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寒士第94部分阅读(1/1)

军吴王慕容垂,那偏将不敢怠慢,急遣心腹军士回偃师城报讯,一面散开队形,将陈操之等人围住,这队燕军骑兵有五百人,见陈操之这边人也不少,不敢逼得太近,只隔着一箭地守着,若陈操之等人想要逃跑,那么就以弓箭射击,再纵马追杀

席宝低声问:“陈使臣,难道我等就这样束手待毙”心里怨恨不已,若不是陈操之把三百随行军士留在了洛阳,那么加上他手下的三百秦军,当可击垮这五百燕军,再就是方才不是人与马分道渡河,也不至于遇到燕军骑兵就逃不脱,这个陈操之是庸才啊,陛下和王尚书还想着把他留在长安委以高官,简直是祸国殃民啊,还好此人坚持要回国,可现在把他席宝和这三百军士给祸害了

陈操之答道:“敌众我寡,刀兵相见是下下策,待我见了慕容垂,我自有话说,我等并非被俘,而是特意来见慕容垂的,我们是使者。”

第二十四章 为友为敌

偃师县得名于西周初年,武王伐纣,在首阳山下遇到殷商的两个隐居贵族伯夷和叔齐,武王命东征大军暂且息偃戎师,听听孤竹君这两个相互让国的儿子有什么话说,故此地名偃师,燕国征南大将军河南大都督吴王慕容垂与太宰司马悦希统领的五千步骑此时正驻军偃师城北,首阳山南麓。

这日卯时,五千燕军造饭饱餐之后,正欲拔营行军,进逼五十里外的洛阳城,慕容垂却突然接到前军偏将孙盖的急报,说俘获晋使陈操之秦使席宝三百余人,那陈操之却说有吴王三十年前故友送来的礼物,要面呈吴王

将攻洛阳之际,却意外俘获秦晋两国使臣,此事重大,大异寻常

慕容垂命军队暂缓西进,偃师待命,他召那名报讯的军士入帐问话,先问三十年前故友何人军士答不出,只说那晋使陈操之要面见吴王殿下。

慕容垂眼露讥嘲之意,心道:“三十年前我是六七岁童子,哪里会有什么故友让陈操之来给我送礼物这个陈操之是被俘后惊慌失措胡言乱语了吧。”忽然沉声问:“何以见得那就是陈操之”

那军士道:“那晋使持有八尺旌节,还有麾枪门旗,而且那个陈操之俊美非凡,果然名不虚传。”

慕容垂听得此言,不禁面露笑意,陈操之是继潘岳卫玠之后名声最大的美男子,中原河朔俱闻其名,这个恐不易假冒。

慕容垂又问那军士是在何处俘获陈操之和席宝一干人的,得知是在偃师城西南方的东谷那一带,慕容垂两道浓眉皱了起来:“素闻陈操之纯孝有才识,德才兼备亮拔不群,以一介寒士而能得桓温重用就不会是只会夸夸其谈之人,不至于荒唐到这般地步吧苻坚既派出使臣随陈操之同行,那就表明秦晋和谈已成,可陈操之既不立即南下颖川,又不躲在洛阳城,明知我大燕铁骑屯于偃师,他却自投罗网,这实在是匪夷所思有悖于常行者或有诈,但陈操之都已经被俘虏了,还使什么诈洛阳城有多少兵马,还能伏击我军若秦人有大军掩至,我之斥候不可能不知”

饶是慕容垂多智,也猜不透陈操之何以会到偃师城外来自投罗网,但俘获秦晋两国使者这实在是比攻下洛阳城还大的收获,慕容垂思忖片刻,即命长子慕容令率千人骑兵去将陈操之一行迎到偃师城,郑重叮嘱慕容令,只要对方未以刀兵相向,就要以礼相待。

太宰司马悦希得知吴王慕容垂下令暂缓进军洛阳,匆匆赶来询问是何缘故,得知俘获了秦晋两国的持节大使,也是惊诧莫名,既而大喜道:“吴王殿下洪福,此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慕容垂道:“且命步骑莫要归营,我要耀兵以震慑秦晋使者。”

悦希领命而去。

慕容垂就在军帐中静候陈操之和席宝到来,犹自琢磨陈操之乘夜来此的用意,苦思不得其解,不禁伸手入棋奁,抓动玉石棋子琳琅碎响

慕容垂受其兄慕容恪影响,雅好围棋,军旅途中也不忘携棋具自随,虽然很少在军中与人对弈,但思索筹谋时,喜拈数枚棋子于掌上玩转,就好比江左名士清谈时执铁如意玉如意或者麈柄一般。

良久,慕容垂大笑起来,将手中棋子丢进棋奁,心道:“或许这个陈操之本就是庸才,就好比庸手下棋,往往无棋理可循,我何必苦思其用意,哈哈,且看他有何三十年前故人礼物送我”

辰时初,立下大功的偏将孙盖先一步快马赶到,向慕容垂报功,说晋使陈操之和秦使席宝即将押送到此。

慕容垂起身道:“随我前去相迎,彼二人是持节使臣,应以礼相待。”

孙盖道:“殿下,秦使有三百人,俱不肯交出兵器。”

慕容垂晒笑道:“既未交出兵器,又何谈俘获”

孙盖涨红了脸道:“那是世子带来吴王殿下的命令,要以礼相待,而且那陈操之说是特意来给吴王献礼的,不然的话末将早就缴了他们的兵器。”

慕容垂道:“是你的大功,待班师回朝我将上表为汝论功超授。”

孙盖大喜,赶紧谢过吴王慕容垂。

慕容垂正了正头盔,说道:“三百步卒入我万军之中能有何作为”却又道:“命弓弩手戒备,严密监视那些随行的秦晋军卒”大步出军帐。

“呜呜”

数百只牛角军号一齐吹响,苍劲恢弘的角声令东方天际那轮旭日都失了颜色,高天上飘动的白云瞬间静止,旋即加速飞逝。

吴王世子慕容令陪同晋使陈操之来到偃师城北军寨,甲骑具装的燕军重骑兵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的闪亮光泽,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搭后寄身,骑兵手里两丈长的马槊斜指地面,槊尖一旦挺起,便是冲锋之时,这种人与马俱重甲防护的重骑兵不畏箭矢,所过之处,有如战车一般,步卒轻骑不能撄其锋

冉盛骑着大白马跟在陈操之身后,冷冷看着鲜卑人的重骑兵,他父亲冉闵当年就是因为不敌慕容恪的铁锁连环马而被擒身死的,此刻冉盛见到这列成八个方阵的燕国重骑兵,不由得恨上心头,想着有朝一日定要大破鲜卑人甲骑具装,灭慕容氏威风

燕军军容甚盛,陈操之暗暗点头,此时的燕国在慕容恪慕容垂兄弟的南征北战下,破高句丽灭宇文部平扶余擒杀冉闵,二十余年未有败绩,正处于最颠峰时期,盛极必衰,现在该是鲜卑慕容氏转折衰退的时刻了,当此任者,舍我其谁

这时,陈操之见到了大名鼎鼎的慕容垂。

陈操之极爱清人张潮这样的一篇文字“我不知我之生前,当春秋之季,曾一识西施否当典午之时,曾一看卫玠否当义熙之时,曾一醉渊明否当天宝之代,曾一睹太真否当元丰之朝,曾一晤东坡否”

张潮可谓开梦想穿越之先河,贪心不足,还想穿梭来去数个朝代,看遍千古美人和隐逸文豪,而陈操之只能在东晋,后世有人曾言在东晋最想见到的三个人分别是谢安谢道韫和桓温,这三个人陈操之都见到了,现在出使北国,在长安见识了王猛,今日在这偃师城,见到了沉毅有伟略的慕容垂,人生之精彩不就是在于能与这些立在历史巅峰的人或为友或为敌吗

慕容垂身高七尺八寸,只比冉盛略矮。手大臂长,魁伟有神,就是这个人,三年后将在枋头大败桓温,随后却因功高震主,备受猜忌,性命将不保,不得已叛逃氐秦,淝水之战,苻坚八十万大军尽溃,独有慕容垂统领的军队未损一兵一卒,而后建立起后燕,一生征战,未尝败绩

见到陈操之,慕容垂双眸精光一盛,他虽未见过陈操之,但只看了第一眼就敢确认,此人便是陈操之,江左卫玠,不会有第二个

与秦使席宝目光闪烁内心忐忑的神态相比,陈操之行止优雅,从容不迫,真有泱泱上邦气象,简直让慕容垂产生错觉:这个陈操之的确是为出使燕国而来。

至军帐分宾主坐定,除陈操之冉盛沈赤黔苏骐以及席宝及其亲信数人外,其余秦晋军士俱不得入内,而大帐幕后隐隐有持斧甲士的身影,肃然不动,宛如一尊尊雕塑,但只要慕容垂一声令下,这些雕塑霎时间就会鲜活血腥起来,撕破帷幕蜂拥而出,将这些秦晋使者砍成肉泥

席宝既受命出使,胆气自是不弱,但此时也是汗透衣衫,又是六月酷暑天,汗下如雨。惊恐之状,见于颜色,而陈操之却从袖中抽出那把绘有“嵇康行散图”的折扇,轻轻摇动,说道:“江左三伏天酷热,未想河南亦如此,吴王殿下领军可谓辛苦。”

陈操之现在这样子很有点王徽之的疏狂派头,慕容垂心里冷笑,问:“陈使臣出使秦国,何由到敝邦”

陈操之道:“在下受人之托,专程来见吴王。”

慕容垂问:“受何人之托”

陈操之道:“陈郡谢安石,岂非吴王三十年前神交之友”

慕容垂浓眉颤动,蓦然记起幼时闻江东谢安神童之名,曾托人送去他畋猎得来的一对辽宁独有的白狼眊,记不得当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或许是对谢安神童之名不服气吧,其后戎马倥偬,早将那幼年旧事忘了,未想时隔三十年,谢安还记得那件事情,还托人还礼

慕容垂回想起儿时往事,不禁流露笑意,却突然脸色一沉,问:“陈使臣真的是为谢安石来给本王还当年之礼的吗”与此同时,帷幕鼓风一凸,幕后杀气凛冽透出

一旁的席宝顿时心提了起来,此时此刻,陈操之只要一言有失就会立时导致杀身之祸。

第二十五章 挫折慕容垂

鲜卑人的毡帐以巨木为柱,帐篷四角以牛筋索立桩牵扯,可抵御高原烈风,吴王慕容垂的中军大帐尤为坚固高敞,内壁饰鸟兽云纹,精美华丽,此时帐中人皆屏气咽声,一起注目陈操之,听他如何回答

跽坐于陈操之身后的冉盛和沈赤黔亦觉心跳加速,可以感觉到帷幕后伏着的甲士跃跃欲动,二人都情不自禁想去握住腰间刀柄,却又强自忍住

只听陈操之的声音不疾不徐:“在下不负安石公所托,诚心而来,但今日一见,却觉当年意气慷慨万里寄情的射白狼少年已不再有,只有一个猜忌狭隘无礼无趣的武夫而已”

众人皆失色。

慕容垂瞠目瞪视陈操之,陈操之神态自若,陈操之不是要故意激怒慕容垂,是因为他深知慕容垂的性格,慕容垂阔达有雄略,善隐忍,喜怒不形于色。他现在以江左名士佯狂激之,正是针对慕容垂这种性格采取的一种策略,若眼前是心胸狭窄贪鄙嫉贤的太傅慕容评,那他自然另有话说。

慕容垂瞠视片刻,肃然改容道:“是本王失礼了,不知安石公托陈使臣送来的是何礼物本王实在是甚感兴趣。”

陈操之道:“既如此,大王于幕后伏甲士何为”

慕容垂笑道:“军中不得不尔。”朝身边行军司马低语几句,那军司马转入幕后,片刻间,甲士退尽,大帐中的气氛顿时轻松起来。

陈操之命黄小统将那对金叵罗酒器献上,还有谢安写给慕容垂的书帖,谢安书法淡古高远,有一种从骨子里流露的风雅气象,慕容垂虽不善书,但亦能鉴赏,赞道:“久闻江左王逸少谢安石为书法第一品,今日一见,果然文采风流,让人神往。”

谢安书帖只有短短数行“忆昔总角之年,蒙赠白狼眊,不知此物何由万里而来,亦不知当以何为报忽忽三十年,未尝释怀,今欲寄书,执笔忘言,唯觉童稚时韶华可爱也。随取案头金叵罗一对回赠。”

慕容垂览信微笑,东山谢安石,真风流雅人也,这种感觉真是奇异,他是领兵来取晋之洛阳城的,谢安却与他追忆童稚旧事,更奇异的还不是谢安,而是眼前这个风姿脱俗的陈操之,谢安的书帖和金叵罗他尽可派遣两名军士送来,何以自己亲自到此即便江左名士言行不按常理,但为何把秦使席宝也一齐带来了

一边的席宝也绝不信陈操之是故意投燕军罗网的,只认为这是不慎被燕军俘获后陈操之的急智,心里暗赞:“这个陈操之果然不凡,不说其他,但就这胆色气度,就少有人能及,此番若想脱困,全凭陈操之之智了。”当下默不作声,唯陈操之马首是瞻。

慕容垂猜测不透,很是困惑,不知如何处置秦晋这两位使臣。若真把陈操之当作为谢安送礼来的使者好言遣还,那是慕容垂绝不愿意的,既不遣还,那么如何对待陈席二人呢当作俘虏显然不妥

慕容垂难得有这样难决断的时候,先传命军厨为秦晋使团准备早餐,一面匆匆写了一信,命人快马送去巩县呈给他四兄太原王慕容恪,由慕容恪定夺,而进军洛阳之事且暂缓,毕竟秦晋两国大使兹事体大,处置不慎会导致秦晋联合对抗大燕

席宝悄悄对陈操之道:“陈使臣,那慕容垂似乎心情甚佳,何不趁此良机请求他放我等南下”

陈操之道:“欲速则不达,我们只有先保全性命,能不堕威仪,然后徐图脱身,现在就想南下,慕容垂岂会答应,只怕反遭羞辱”

席宝唉声叹气,陈操之说得有理,这时也无法可想,好在慕容垂也算以礼相待,暂不必担心丧了性命,惊惶之意稍去。

傍晚,慕容恪的回信到了,命慕容垂将陈操之席宝等人送到巩县,他要见一见这两个自投罗网的持节使,又说他本欲亲赴偃师,奈何昔日征讨冉闵时所受的旧疮复发,故不能前来,而且秦国使者在此,若急攻洛阳,恐遭到秦军的反击,如此,秦晋真成盟军矣,所以慕容恪命慕容垂暂且屯军偃师,看秦晋两军动向,相机而动,避免与秦晋同时交战

当夜,慕容垂在偃师城宴请秦晋两国使臣,说道:“吾兄太原王,闻知两位使臣到来,愿与两位使臣一见,共议三国大事,明日本王便送两位贵使去巩县。”

氐秦丞相长史席宝喝了几杯酒,壮起胆道:“下官陪同陈使臣来给吴王送礼,礼既已送到,还盼大王仁义,让我等归国。”

慕容垂恍若未闻,只是命人劝酒。

席宝无奈,不敢再提归国的事,心里郁闷。他是受命出使江东的,怎想去到了燕国但看陈操之,却对要去巩县并不在意似的,一副随遇而安的样子。

宴罢,陈操之提议要与慕容垂手谈一局,他昨日看到慕容垂案前有棋具,知慕容垂雅好此道。

慕容垂说道:“闻得江东将九品官人法推行至琴棋书画,陈使臣在建业舌战诸州大中正,被推举为一品官人,不知棋艺是否也列上品”

陈操之道:“品评琴棋书画只是好事者为之,不能服人。但南阳范玄平陈郡谢安石的棋品为第一却是公认的,在下棋艺生疏,应该勉强能跻身三品吧。”

慕容垂一笑,开枰对弈,礼让远客,由陈操之执白先行。

棋盘上先有了四枚座子,陈操之小飞挂左上角,慕容垂宽夹,陈操之便从另一方向再夹左上角星枚这枚黑子,形成一起飞燕定式

一起飞燕,压强不压弱,但魏晋时的围棋理论尚未发展到这一地步,慕容垂压的正是宽夹这一边,虽不见得当时就吃亏,但行棋到后来,对另一枚挂角的白子压迫就稍小,这样就算白子得利了。

论用兵,陈操之很有自知之明,他这种只读了几卷兵书的纸上谈兵者是完全没法与十三岁就开始领兵的慕容垂比的,与桓温的枋头之战集中体现了慕容垂的军事智慧,陈操之曾想过,即便他前知三年后的那场大战的胜负关键,由他来为桓温参谋,桓温也肯听他的建议,他也没有把握能战胜慕容垂,因为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慕容垂会根据晋军战术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的,陈操之不指望在战场上正面击败慕容垂,但他另有办法对付慕容垂,而现在,他需要在两尺棋枰上击败慕容垂,这是可能的

慕容垂的棋很少主动出击,稳扎稳打,绝不让自己的棋子陷入困境,他在等陈操之出错,一旦发现对手有较大的漏招,他是绝不会让机会流失的。会像出笼的猛虎一般凶狠至极,但陈操之在围棋上的见识远不是慕容垂能比的,他使用了一个高级骗招,引诱慕容垂入陷阱,这一骗招出于后世日本的围棋发阳论,里面的骗招和死活题可以难倒职业高段棋手,陈操之有幸记得那么几招,此时便因势利导,将局部走成那个高级骗招的棋形

慕容垂审慎再三,觉得陈操之的白棋在布局已占得不少便宜,现在这个应该是个良机,若不抓住,只怕后面没有这样的好机会,当即凌空点入,想要杀棋

陈操之见慕容垂中了圈套,便毫不客气地反击,要给慕容垂一个深刻的教训,一个人对于能战胜他的人,不管是哪一方面,都会生出些许敬畏的

慕容垂知道自己上当了,眉头紧皱,眼睛死死盯着棋盘,良久才应了一手,陈操之不依不饶,揪住慕容垂的错招穷追猛打,白棋本来布局就落后,现在中盘遭此逆击,黑棋已经没有了希望,此时认输,是一种风度,但慕容垂却没有认输,而是一着又一着地坚持着,似乎还在等着陈操之出大漏招

陈操之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对慕容垂的棋品不以为然,但他随即发现,慕容垂不是指望他出漏招妄图反败为胜,而是在为自己的错误导致败局而折磨自己,因为现在棋盘上大局已定,也没有大的战斗能左右棋局的,在明知无望的局面下在坚持,除了折磨自己没有别的解释,慕容垂是一个隐忍的人,他不允许自己犯错,即便只是一局棋。

这一局,陈操之执白以八子半大胜,慕容垂这时已从失败中缓过劲来,坚持下完这盘无望取胜的棋,也是在调整心情,笑道:“陈使臣围棋只三品,就已经如此厉害,真不知那第一品的安石公是何等高妙棋艺。”话锋一转,说道:“陈使臣早点歇息吧,明日一早本王派军士送你与席使臣去巩县见我四兄。”

陈操之道:“在下与席长史的随从三百余人也要随行。”

慕容垂目视陈操之,问:“陈使臣意欲何为”

陈操之笑道:“三百步卒,能有何为只是为壮行色而已,不然与俘虏何异”

慕容垂略一沉吟,道:“为避免意外冲突,汝方随从军士的弓箭一律暂交我军保管,腰刀可保留。”

第二十六章 将下药

六月十七日一早,慕容垂命儿子慕容令和偏将孙盖领步骑八百送陈操之席宝一行去巩县,陈操之处之泰然,席宝则忧心忡忡,心知巩县不是他们此行的终点,燕国都城邺城少不了要去的,至于燕人何时遣送他们归国,那要看秦晋两国能给燕施加何等的压力

慕容令今年二十一岁,高大英挺,骁勇刚毅,沈敏有谋略,很得慕容垂的喜爱,陈操之知道这个慕容令就是大段妃所生,大段妃就是现已投奔江东为骑督的段思之妹

当年燕王慕容皝于诸子中最爱第五子慕容垂,恩宠逾于太子慕容儁,慕容儁心中不平,其妻可足浑氏嫉妒慕容垂之妻段氏美貌,妯娌不睦,待慕容儁即位后,皇后可足浑氏便以巫蛊案将大段妃陷害致死,段氏部落反叛,慕容垂无奈之下为表忠心亲自率兵平叛。段思南奔江东,因慕容恪竭力斡旋,慕容儁为安抚慕容垂,把皇后可足浑氏的妹妹小可足浑氏嫁与慕容垂为妻,可足浑家族以出美女著称,但慕容垂对美貌的小可足浑氏十分冷淡,专宠已故大段妃之妹小段妃,所以现为皇太后的可足浑氏对慕容垂极为不满,碍于太宰慕容恪的威望,矛盾暂时掩盖而已

陈操之与慕容令年龄相仿,而且慕容令得父命要与陈操之友好相处,是以一路行来,二人言谈颇为相得,陈操之前知历史,知悉一些著名人物的命运,比如这个慕容令就是王猛金刀计的受害者,王猛原想借金刀计除去慕容垂,但因苻坚宽恕,慕容垂得以逃过一劫,慕容令却中计逃回了燕国,又得不到燕国主政者的信任,举兵再叛时又被弟弟慕容麟出卖,终致败亡,慕容垂儿子不少,慕容令最贤,所以慕容垂对慕容令之死非常痛心,后世史家曾言,若非慕容令早死,慕容垂建立的后燕就不会二世而亡

穿越千年而来,面对这些史上知名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陈操之并没有先知的神圣感觉,这些人物的命运已经在改变,大多数将超出他的预知范围,他能做的就是充分利用已知的这些史料走出一条对自己对东晋最有利的道路,慕容垂父子是其中关键,所以陈操之对慕容令也甚是友好,说古论今,谈笑甚欢

午后,千余人马来到巩县以西的黑石关,巩县亦是千年古城,河图洛书的传说就出自巩县,巩县南依嵩山北濒黄河东临虎牢关,有“山河四塞巩固不拔”的美称,慕容恪大军屯于此,可谓攻守自如。

慕容恪派少弟慕容德前来黑石关迎接陈操之席宝一行,慕容德是燕国的范阳王加散骑常侍,接待陈席二人的礼仪完全是把二人当作出使大燕的秦晋使节,陈操之这时才得知慕容恪身体不适,暗暗点头,心道:“看来数千里带来的五石散可以得售矣。”

黄昏时分,将入巩县城门之时,沈赤黔突然从马背上栽了下来,两名沈氏私兵急忙扶起,却见沈赤黔双目紧闭牙关紧咬,喉咙“嗬嗬”作怪声

大队人马都停了下来,陈操之得到随从急报,赶紧下马为沈赤黔诊视,切脉时眉头紧皱,目有忧色

慕容德不知沈赤黔何人,陈操之对一个普通随从应该不会这般关切吧,悄声问慕容令,得知沈赤黔是洛阳守将沈劲之子,也是陈操之的弟子,慕容德点头道:“原来如此,速传军医来为沈公子医治”

慕容令与陈操之一路交谈,对陈操之了解颇多,说道:“叔父有所不知,这陈使臣乃天师道金丹大师葛稚川的弟子,也精通医道,且看他如何救治沈赤黔。”

葛洪之名,天下知闻,而且北方天师道依然强盛,慕容德岂有不知葛洪的道理,心道:“四兄旧伤难愈,精力颇不如前,若陈操之果然有不凡医术,那就请他为四兄医治,许以重赏便是。”

就听陈操之叹道:“赤黔这是痫疾也,非五石散不能痊愈。”

冉盛道:“阿兄不是一向不喜人服五石散吗”

陈操之道:“昔年医圣张仲景制五石散,乃是为治病用,不料何晏王弼之徒却服食以为常,而且五石散用药昂贵,一剂至数千钱,寻常人家服散岂有不破家的”

一名沈氏私兵道:“只要能让我家少主人痊愈,五石散再昂贵也无妨,只是听说服食五石散不当会丧命,这个这个”

陈操之道:“我这五石散是经吾师稚川先生精心改制的,去除了张仲景原方的燥热之毒,可以久服。”即吩咐黄小统从车里取出一剂五石散,以冷酒灌入沈赤黔口里,那沈赤黔呛了几下,抽搐强直的手足慢慢缓和下来,陈操之在他耳边低语道:“赤黔辛苦。”

沈赤黔低应道:“算不得什么。”慢慢睁开眼睛,很快就站起身来,行若无事一般。

陈操之叮嘱道:“赤黔,你此后三年,切勿独自在山间或水边行走,不然一旦病发,掉入山崖或溺于水中岂不是危哉痫疾是先天病症,无法治愈。但常服五石散,三年后可不再复发,只是这五石散你得服食一辈子了。”

慕容德慕容令叔侄冷眼旁观,对陈操之的医术暗暗称奇。

陈操之在巩县署舍见到了大名鼎鼎的慕容恪,慕容恪竟然比冉盛还高大,差不多是后世两米左右的巨人,只是与匀称健壮的冉盛相比,四十开外的慕容恪显得消瘦,精气神有些不佳,论文武全才,慕容恪犹在慕容垂之上。史载其军旅之时,亦手不释卷,个人品性亦无可挑剔,可以说若非慕容恪早死,王猛根本灭不了燕国,苻坚还数次屯兵陕县,防备慕容恪西侵,取的是守势,三年前慕容儁的死讯传至江东,东晋朝野认为中原可图也,建议北伐燕国,桓温却说:“慕容恪尚存,所忧方为大耳”所以桓温的第三次北伐就是选在慕容恪去世后才进行的,未想枋头重挫于慕容垂之手

在陈操之眼里,慕容恪虽然用兵如神,但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日薄西山了,并不构成强大威胁,世有陈操之,晋史已改变,但慕容恪的夭寿不能变,如果可能的话,慕容恪还应早夭两年

当晚,慕容恪在巩县署舍设宴款待陈操之席宝诸人,席间也无他话,只是劝酒,夜深而散。

次日上午,慕容恪命慕容令单请陈操之去相见,慕容恪踞坐胡床,手执一卷左氏春秋,对陈操之道:“陈使臣江左俊才,名传北国,十六岁时就曾在扬州中正考核中让庾希吐血发狂,呵呵,庾希也是易学名家,由此可见陈使臣易学造诣之深,本王想请教陈使臣一事,晋之五行次为金德,我大燕据有中原,承晋为水德如何”

慕容恪此问是对陈操之的严重考验,这分明是不把东晋朝廷放在眼里,陈操之若只顾气节勃然大怒发作起来,那就是不智,毕竟这里可是燕国的地盘,若曲意回答,那又被慕容恪所轻

陈操之心道:“慕容恪阴险得很哪,一见面就这么刁难我,看来我的五石散准备得很有必要。”当下一展折扇,风度翩翩的嵇康在行散,说道:“晋室固然衰微,但宗庙社稷尚存,犹据江东淮南九州之地,燕国如何承继晋之五行太原王何日挥军南下立马吴山,那时才可承晋之五行。”

慕容恪暗暗点头,这个陈操之果然不凡,不卑不亢,言辞犀利。

慕容恪不理会陈操之言语里的讥讽,笑道:“既如此,我大燕应如何定五行次”

陈操之道:“我闻燕之王迹始自于震,周易有云震为青龙,燕前都为龙城,龙为木德,岂非幽契之符且石赵有中原,其都为邺,今皆为燕所有,赵为水德,燕承赵之水德为木德,此非天命乎”心里道:“石赵和慕容燕都是短命朝代,且让你们承继去。”

慕容恪细思陈操之所言,却觉句句在理,非通晓易理者不能言此,肃然起敬道:“陈使臣果然大才,慕容恪方才多有冒犯,还望陈使臣见谅。”

慕容恪倒是很有雅量,一副知错能改礼贤下士的样子,陈操之却不为所动,心道:“现在该给你下点药了。”谦虚道:“大王过奖了,若大王垂怜,肯放我等归国,则幸甚。”

慕容恪微笑道:“天幸陈使臣至此,恪正要多多请教,岂肯轻易让两位使臣归去”

陈操之墨眉微皱,心道:“段钊受命去邺城教授的童谣应该传唱开了,燕国召慕容恪回都的诏旨也该快到了吧我前日派去邺城的两名精悍军士也应该悄然渡过黄河了吧,待苻坚发现关于他身世的谣言自邺城起,自会恨极了慕容氏,秦燕交兵在所难免,那时我应该可以从容脱身了。”又想:“我自北来,可谓权变假谲机关算尽啊,巧者劳而智者忧,我何时能归江南”

第二十七章 童谣显威

史评慕容恪能虚襟待物,咨询善道,量才处任,使人不逾位,因为陈操之是晋使,又是莫名其妙来到这里,慕容恪心有疑虑,所以出言试探陈操之,看陈操之如何应对,待发觉陈操之的确名不虚传胸有锦绣,慕容恪当即改颜相向,对陈操之甚是礼敬,二人既论经史,亦谈时务,越谈越融会,期间慕容德进来将一封信呈给慕容恪,慕容恪就在陈操之面前展信观看,这是燕国派在长安的细作传回的晋使陈操之在秦国的相关消息,苻坚王猛都想留陈操之在长安,陈操之坚决不肯

慕容恪阅信时,慕容德与陈操之交谈,问其弟子沈赤黔病情如何了陈操之道:“痫疾乃终生不愈之疾,赤黔必须常年服五石散,经吾师稚川先生改良的五石散别无后患,只是服散后不能食热食,要饮冷酒,喜动不喜静,这或许是一弊。”

慕容德笑道:“五石散价值不菲,这对贫寒之家固然难以承受,但吴兴沈氏乃江左富豪,岂在乎此哉”

陈操之道:“说起此事,在下想起一件趣闻,南渡世家服散者众,贵臣豪族多服石药,皆称石发,需行散,乃有病热者非富贵者,亦云服石发热,时人多嫌其诈作富贵体,有一人于建康清溪门前卧,宛转称热,要人竞看,同伴怪之,报曰:我石发。同伴人曰:君何时服石,今得石发曰:我昨市米中有石,食之今发。”

慕容德拊掌大笑,慕容恪亦笑,收起信件,说道:“吴人服散之风如此之盛”

陈操之道:“石赵乱世前,中原不也流行服散吗,如崔氏裴氏这些中原大族至今也是服散的吧。”

崔氏裴氏杜氏韦氏是留在中原没有南渡的世家大族,慕容氏族对这些汉人大族刻意拉拢,以宗室贵女与这些汉人大族联姻,鲜卑贵族也以衣汉服说汉语为荣,五十年后的北魏拓拔氏更是禁鲜卑语,一切照搬汉人制度,连鲜卑姓氏也改成汉人姓氏,全盘汉化,可见鲜卑人在文化上对汉人有强烈的自卑感

慕容恪点头道:“今之邺城,不但有汉人服散,胡人服散者亦不少,据闻服散后有爽然自忘飘飘欲仙之感,但五石散能治痫疾,这倒是闻所未闻。”

陈操之淡然道:“五石散本是治伤寒之散剂,不但可治伤寒,对诸多杂症皆有奇效,今人服散,舍本逐末图虚名耳。”

慕容德便道:“陈洗马师承葛仙师,医术精湛,我四兄近日旧疮复发,身体不佳,若陈洗马肯出手诊治,将酬以重谢。”

陈操之官居太子洗马,慕容德以东晋官职相称,乃是对陈操之的礼敬。

陈操之打量了身量奇高的慕容恪几眼,说道:“昔日旧疮恐非太原王的主要病因”

慕容恪闻言,双眉一耸,眼望陈操之,语气恭敬道:“请陈洗马为小王诊治。”慕容恪有隐疾,深以为忧,陈操之此言说中了他的心思,若陈操之真能治好他,那就是出万金酬谢也不为过。

陈操之道:“在下并非行医之人,又且身无自由,如何有心情为大王治病。”

慕容恪慕容德兄弟对视一眼,都面露微笑,慕容恪道:“陈洗马在我燕国时不能为小王医治,日后归国岂不是更无缘请教。”

慕容恪这是表明会遣返陈操之等人归国的,当然,不是即刻遣返,总要等他设法瓦解了秦晋联盟才行,所以他肯给陈操之这个承诺。

陈操之面露微笑,说道:“太原王金口玉言,在下自当尽已所能为大王医治。”与慕容恪隔案对坐,为慕容恪搭脉,凝神久之,徐徐问:“大王近来饮食如何,莫非较往日食量更增”

慕容恪点头道:“陈洗马所言极是,恪食量增,身体反而消瘦,精神亦不佳。”

陈操之问:“口渴尿多乎”

慕容恪神情肃然,应道:“是。”

陈操之心道:“这分明就是糖尿病嘛,古称消渴之疾,但糖尿病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消渴,是有区别的,这种病会导致阳痿。”说道:“此消渴之疾也,大王操劳过度,肾阴虚亏,脉象虚损,急需补益,难经云: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大王虚损在肝肾,服五石散当有立竿见影之功效,至于旧疮久不愈,这也是因为消渴之疾的缘故,消渴症状消失,旧疮亦寻复。”

陈操之当即手书一方,有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石钟孚仭健6蚧牵约捌渌恍└ㄖ┪铮虏僦飧鑫迨7阶拥娜肥蔷牧嫉模讯拘源蟮牡n石换下,替之以石硫磺,另外还有一些对糖尿病有点疗效的草药,慕容恪服用这种散剂,起先是会感到病情有所缓解,而且五石散有壮阳之效,对于年才四十开外妻妾成群的慕容恪可谓久旱逢甘雨,自会认为陈操之医术如神,真正的病情会在半年后发作起来,也许慕容恪体质过人,但最多一年必然发作,那时将一病不起

陈操之道:“大王可将此方交与贵国太医院斟酌,在下或有用药不当之处,可酌情添减。”