要去何处”

老者顿住脚步,看他几眼,奇道:“这位小道长,你是从何处来的”

张明也说不清楚,只是朝身后一指,含含糊糊道:“从那处来的。”

老者看了看,若有所思道:“烂樵山,你在山中居住,莫不是这山上的王道士的徒弟”

这话一出,身便忽然凑过来一个瘦小汉子,急急问道:“道士,可是会什么神仙法术那些道士么”

老者淡淡言道:“当年老朽来此地时,倒是说过什么神仙术,只那是愚夫愚妇胡乱传言,那位王道长我也见过,不过是一好酒的邋遢道人罢了,很是寻常不过。”

那瘦小汉子一听,顿时失了兴趣,悻悻走开。

张明等他离去,又是问道:“老丈,你们行色匆匆,这是”

老者叹一声,道:“唉,这世道不靖,四处妖鬼横行,小道长你在山中许是不知,西面的兴荣城被孤央大王打破,听闻被整整十万人被吞吃了去,老朽不得已,只好一众乡亲举家避难了。”

张明问了几句,才知才知自百数年前起,天下大乱,妖魔四起,到处吃人,早便没了朝廷王法,各州各郡将官皆是割据称雄,乃是一乱世景象。

到了近十年,妖灾越发厉害,动不动攻破州城,天下人口,已是失去其就。

至于那孤央大王,乃是一头大妖,能振翅飞天,又带着数百上千小妖,凡是过处,人畜不留,是以周围州城百姓得知此事后,哪有不惊恐的,都是纷纷弃家出逃。

张明听了下来,不觉喃喃道:“师父啊,这便是你说得仙山么”

老者提醒他道:“妖魔到此,小道长躲在山中也是不妥,还是早些回去告知你师父,离了此地吧。”

张明低声道:“小道师父却是不在身边了。”

老丈却是误解了他的话,唉了一声,道:“世道艰难,深山未必桃源,老朽姓于,小道长若是不嫌弃,不如随我等一起走吧,我儿在荣候车前效力,有些力气,有他在,却不必担心歹人。”

张明自觉眼下也无处可去,与众人一道走,说不定能找到自家师父,便就称谢答应下来。

随众走了数个时辰,天色渐黯,众人在一条河水旁停下,三三两两,或去打水,或去取火,只是无人敢远离人群。

张明眼神极好,找着一处树桩,便请于老丈上去坐下,自己则是在一片厚厚枯叶上盘膝坐下,按照师父所传气诀打坐起来。

虽是感应不到半点灵机,内气变得微弱难感,但他却并不因此放弃。

于老丈见他行路这么久,身上却点尘不染,很是奇异,不觉点了点头,眼中透出一股期冀之色。

许久之后,他忽觉有异,睁目一瞧,却见于老丈身边的小姑娘捧着一只大碗递到他面前,道:“小哥哥,婶娘叫我送来,吃了才有力气赶路。”

张明见他脸上虽抹了不少泥灰,但眼睛大而灵动,一派天真,让人一望就生好感,微笑接过道:“多谢你了。”

小姑娘道:“我叫涴儿,我婶娘在哪。”

她把手一指,张明顺着望去,那美貌妇人见他看来,似是害怯,忙是低下头去。

他再低头一看碗中,却是一片黑糊糊的东西,不过这逃难途中,能有一口吃的便算不错了,是以非但不嫌弃,还心存感激, 当下以袖遮口,放到嘴边,呼呼喝了几口,觉得有些涩,有些苦,吃不出来是什么东西,但是热乎乎的十分暖心。

涴儿等他喝完,将碗接过,便去一旁河道中洗刷。

此时天寒,河水冰冷,张明见伸着小手在水中吃力洗刷,不多便冻得通红,有些不忍,想去帮衬一下。

于老丈却出言止住他,正容道:“此非小道长该做之事。”

张明只好坐下,打坐过后,他精神愈加旺盛,正想着师父会到了哪里,忽听着有人吹着叶笛,曲声低婉哀切,还有人低低悲哭了起来,引得许多人也是抹泪,河道两畔,弥漫着一股哀悲之气。

于老丈听了一会儿,叹道:“那是邓老四,听闻早间出城接了去娘家探亲的妻儿回来,路过城门时,不巧遇到溃逃人潮,他虽无事,可是找到妻儿时,已是不成形了,唉”

张明听着也觉难过,这时忽听得远处响起惊惶一阵大叫,“妖怪,妖怪追上来了”

霎时,人人脸露惊惶,乱作一团。

ps: 明天有更

第三百零五章 平心经曲抚人心

在人群乱起的那一刻,两声尖利呼啸随之传出,而后就见一具半截鲜血淋漓的尸身从天抛落下来。

这一下顿时惹起更大马蚤乱,到处都是四散奔逃之人,还夹杂哭喊悲啼之声。

张明抬头看去,他目力极好,即便夜色之下,也能一眼瞧见天上有一头好似大雕的黑影盘旋,只是仔细打量,却是一头人面鹰嘴,肩上生翅,下身有脚的妖物。

这种怪模怪样的妖怪,分明是化形不曾到家,走偏了路数,未来也成不了什么气候,用老师传授的掌心雷就能打死,可下意识一抬手,才恍然醒觉,这里偏偏无有半点灵机,这雷法却无法施展出来。

那鸟妖在慌乱人群顶上盘旋一圈,忽然下扑,顿时捞着一个孩童,就往上飞纵。

下面有一个中年妇人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喊声,死命拽着孩童双脚不让离去。

鸟妖扇了两下翅膀,竟一时无法抓了上去。

这等时候若有人上前帮衬,不定能救下那孩童,只是周围之人畏惧妖怪,没有一个敢上去,都是远远避开。

张明左右一扫,见地上有一块石头,当即弯腰捡起,可想投掷时,却发现这片刻之间,那妖怪竟已抓了孩童往天中升了五六丈高,眼见就要去得远`长`风`文学`www.lwen2了,他心下大急,使足全身力气朝那处就是一掷

在他劲力驱驰之下,这石子飞掠极快,几乎在眨眼之间。就打在了那鸟妖羽翼之上,只听啪的一声,登时将之打折,此妖痛嚎一声,身躯晃了晃,竟是一头从天掉落下来,而那孩童也是与它一同坠下。

张明暗叫一声不好,离地如此之高,以那幼小身躯,掉下来定是摔死。

可想要赶去救援已是不及。

就在此刻,忽然有一个大汉窜出,须臾跃至下方,往地上一趟。再双手向上一托。一声闷响。竟是将那小童稳稳接住。

那大汉恍若无事,上下一摸,见其身上无有缺损。便就他放下,翻身起来,自腰间抄出一柄小锤,快步向那鸟妖走去,对着其脑袋连敲数次,后者起初还发出凄厉惨叫,可过去十几息后,便就一动不动,没了声息了。

一旁妇人见自家孩儿得救,激动异常,上去将他紧紧抱住,那孩童方才被吓得傻了,一入人怀,顿时大哭起来。

而那大汉了擦头上汗水,喘了几口气,就往张明这处走来。

张明方才未曾留意,此时才看清,此人身躯比常人高大许多,满脸胡须,相貌很是凶恶。

于老丈在后面道:“小道长莫惊,这是小儿于端,虽是貌丑了些,但品性却是不坏。”

于端见张明与自家老父认识,愣了一愣,随即裂嘴一笑,翘起拇指称赞道:“小道长好本事,这些个妖怪皮糙肉厚,寻常刀斧都劈砍不坏,未想被你一石子打下来。”

张明道:“惭愧,是小道考虑不周,若无于大哥伸手,人也救不回来。”

于端摇摇头,道:“总比喂了妖怪的好。”

于老丈道:“端儿,你可又是空着肚腹回来”

于端有些尴尬,道:“本来荣候赏了些吃食,只是来路上见一朋友处境艰难,便就都给了他。”

于老丈一副早知如此的模样,但却未怪他,道:“乱世之中,人人皆是不易,帮就帮了吧,此也是道义,不过需记得你身后还有寡嫂幼侄,一家人俱是少不了你。”

于端道:“阿父教训的是。”

于老丈又道:“兰姑为你备了些汤粥,去喝些吧,稍候我还有话问你。”

那妇人牵着孩童跑了过来,对着张明和于端千恩万谢。

同时过来的,还有一个两目通红,书生模样的人,他对着拱手道:“这位道长,想请你做个度亡法事。”

张明目光留意到他身后有几个人在收敛那半截尸首,那书生目光黯然道:“那是家兄。”

于老丈息一声,道:“小道长,能帮就帮一吧。”

张明有些迟疑,他记忆中,自己这一门求得乃是仙道,乃是出世之法,自不会做什么度亡法事,但又不忍心拒绝,想了一想,便道:“那小道便问这位兄台颂一段我师所传的如何”

那书生不曾听这本道经,不过他只是来求个心中慰藉,一礼拜下,道:“那就拜托道长了。”

张明盘膝坐下,调和内息,待气息匀了,便缓缓启口,将经文一句句唱念出来。

他语声抑扬顿挫,好似涓涓细流,清清悠曲,又如那春发草木,于寂静之中蕴含无限生机。

在场听到之人,无不心神宁和,心头自生出无限希望,连那悲离之气也淡了几去。

许久过后,这一段经文终是念毕。

于老丈叹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那书上来对他一拜,放下两包肉干,再是一揖,便就带着人离去了。

于端盯着张明看了几眼,道:“小道长是有个真本事的。”

张明有些不好意思,道:“于兄过誉了。”

于端哈哈一笑,他去后面喝了粥汤,就又转了出来,随后就地一坐,道:“阿父,有什么话要问孩儿的”

于老丈捋了捋须,道:“你可能认出这妖魔是从哪里来的”

于端道:“好似孤央王手底的喽啰兵。”

于老丈面泛忧愁,道:“如此说来,那妖王就要追上来了”

于端道:“阿父放心,这处有三百候府亲卫,对付那些小妖不在话下,那妖王每次吃人,都要睡个一年半载,那时我一家人早已到了大乐城了。”

他露出坚信不疑的神情。加重语气道:“定会好的。”

于老默默点首。

于端转过头,对着身旁的侄女道:“涴儿,方才妖怪来时,你怕不怕”

涴儿道:“有二叔在,涴儿不怕。”

于端哈哈大笑,将她抱了过来,举高几次,引得小姑娘咯咯直笑。

张明受了几许感染,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此时忽然想起一事。好奇问道:“于兄。方才见你跃动之间,似是比常人远些,臂膀也很有力气,可是修习过炼气之法么”

于端道:“小道长看得不差。不过那非是什么炼气法。而是荣候府上传下的精力药散。服下之后,气力倍增,能管一个时辰。不过之后却是手脚酸软。”

张明道:“可否给小道看上一看。”

于段爽快道:“无有什么不成的。”他自怀里摸出一个纸袋,递了过来。

张明接过,倒在手心上一些,闻了一闻,发现其中有几味他熟识的草药,药力俱是霸道的很,但另有一些杂散却是认不得,但能确定是激发血气之用。

常人服了,气力的确会大上一些,对付一些未曾化形的小妖倒是够了,但其中却有一个弊端,人若久食,必伤根本。

他想了一想,提醒道:“于兄,这等药物还是少用为妙,我给你一张符。”他拿了一张淡黄符纸出来,“此名扛鼎符,用了可得十人之力,用之前烧了,和水喝下就可。”

于端大咧咧道:“那就谢过小道长了。”他随手接过,往怀里一塞,似未怎么放在心上。

于老丈道:“端儿,小道长并非信口胡言之人,这话你需记着了。”

于端道:“阿父,你当孩儿不知这药有古怪,只是孩儿身为候府劲卒,不用又能如何还不如借着此物多杀些妖物,做了候府正经的亲卫,到时自有炼气法门赐下,此法炼成之后筋骨充实,几可与那些个妖将一斗。”

张明看了看地上那具妖怪尸首,道:“那这具妖物可有用么”

于端摇摇头,道:“要是无有小道长那一石,我哪能将它打死此物该是你的。”

此时距离他们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